冬至作文精選700字

| 丹梅

冬至,俗稱“冬節”,它不僅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冬至作文精選7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作文精選700字

冬至作文精選700字篇1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每個節日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特點。冬至既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天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我很喜歡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能包餃子、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我們家里一片喜氣洋洋,全家三口人大清早就開始忙活著包餃子了。媽媽在一個小盆里和面;爸爸“叮叮當當”地剁著肉、切著菜;之后倒上油,放上各種調料,和成了美味的餃子餡。就在這時,媽媽也和好面了。我本以為能休息一下,結果他們又開始了下一道工序,那就是媽媽搟餃子皮,爸爸包餃子。

我在一旁干著急,想幫點忙,可他們怕我幫倒忙,不讓我插手,讓我一邊玩去。我死纏硬磨,媽媽終于答應讓我學習包餃子啦!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拿起一張餃子皮,平放在手心;再用筷子夾一些餃子餡放在皮的正中間;最后把餃子的兩端捏住,不讓有一點漏洞。媽媽說:“要是有一絲漏洞,水灌進餃子里,那味道就大打折扣,一定要注意!”我試著包了幾個,竟累的手指酸困。不過,我沒有放棄和爸爸媽媽一起干活,我認真努力地學著,很快就掌握了這個技巧。餃子包的雖不如媽媽好看,但也是一點一點地進步。

過了半個小時,餃子總算包完了。媽媽去煮餃子,我們稍稍休息一下。不大一會兒,就從廚房里飄出了餃子的香味?!帮溩邮炝?!快來吃吧!”我和爸爸“跑”進餐廳,不顧一切的拿起筷子,向餃子夾去。餃子一進嘴,香味四溢?!白约簞邮?,豐衣足食?!痹瓉碜约鹤龀鰜淼娘溩涌烧嫦阊?!

說起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據說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饑寒交迫的人們喝了張仲景的“祛寒湯”渾身發熱,兩耳暖和,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所以吃餃子就流傳了下來。

既包餃子,又吃美味,還長知識,這個冬至,我過得很有意義。

冬至作文精選700字篇2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意思的民族,它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習俗。每到一年中“最冷的模式”開啟——“冬至”到來時,我們都會吃一碗香噴噴的餃子。

秋姑娘送來了碩果累累,便匆匆離去。當人們還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意猶未盡之時,冬至這個有意思的節日悄悄地來了。這天全家人會圍在一起享受一頓“餃子盛宴”。我家里的“大廚”——奶奶會調出美味的餃子餡,并把它堆砌在盆子里,就像一座小山坡;勤勞的媽媽把面粉變成了面團,揉了又揉。據說,面團揉得越好包出來的餃子就越好吃;而我和爸爸、爺爺就是負責給餃子餡穿衣服的——包餃子。不多大會兒,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呈現在眼前。接著,它們一個一個被放進沸騰的鍋中。過了幾分鐘,鍋邊冒出縷縷白霧,這白霧伴著熱氣,一會兒就溢滿了整個廚房,暖暖的。

終于,美味的餃子就要上桌了!奶奶總是先讓我和弟弟吃,香噴噴的餃子中蘊含著奶奶對我們的疼愛。我端著滿滿的一碗餃子進入餐廳,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別提心里有多自豪了。這時,爺爺問我們冬至為什么吃餃子?我們七嘴八舌地回答:“因為餃子好吃?!薄耙驗榭梢耘碜印弊詈螅瑺敔斦Z重心長地說:“你們說的也都對,但最重要的是因為紀念“醫圣”張仲景。相傳,在東漢末年,民不聊生,許多老百姓在冬天的時候手腳生瘡,耳朵凍爛。醫術高超的張仲景,總是在冬至這天讓人搭棚子給窮人舍藥治凍傷,并且擺鍋將羊肉剁碎,包成耳朵形狀下鍋,分給人們吃。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迸叮y怪大家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就不怕耳朵凍了,原來如此!

冬至,是多么有愛又溫暖的節日??!冬至,在幸福中悄然而至!

我想,以后每年的這天我吃餃子時都會想起張仲景,心中都會涌起滿滿的愛。

冬至作文精選700字篇3

在特別的一天,清醒。懂得珍惜?!}記

外面的樹都已經凋零,只裸露著一根根的枯枝,沒有一點生機,天空下著牛毛細雨。天氣已經漸漸冷了,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襖……

忽然間想起了很久沒和外公說說話,于是就吵著要媽媽帶我去找外公。

今天也是冬至,湯圓是冬至的象征,這是眾人皆知的。一到外公家外婆就急忙端出來一碗湯圓讓我吃。那湯圓在今天嘗起來特別的甜。外公看著那湯圓哀嘆道:“哎。又多了一歲,都七十老幾了?!?/p>

外公生病了,說是背怎么了。我是剛剛才知道的。看著外公走路還得一手叉在腰上然后在慢慢的挪著那重如千斤的雙腳。我真不敢相信兩年時間的力量竟是這般的無窮大。竟然將當初一位健壯的外公變成了現在這般的弱不禁風。我止住了腳步仔細端詳著外公,他滿臉是歲月爬過的痕跡,見證了他的滄桑,外公總是跟我們說他過去的生活是如何的苦,然后再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認真讀書。

外公的臉越來越瘦了,兩鬢都被白發占據……看著看著,晶瑩的淚珠在眼眶里打著轉,經過凸透鏡的原理不禁又把外公臉上的瑕疵又放大了好幾倍。外公見狀用他那慈祥的語調:“敏兒,怎么哭了?”我此時心湖波瀾起伏,只是一味的搖頭:“沒事兒,沒事兒,外公您也吃湯圓吧……”

看外公站著的樣子好難受,我連忙攙扶著他到床上躺著,然后坐在旁邊和他聊天,和他一起話家常,嘮叨著……其實這時我心不在焉,外公我二胡學得怎么樣了,我裝著很得意的樣子說:“拉得比你好了,過幾天我拉《化蝶》給你聽……”外公越聊越起勁,似乎很高興就唱起了薌劇。

窗外的雨依然不停的下著,如霧般輕煙繚繞朦朦朧朧,一切都籠罩在煙雨中,把我眼里的世界變得模模糊糊的。

一直唱著,唱著……我此時想起了已經逝去的爺爺……一想到爺爺心中就存有一絲的遺憾——一定要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

外公的聲音如太陽,又照亮了我那顆被歲月打敗的心;如雨露,滋潤了我那顆久已干旱的心……

冬至作文精選700字篇4

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冬至必不可少的就是做餃子了,而奶奶就是一高手,她拌的餃子餡可真的是天下一絕啊。她先把肉剁成肉餡,拿作料腌好;接著又把白菜、蘿卜剁碎,擠水后放入肉餡中,再加入一些調味品,餃子餡就拌好了。

落日的余暉慢慢褪去了,夜色如一塊黑幕籠罩大地。電視打開了,里面傳出了歡歌笑語。奶奶把已經和好的面拿出來,在案板上揉勻,然后揉成細細的長條,切出了一個個的小劑子。這時,爸爸媽媽和我“上場”了。我把一個個的小劑子用手掌壓成扁扁的圓片,太簡單了,一會兒,我就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我該干什么呢?我四處看看,該做下一道工序了———搟餃子皮,我從爸爸的手里奪過搟面杖,開始“教訓”一個個小圓片,受過我“教訓”的餃子皮不是這兒“缺了一塊肉”,就是那兒“鼓起了一個大包”,簡直就是“四不像”。大家看著我的“杰作”都捧腹大笑,我“敗下陣”來,灰溜溜地去嘗試下一道工序———包餃子。我先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心,舀了一小勺餡小心翼翼地放在餃子皮的正中央,然后將餃子皮對折后,很細心地把邊捏好,最后學著大人的樣子用兩手的虎口一擠,一個餃子包好了。正當我興高采烈之時,這個剛誕生的“小生命”似乎很不聽話,里面的餡兒漏了出來,我又趕忙拿了一個餃子皮“補洞”。這時,再看我包的餃子:又白又胖、油光滿面,身上還裹著一件厚厚的棉衣,結果又引來全家人的笑聲一片。 餃子做熟了,要去送餃子了!我們每人都拿了四盒餃子開車送往分配好的殘疾人家里。爸爸帶著我火速趕到一戶殘疾人家中,已經是中午時12點了,這戶人家接到餃子后一直在說:“謝謝!謝謝!”在這個家里,我看到有一個半米高鐵籠子里靜靜地坐著一位老人,大概有70多歲吧。他似乎想要說什么,但又合攏了嘴。后來我才知道這個老爺爺頭腦有問題,如果不放在籠子里,就會跑出去,而且還經常打人摔壞東西。我問這家的一位阿姨:“阿姨,晚上這個爺爺就在這里過夜的嗎?他不冷嗎?”阿姨想躲避我的目光,但我一直看著她,阿姨無奈地搖了搖頭,說:“是的,可是也沒辦法呀!”從這位爺爺家里走出來后,我心里一直很難受。

也許正是因為這次與眾不同的冬至,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變得更加懂事,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哦,這年的冬至,真是令我難忘!

冬至到了,家家都充滿了歡聲笑語,我相信我明年我一定可以把餃子皮搟得很好。

冬至作文精選700字篇5

聽老人們常說,冬至一到,一年中最冷最難熬的日子就到了,數九寒天的日記就開始了??山裉觳⒉凰憷洌娴氖嵌凉?古老的節氣,遙遠的由來,卻是今天的好節日!

早晨,我剛起床,看見姥姥買回了許多的菜:香菇、白菜、蔥、羊肉……我好奇地問:“姥姥,買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先包餃子啦。”姥姥說。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以前,雖然常常吃餃子,可從來沒有親手包過餃子,今天正好讓我小試牛刀一把!吃過早飯,全家人就開始忙了起來,姥姥調好餃子餡就開始和面、搟皮。等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媽媽開始包起餃子,只見他們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攤平,然后夾了一些餡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學著媽媽的樣包了起來,結果剛上“戰場”就敗下陣來。我把我包好的和媽媽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眿寢尠娘溩语枬M、結實、整齊,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餃子卻像一個個“傷兵”,有的“肚皮受傷”、有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只好向媽媽虛心求教,媽媽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告訴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為餡放得過多或過少,包的時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甭犃藡寢尩脑?,我又重新開工了,根據媽媽指出的原因,終于親手包成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餃子。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爸爸給我講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相傳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當他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們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人們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了。

第一次包餃子,不僅使我學會了包餃子,而且讓我明白了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真是一舉兩得呀!

37284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