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

| 孟杰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1】

說起立夏,你會想到什么呢?是那轉暖的天氣,還是只是一個節氣。對于我來說,立夏是一道美食,是一次有意義的體驗,更是美好的童年回憶。

記得去年的一天,爸爸看著掛在墻上的日歷,一拍腦門說:“今天是立夏,我們小時候每到這一天總是會燒立夏飯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的童年吧!”一聽說要燒立夏飯,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立刻跑到外公家院子前那寬敞的場地上,找石頭、搭灶頭。一會兒工夫,灶搭好了,我的汗也來了,手也紅了,可我卻樂此不疲 。爸爸也拿來鏟子在灶膛里挖了個坑,并放入一些小石子,我很疑惑。爸爸笑著答道:“挖坑能使灶膛更大,空氣更流通,有利于燃燒。放一些小石子可以使熱量不會很快散去?!编蓿瑳]想到玩中也能學到知識??茖W知識真是無處不在呀!這時候,媽媽把淘好的米、洗好的豌豆、切好的咸肉,一并放入鍋中,最后放入適量水。一切準備停當,就開燒了。橙色的`火焰在鍋下跳起了舞蹈。我的心情也像火焰一樣無比興奮。一會兒,鍋里的水發出咕嘟咕嘟的響聲,水開了。我愈加興奮了。但我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為了不把飯燒糊,我改燒小火。當鍋里傳來嗶嗶叭叭的聲音時爸爸讓我?;?。緊接著,飯菜的香味從鍋蓋的縫隙中竄出,我不自覺地咽口水。幾分鐘后,我打開鍋蓋,一股濃濃的飯香味撲面而來。白的飯、青的豆、紅的肉,那副可愛的畫面引入我的眼簾,刻入我的心間。我趕緊用筷子夾起一口嘗了嘗。啊,怎一個“鮮”字了得?

吃中飯了,我把立夏飯也端上來桌。我們一家邊品嘗這初夏的美味,邊聊著立夏那些事。

爸爸說,他小時候,同村的幾個孩子會在立夏的前一天會分頭行動:“偷蠶豆”的,抓野味的,帶鍋碗瓢盆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會在門外的場地上忙活開來:搭灶、撿柴、開燒……我仿佛聽到了鍋碗瓢盆的噼噼啪啪聲和著孩子們的嘻嘻哈哈聲,交織成一曲動人的歌。

外婆說,她小時候,大人們在這一天會給小孩子稱體重。據說:立夏稱一稱,體重不會輕。這樣的說法可真有趣。我竟看到了,一家的幾個孩子腰栓紅繩,爭著讓大人稱重呢……

飯后,我打開電腦,查詢“立夏”一詞,我看到了許多關于立夏的風俗:燒立夏飯、稱重……我還看到了,吃立夏飯還有一年四季五谷豐登的寓意呢!

立夏,快樂多多,情意濃濃!“美味”無窮!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2】

夏日炎炎,外面是驕陽似火,太陽好像要把大地烤熟似的。在這一天的下午,我來到教室。一進門,就聞到了濃濃的雞蛋腥味。原來今天要斗蛋。

大家的蛋大小不同,形形色色,可好看了!他們互相串門,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有說有笑。馬上要開始斗蛋了,教室里立刻充滿了“火藥味”,“炸彈”好像要爆炸了。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看了看同桌——小華的蛋,多大個頭呀,上面還有玫瑰的圖案。又瞧了瞧我的小蛋,唉……不知道結果怎么樣,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張老師清了清嗓子,揮舞著手說道:“斗蛋的規則是——先同桌兩個碰雞蛋,誰的蛋破了,誰就輸了,勝出者和周圍的勝出者再斗蛋,最后剩下四人進入總決賽?!?/p>

進入總決賽的可能性很小,我得努力斗蛋,拿下“蛋王”稱號。我親愛的“3號小華”可別辜負了主人對你的期望。我的蛋跟我長的很像,瓜子臉,大眼睛,小嘴巴,多可愛啊。不過斗蛋可不是看好看不好看的'。

隨著張老師的一聲令下,我們開始斗蛋了。我的蛋破了一個不易覺察的小口,薄殼結構被破壞,很難打敗別人。對手露出了他邪惡的笑臉,嘴角咧著,眼睛里發出欺人的目光,奸笑著,嘴里還念念有詞,殺氣十足。我抓住雞蛋,使勁地將它往前一推,雞蛋就像支離弦之箭射了出去。只聽“咚”的一聲,兩個雞蛋像磁鐵吸在了一起,親密接觸,相吻了一口,然后又依依不舍地分開了。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別破別破,千萬別破,你可是我的命根子呀,沒了你,“蛋王”的稱號怎么保得住呀?親愛的,讓我給你做個體檢。我急忙拿起“3號小華”,仔細地看了看,生怕它受了任何傷害。我拿雞蛋在手中轉了轉,沒破,它安然無恙地活下來了。

我松了一口氣。不過“火藥味”更濃了,小華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天下無敵蛋”又發起了攻擊。我還沒有緩過神來,他的“導彈”又發射了,“咔嚓”一聲,蛋碎了,心,碎得更慘。此時,我就像一只孤獨無助的小鳥,折斷了翅膀躍入“傷心之谷”。身上帶著重傷,心靈帶著憂愁。媽媽,救我。為什么心好像沒了動靜?為什么感覺如此沮喪?“蛋王”離我遠去,太失望了!

轉念又想想,失敗乃成功之母,沒事,重在參與,加油!但是,我的“3號小華”死得太慘了。犧牲了,白白犧牲了,我要給你報仇,回家把那個“贈人玫瑰……蛋”給吃了。

最后,堅不可摧的“贈人玫瑰……蛋”打敗了一個個強大的對手,變成了“蛋王”。

斗蛋比賽真有趣!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3】

我的家鄉在江南水鄉——桐鄉,這里四季分明,風景秀麗,物產豐富。在立夏吃野火飯可是咱們家鄉的習俗哦!據說是為了紀念人類始祖的野外生活。老人們經常說,吃了立夏的野火飯可以讓人平安健康地度過炎炎的夏季,小孩子們就不會得類似中暑的“滯夏”病。

陽光明媚的午后,微風徐徐,我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來到鄉村。錯落有致的房屋,房前屋后的竹林里,春筍正調皮地探出小腦袋;菜地里,豌豆和蠶豆莢挺著圓圓的大肚皮,躲在綠幽幽的葉子下;鮮紅的櫻桃笑瞇瞇地掛在枝頭,向我們招著手……

小孩子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催著大人們開始燒野火飯了。我們先在路邊找了一塊平整的空地,再找來幾塊磚頭,壘成一個圓灶,架上鍋子。“基建”工作完成后,我們便把剛從地里挖來的筍,摘來的豆,拔來的蒜,還有肉、香腸和米整理好洗凈備用。

當灶里的柴火熊熊地燃燒起來時,鍋里的油開始冒青煙。這時我們先把肉放進鍋中炒,等到肉的香味彌漫開來,接著各式各樣的蔬菜伴著鹽爭先恐后地跳進了鍋子里,嗞哩呱啦的聲音真熱鬧??!最后加入米和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燜煮5~10分鐘,大功就初步告成啦!

在等待飯熟的時候,閑不下來的我們便去桑樹地里采桑椹,紫色的桑椹躲在繁茂的桑葉下,惹得人饞涎欲滴。我隨手摘下一顆放進嘴里,一口咬下,甜滋滋的味道就包圍了我的味蕾,令我回味無窮,真是人間美味??!媽媽說:“桑椹古來就是一種百姓常吃的保健、消暑的鮮果,在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哦?!?/p>

正當我們采得起勁時,爸爸高聲喊:“吃飯啦!”滿載而歸的我們大步流星地奔向野火飯。用新鮮的材料做成的野火飯五顏六色,顆顆飽滿,粒粒飄香。著急的我還沒等它涼下來,就急不可待地往嘴里送?!鞍?!好燙??!”已經手忙腳亂的我卻不舍得把嘴里的野火飯吐出來,那滑稽的`模樣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我也不好意思地哈哈大笑。

夜幕降臨,忙完農活的人們也陸陸續續地回家了。在我們的熱情邀請下,他們毫不見外地坐下來,吃起了熱乎乎的野火飯??粗鴿M滿一鍋的野火飯被一掃而空,連最后的鍋巴也被吃完了,我們心滿意足。

此時一輪圓圓的明月掛在天上,蟲兒們在田野里唱著悅耳動聽的民間小調,左鄰右舍的人們聚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多么快樂的一天,多么美好的畫面,多么淳樸的民風??!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4】

毒辣的日頭投射下刺目的白光。伴著暑氣升騰的柏油味,似乎一點也不刺鼻,只是熱。蔫蔫的梧桐葉在時不時漏過的幾縷熱風中有氣無力地晃蕩著。

推開玻璃門,襲來的是干燥、涼爽的氣息。

“洗照片嗎?”柜臺前坐的是位年過半百的婦人,面色泛黃,風雕雪刻的臉上帶著幾分倦態,眉心有意無意地皺著,見我進門,忙站起身,嘴角挑出了些許弧度,卻也掩不住眼底涌動的疲累。

“嗯,速洗?!眲偨浭芰藷崂说腻矗念^還有幾分揮之不去的煩躁,只隨口應下。

“好,等一下?!?/p>

玻璃門一開一合,拂過一陣暖風,不及一轉,便又散去,婦人順勢用手扇扇,向外瞅了片刻,很快又垂下眼。

“今兒這天可真熱啊,還悶得很!”

“是啊,才走幾步路,就跟從水里撈上來一樣。”拂去額間的汗跡,忍不住應和了她一句。

這有什么辦法,城里頭都這樣,一到夏天就讓人受不了……”

一邊聽著婦人有一句沒一句的抱怨,一邊半倚著柜臺,四處打量起來,目光剛一觸及一張照片便挪不開了。

連綿的沙山包圍中,靜靜地臥著一彎淺泉,泉水映空,碧光瀅瀅,沒有煙波浩淼的氣勢,只仿佛茫茫沙原中淡淡的一痕新月。目光掠過那一片通透、飄懸在近處的.花海上。那一叢盛放的向日葵開得熾烈,炫目的橘色,熱烈得化不開,肆意地張揚。

“這照片不是做出來的吧?”驚異中,卻仍是不敢相信,“這是月牙泉嗎?”

婦人聽這一問,偏頭順著我的目光看去,立時精神了不少,“月牙泉!去年敦煌拍的,那后面就是鳴沙山。這照片可是一點也沒修飾過!”語氣中隱隱有些驕傲的意味,“你是不知道,那沙漠里有多熱,只不過不悶,像火燒似的……”

婦人又絮絮叨叨地說了許多,這次我并沒有不耐,她所說的炎熱我似乎能感受到,僅僅透過一張照片:連綿的鳴沙山環著一汪碧波。就像一只斑駁的大手掬著一輪如鉤的新月。肆虐千年的黃沙寂寞千年的清泉竟然能孕育出一片花海,開得如此熱鬧,直透出一股子頑強,大有破天之態。想來,若不是這般傲然的生命力,它憑什么藐視風沙,在茫茫沙海中,獨占一方?

“好了?!眿D人遞過一打相片。

我付了錢,通過玻璃門向外望去,太陽應該正燒得旺,來往車輛無不折射著刺目的白光,推開門,迎面撲來的是悶熱、煩躁和經久不息的車鳴,無意間我像是聽見身后那分爽熱中纖弱的聲響,那是風卷流沙的暢快,是破土而出的細碎掙扎,是熱烈的生命之火在燃燒!

記憶中,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有蒼白枯燥,也有奔放多彩。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5】

這些日子,因為事物比較繁雜,所以時間總是顯得不夠用了,早就發現了月季花看了,也沒有走進它,好處是它是月月開的,也就錯過不了了,這不今晨,我突然發現石榴花開了,它就開在今晨的雨霧中,也許早就開了,我沒有注意罷了,不過在我的心里就認定了:立夏到來月季花開,小滿之后石榴花開。

因為實在公交車里看見的,又是在雨霧中,我確定不了是在那一段路上了,反正我是看到了石榴花開了,開得并不大,只是那么一撮撮的紅,那是純正的中國紅,也是沒有來得及細端詳,我在心里暗思忖,我們學校小花園里就有幾棵石榴,我可以到他們跟前一睹芳容。

寫完了《雨中的交警》,我該準備今天的課程了,但禁不住這花兒的誘惑,我還是望了望花園里的石榴樹,可是那石榴樹并不明顯,他們被小葉女貞,毛白楊,紫荊,塔松,涼亭擋住了視線,我怎么也望不到它,這也就確定了,他們并沒有開放,若果開放了,那火紅的中國紅是任何顏色也遮不住的,這使我想起了《大林寺桃花》中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莫不是因為我們這里地出鄉下,與城里有一段距離,自然而然的溫度也就低了一些,這里的石榴花要比城里的石榴花開的晚嗎?是的,我想起來了,春天的玉蘭就是比城里開的晚呀!好,我正好有時間仔細觀察它的開放了。

倒是那月季在雨中開放著,我們小花園里有三種顏色的月季,正對準我眼前的是那妖艷的紅,說實話,我不喜歡這種紅,我覺得它有些嬌媚,它那紅既沒有石榴紅的穩重,也沒有玫瑰紅的厚重,卻有著與我們莊重校園不和諧的妖艷,我對它是不屑的,可是也有人喜歡,喜歡它的天真,喜歡它的嫵媚,喜歡它的`嬌氣,老陳就激動不已,喜不自勝。我雖然不喜歡它,但也說不上厭惡,也就在看粉紅色的月季花的時候,看一看它,但就是不愿意走進它。我喜歡玫紅的月季花,它那絲絨般的花瓣,黑中透著紅紅的意念,那紅是掩飾不了的,它就那么黑紅紅的,絨嘟嘟的,不媚不妖,不驕不躁,有蝶來我也開,沒蜂來我也放的存在著,它的花蕊的香氣確是濃重帶著些許的甜絲,比那邊滿百的小葉女貞的花香少了一份清淡,也正是這份濃重厚實才是我喜歡的了。那粉紅的月季是鮮艷的,是淡雅的,是美艷的,我看了也是欣喜自然。

淡有淡的純真,濃有濃的底蘊,我喜歡這夏日里的月季,我更喜歡即將綻放的石榴。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6】

春意闌珊處,立夏款款來?!岸分笘|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當人們還在為春風里的沙塵喋喋不休時,夏日的炎熱伴隨著陣陣驚雷悄然而至。仿佛一夜寒冬天明已然夏季,湖畔的桃花映面紅,轉眼間又落了一地,春去春來不曾留意,夏日當歸,撲面而來。

立夏之美,在于希望。北方的春天短暫而曖昧,作為四季的輪回之始,既無法擺脫冬日的冷峭,又難見風和日麗的溫煦,于是,人們往往期盼著春天之后的夏日,渴望溫暖的陽光,稻田的幽綠,田野的花香,以及五光十色的夏日夢鄉。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詩中曰: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問君心有何所寄,恰似細雨起波瀾。初夏纏綿的微雨,繚繞的`斜風,明凈的小巷街道,斑斕的色彩,處處彌漫著浪漫的氣息,撩撥著人們內心的諸多渴望和細膩心思,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無限美好祝愿。

立夏之美,在于勤勞。作為農業傳統國家,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古人對時令變化充滿了虔誠,人們用極大的熱情和隆重的儀式,來迎接夏天的到來。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農諺有云:“春爭日,夏爭時”。這是說,農事安排春光寶貴,夏時如金。春種晚一日不如早一日,夏收夏種夏管晚一時不如早一時,“蠶老一時,麥熟一晌”。所謂“四月插秧谷滿倉,五月插秧一場光?!?,則告誡人們不要懶惰蹉跎,要想有所收獲,就必須行動起來,只有把握農時,辛勤勞動,努力耕耘,才能豐衣足食。

立夏之美,在于成長。在《禮記月令》中,解釋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罢f明在這時節,萬物生長處于旺盛期。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后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在經歷了一整個春天的蟄伏和孕育,萬物在夏日的召喚下,紛紛開始嶄露頭角,活動筋骨,呼吸空氣,汲取養料,陸游在《立夏》中寫道: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罕M開,引來眾多蜜蜂采摘,槐樹柳樹開始長出新枝,逐漸繁密,生機勃勃。

總之,“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夏時之計貴如金”。時光荏苒,日月如梭。爭日搶時,時不我待。在這個初夏的季節,蓄勢待發,用自己的真誠和耐心,充實每一天的生活,不枉費每一刻的時光,譜寫一曲朝氣蓬勃的夏日贊歌。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7】

每年的立夏,家家戶戶都會用彩繩織成一個蛋套,把煮熟的雞蛋放進去,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在那天還可以喝青梅湯。我最盼望的是能在立夏那天和別人斗蛋。

又是一年立夏時,終于我的愿望實現了。我滿心歡喜地把一個沒有任何裂縫的茶葉蛋放進了書包。來到學校,同學們個個都蓄事待發,等待著老師的到來。

一陣歡快的腳步聲在走廊上回響起來,我們個個探頭探腦想外望去,是顧老師!我們立即把蛋拿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擺放在課桌上。

終于,我們班的斗蛋比賽正式拉開了序幕。

“同學們,先給自己的蛋取個名字吧!”顧老師親切地說到。給蛋取名字?新鮮!頓時,我們來了興趣,“天下無雙”,“無敵霹靂蛋”,“鐵蛋”……黃佳寧更搞笑,把自己的蛋叫做“蛋黃派”!顧老師被我們各自蛋名笑得前俯后仰,正要開始斗蛋時,我卻發現我的蛋已經碎掉了,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啊!”我應該把我的蛋改名為“爛蛋”啦。

第一回合是顧老師的“江南第一”與汪辰軒的“無敵霹靂蛋”對抗,汪辰軒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上了講臺,蛋頭相對,分外緊張,僵持了好一會,“啪!”的`一聲,同學們身子前撲,循聲望去,只見汪辰軒得意地咧著暴牙笑著,不用說,顧老師的蛋敗下陣來。

顧老師心有不甘,借蛋東山再起,這次可不敢再猖狂了,取蛋名“無名小卒”,這次“無名小卒”跟胡志波的“天衣無縫”較起勁來,他們互不示弱,在“戰場”上抗衡起來,最后“天衣無縫”被“無名小卒”“打”了個“破洞百出”。顧老師興奮地在我們的歡呼聲中躥跳,把蛋的名字改做了“江南天下第二”,真是太搞笑了。

接下來,是自由斗蛋環節,我的“爛蛋”立即盯上了顧璐燕的“破蛋”,我們倆個親昵地把蛋頭貼在一起,默默地叫上了勁,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結果,我使盡力向前推,想要把顧璐燕的蛋“打敗”,終究瘦的人敵不過比她胖的人,我以力氣大戰勝了顧璐燕的“破蛋”,現在的“破蛋”真可稱的上是面目全非啦!顧璐燕不服氣,決定換個頭再來一次,我當然是無償奉陪嘍!這次,我不敢再用上次的方法了,而是將計就計,我知道我們的實力不相上下,如果再用力我的“爛蛋”會更爛,“吱”的一聲,我一看,我們兩個蛋都破了個洞,我們打了一個平手。

呵呵,斗蛋真是太好玩啦!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8】

我是個80后,打小就有了關于立夏的記憶——燒野米飯,這應該是嘉興歷來的習俗,因為從父母輩的嘴里就聽說他們小時候會挨家挨戶去討米、各種豆子蔬菜、干稻草等,然后找個小土坡,挖個洞做個土灶,燒野米飯。而在我的記憶里,童年的野米飯始于邱家橋村——無窮快樂的源泉。

對于生在農村長在城市的我來說,每次回到鄉下總有許多不一樣的體驗和樂趣,那是在城里無法感受的多彩。我的表姐就是那個帶著我體驗鄉村生活樂趣的人,現在想來不禁聯想到魯迅先生筆下的“少年閏土”,我們好像就是文中的“我與閏土”。她會去地里挖土豆、采豌豆、剝豆瓣,然后去河邊洗菜,再去搬磚搭灶頭,還會用火柴先點燃稻草再用木頭生火。當然,因為那時年紀還小,我們的野米飯得到了大人們的幫忙,但是在我的眼里她就是一個什么都會的小能人。那噴香的野米飯總能讓人一碗又一碗,大伙兒就圍著灶頭,露天端著飯碗,天高地闊地吃起來。

2008年5月5日,又一個立夏,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年,讓我知道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立夏之日燒野米飯的習慣。我因為讀大學遠在湖北,異鄉的天空依然清澈透明,但那土地卻沒有了故土的寧靜氣息。表姐也不得不因為拆遷從邱家橋搬走。我知道,她比我更舍不得,這片土地對于我來說不過是載滿童年回憶的地方,而對于她來說它卻是養育她長大的`故土。

也許我們誰也沒有想到,社會的發展在給我們帶來富足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埋葬了我們精神的財富。立夏燒野米飯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我和表姐每年都必做的事,在這一片見證我們成長的天空下,在這一方遍布我們足跡的土地上。我們之間的這一聚會也同樣延續著上一代人的回憶,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每年的野米飯都能得到了大人們的支持。露天起灶,就地取材,河邊洗菜,生火煮飯,以天為蓋,席地而坐……快樂是彌漫在空中裊裊的炊煙,快樂是鍋中跳躍的米飯,快樂是餐桌上舞蹈的筷子,快樂是洋溢在臉上最淳樸的笑容……

我們都不敢去想以后……以后還能去哪里燒野米飯?以后還會聚在一起去做這件事嗎?以后是不是野米飯只能靠回憶了……大學畢業后,我回來了,每到5月,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想到那一場“野米飯”的聚會。于是,我們達成了共識,依舊要將這簡單的快樂延續下去,不管現在是否有那么藍的天,那么親切的土地,但至少還有我和表姐。于是,這伴隨著我們成長的故事又在每年的5月繼續續寫著……

當初的兩個小丫頭如今都已為人母,帶著孩子們一起“燒野米飯”,上一代人的故事在我們身上延續,我們又繼續將這個故事在孩子們的童年中續寫著。這件事已經默默地在我們之間成了成長的見證,成了幾代人的傳承,成了一種“儀式感”。

一個又一個立夏……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這一習俗是一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9】

5月5日(或6日)是立夏節,每逢這天,我們三北人便要舉行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歡慶這個傳統節日。

俗話說得好:“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币虼耍@天是一定要吃蛋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戶戶就忙著煮茶葉蛋:生起煤爐,把洗凈的蛋(一般人家都用雞蛋,也有用鴨蛋和鵝蛋的)放人鍋內,再加入茶葉(前些年的陳茶).茴香、桂皮、醬油,黃酒等作料,用文火慢慢燜煮,直至蛋殼發紅發黑為止。這時,整個村子里都彌漫著濃郁的香味,叫人饞涎欲滴。孩子們則忙著編織蛋套,他們找來一些彩色的絲線或毛線,弟弟妹妹打下手拉著線繩,哥哥姐姐穿線、打結,忙得不亦樂乎。這五顏六色的蛋套一打好,孩子們就搶著掛在胸前,連睡覺也不摘,枕著蛋香、帶著期盼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天一亮,人們便把煮好的茶葉蛋從鍋里撈出來。大人們剝了蛋殼就吃,小孩子們則瞪大眼睛在鍋里撥弄著,挑選幾個完好無損的蛋放人蛋套掛在胸前,連蹦帶跳地上學去了。一到學校,就三個一伙,五個一群地湊在一起進行“斗蛋比賽”,整個校園成了歡樂的海洋。誰的蛋撞碎了,誰就輸,但從不服氣,再挑再碰,直到將所帶的蛋全部碰碎了才肯罷休。最后不碎的蛋被冠以“蛋王”的頭銜,主人的那個得意勁就甭提了。

中午,家家戶戶要吃特殊的立夏飯菜。飯是“豌豆糯米飯”,是把豌豆.糯米混在一起煮的,每個人都要吃一碗,據說吃了眼睛能像豌豆一樣清澈明亮。小菜更講究,第一碗是“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的時候要挑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第二碗是“軟菜”,葉子像扇子一般,人口軟軟的、涼涼的,吃了它夏天不生痱子,皮膚還會像“軟菜”一樣光滑柔嫩。第三碗就是新上市的“倭豆”?!百炼埂笔潜仨毘缘?,它學名蠶豆,我們三北人卻叫它“倭豆”。說起這個“倭豆”,還有一個典故呢!據說明朝的時候,大將戚繼光來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寇,就駐扎在我們慈溪的.觀海衛。為了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每殺一名倭寇,就獎勵一粒蠶豆,掛在胸前,誰殺的倭寇多,掛在胸前的蠶豆就多。久而久之,我們三北人就叫蠶豆為“倭豆”了。我想,立夏吃“倭豆”也是為了紀念戚繼光抗倭的歷史吧。

晚飯過后,“稱人”活動就開始了。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會聚在祠堂稱一稱體重,據說立夏“稱人”會帶來福氣。村里的長者把一桿大木秤用繩子掛在梁上,然后在秤鉤上懸一條板凳,只要往上面一坐,便可稱出重量來。掌秤人一打出秤花,旁邊站著的長者一句喜慶、吉利的話就脫口而出:“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此時,人群里就會爆發出一陣陣笑聲。

三北人的立夏就是在這樣的祝福聲中,在這樣歡樂、祥和的氣氛巾度過的。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10】

雨還在下,滴答滴答,仿佛時鐘般規律。細細傾聽,柳樹抽枝的聲音,新葉展開的聲音,花果生長的聲音,猶如一幅傳承千年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了。

節氣輪轉,萬物生長。

天氣已經開始微微轉熱,田間的農民已經開始為不斷臨近的收獲季節開始準備,田間縱橫的水稻,奮力攀長,已經高昂起它們驕傲的頭顱,看到了它們不斷奮進、不斷奮發的未來。

云銷雨霽,一身蓑衣,蹲在田坎上的老人捋了捋斑白的胡子,微微地沉吟:“‘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立夏,又來了啊?!?/p>

極目遠眺,暮色蒼茫,回想起自己的曾經,點點滴滴,或愛,或恨,或迷茫,或奮斗,他歷經大起大落,命運兜兜轉轉,最終又回到了原點——這個偏遠的小村莊。忙忙碌碌,漸漸習慣,今天重復著昨天,但又有了新的模樣。

轉頭望去,臨近的`山坡上,當初黃土滿目,如今郁郁蔥蔥的橘樹鋪滿了半山腰,薄暮中,猶如一襲青紗,披在老人佝僂的背上,柔和又莊嚴。每年,立夏如約而至;每年,老人懷著一種尊重而虔誠的心情來到田坎上,聽田間的螻蟈在聒噪,看泥土中蚯蚓在忙碌,瞧山坡上橘樹在攀長……多美妙的節日啊,立夏至,萬物生。生命最璀璨的時刻不在于永不凋落,而在于凋落后總能再度生長,四季更迭,節氣輪轉,還有那在命途起伏中毅然前行的人們不都在奉行著這自然之理嗎?

一個萬物生長的時段,又來了??!一個剛剛從嚴冬中復蘇的世界,就這樣,被生長的熱情狠狠地擁抱住了。

老人挺了挺佝僂的脊背,想起了他的孫子,在城中讀書的孫子,置身圍城、埋頭書桌的他能否感知大自然的變化、節氣的變更,感受到立夏的來臨呢?一定可以吧!老人想。

有人說城市中充斥著鋼筋水泥,日子被格式化,節氣的變更,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在這里是不能被體會到的??晌也贿@樣認為。老人的孫子想。

透過書桌前的窗玻璃望去,繁華中人來人往,混泥土道路上的行人漸漸奔忙起來了,寫字樓里的白領漸漸活躍起來了,上下班途中的地鐵乘客,也漸漸擁擠起來了——城市,這座鋼鐵巨獸體內的血液,漸漸從春季的涓涓細流,化蛹成蝶,變成海洋上的滾滾怒濤了,連空氣中的塵,城市中的霾竟也多了這么一絲明亮。立夏至,城市的氣息變得更有活力了,城市的光芒變得更加璀璨了。

孫子的嘴角微微上揚,古稀之年的爺爺會不會感到這股生命力呢?此刻,是不是正如往年一樣在田坎上感受這股立夏之氣呢?一定會的。他這樣想著。于是,不知不覺間低吟起小時候每到立夏跟著爺爺走在田坎上邊走邊念的語句——“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立夏至,萬物生,宣告了世界由溫柔向熱情的轉變。從鄉村到城市,從長者到少年,都增添了一股源遠流長的活力;節氣的密碼融解在人們的血液里,成了這個民族獨有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

二十四節氣立夏作文【篇1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著自己特有的風俗,我家鄉的風俗與眾不同。我最期盼的是立夏那一天。

每到立夏,大家都忙亂了,家家都開始煮雞蛋。雞蛋一般用茶葉末或者胡桃殼煮,孩子們都守在灶臺旁,看著鍋里的.雞蛋殼慢慢變紅,聞著屋子里香噴噴的味道,口水直往下流。大人們把清明節前腌制的咸鴨蛋拿出來,那咸鴨蛋蛋黃金黃金黃的,看上去十分誘人。古人認為,雞蛋溜圓,象征著生活圓圓滿滿,所以在立夏當天吃雞蛋能祈禱夏日平安。

嘗三鮮在立夏時是必不可少的,人們會到田里去摘豐收的果蔬。地三鮮有蠶豆、蒜薹和黃瓜,把他們做成可口的飯菜,與家人們一起分享努力的成果。吃水果也很講究,要吃櫻桃、枇杷和杏子。那櫻桃紅得好似小巧玲瓏的紅寶石,杏子圓鼓鼓的,可愛極了,枇杷更是有趣,一根枝干上長出好幾個,仿佛在那悠閑地曬著太陽。它們屬于樹三鮮。

在立夏當天,人們都要吃立夏飯。孩子們都聚集在一起,一人拿個小布袋,挨家挨戶去“討米”,討到的米叫做野米。再把食材放入鍋中和米一塊蒸,就是立夏飯。我的奶奶每次都會在立夏當天煮立夏飯,小時候的我總是站在奶奶旁邊,看著她煮飯。奶奶把煮好的米飯放進去,放上蠶豆,肥瘦相間的咸肉,飽滿的豌豆,舀上適量的水,只聽“滋”的一聲,蓋上鍋蓋,鍋中就冒著縷縷熱氣。等到米飯軟了,豆子熟了,立夏飯就完成了。奶奶拿著大鍋勺,將鍋蓋打開,熱氣彌漫著整個屋子。我跺著腳,著急地看向鍋中。奶奶拿起勺,熟練地舀了一大碗,遞給了我。那時候的我端著一大碗飯,走到鄰居家,高傲地抬起頭,大口吃著飯飯。小朋友們看得眼睛閃著亮光,那時候我能吃兩大碗呢。

晚上幾個人坐在一起,看著電視,聊著天。孩子們早早吃完飯,因為吃完飯還要做一件大事情,就是稱體重。由于天氣炎熱,體重容易下降,孩子們總會在衣服里放一些小石頭,一是增加體重,表示更有福氣,二是討個吉利,希望長命百歲。天空中放起了煙花,美麗而明亮。寂靜的夜晚,總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就是我們家鄉過立夏的風俗,樸素,但是很獨特。

217911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