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的作文1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掃墓活動”,同學們都很興奮。
經過一路跋涉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南山公園。
首先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校長講話,贊揚了烈士們的不怕困難,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偉大精神,我們要學習誓死保衛祖國的精神,做合格小學生、合格中國人。
接著是學生代表講話:贊揚了烈士的奉獻精神,他們是為祖國爭光,為人民的和平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記得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我們又來到烈士墓地,
祭奠安息在這里的英靈。
我們采來大把大把的山花,
借山花來表達懷念與崇敬。
是那些有名無名的先烈,
從這片土地上趕走了死亡與戰爭。
是那些先烈用自己的生命,
為這片土地換來了幸福與和平。
多么感人的詩歌啊!
沒有先烈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四川參加戰爭的有:安縣208名,三臺縣874名,鹽亭364名,梓潼492名,市中區451名......
我們真是應該感謝先烈們啊!
在此,我表示對你們悼念..
清明的作文2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時饑餓難耐,正在大家萬分焦急時,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割腿肉熬湯給重耳食用,事后發現肉是介子推的肉時,淚流滿面。十九年后重耳即位,即位后文公重賞了當初伴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他卻打好行裝,攜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鹣ê蟛虐l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p>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的作文3
我的家鄉不在西安,但是我可以講一講我在寒假時在姥姥家掃墓的事。
春節,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為太姥爺掃墓。因為那里是黑龍江,所以太姥爺的墓上冰雪紛紛,我們打掃一番后開始掃墓。首先姥姥從包里放出了一個袋子,袋子里裝著兩個桔子,姥姥把桔子放出來將桔子各剝開一個小口,放在袋子里,又把袋子擺在了墓前,表示給太姥爺吃。
姥姥又從包里放出一瓶酒和兩個小酒杯,老爺又用酒把酒杯天面,把一杯酒放在墓前,另一杯酒給了姥姥,姥姥對在天堂的太姥爺說了一段話,說完后,把酒灑在地上,替全家人把那杯酒喝了。
接下來,我、姥爺、爸爸、媽媽都為太姥爺說了一段話。我們又走出墓地,來到了一個好大好大的一個爐子旁,爐子上刻著十二生肖的圖像。疑問太姥爺屬雞,所以我們在刻著雞的那個爐火中開始燒紙,我燒完紙后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要燒紙?“”因為就像在銀行存錢一樣?!皨寢屨f。我回答了一聲。
我愛你,慈祥的太姥爺;我愛你,天堂里的太姥爺!
清明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币荒暌欢鹊那迕鞴澯值搅恕?/p>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行清節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掃墓、踏青、吃青團的習俗,人們也會在清明節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樂趣。清明節將節氣和民族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
這天,我們早早就起床了。公公去花園采花,準備了鋤頭、鏟子還有掃把,婆婆在廚房忙碌地做著祭品,我和爸爸媽媽準備水果和蛋糕等,吃完早飯我們就開車出發了。我們的老家在廬山腳下的東林寺附近,那里山清水秀,炊煙裊裊,是個非常寧靜、美麗的小村莊。到了墓地,我們先把草鋤掉,再用鏟子將水溝修理下,然后用掃帚把墓前平臺掃干凈。接著拿出紙花插在墳墓的各個角落,最后把鮮花、祭品、水果擺放好,從公公開始,按長幼次序依次磕頭。輪到我的時候,我一邊拜一邊念叨:“老公公老婆婆,保佑我身體健康,學業進步?!奔腊萁Y束后我們在墓地邊閑聊了一會兒,就決定去踏青。
踏青的時候我看到了油菜花、蜜蜂和蝴蝶。這使我想到了一句詩:“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采花無處尋?!?/p>
這真是一個有思念有快樂的清明節啊!
清明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边@首流傳近千年的凄美詩句描寫了清明時節人們祭奠先祖的莊重而悲涼的氣氛。作為我國的傳統接日,清明節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其重要性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今年的清明節有著比以往更凝重的哀思。
今年的四月四日細雨無情,清風含淚,那老天爺好象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柳條無精打采地垂著頭,小鳥也帶著一絲悲哀唱起歌兒……一切仿佛都為在5.12大地震遇難的同胞們慟哭。
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震驚世界的日子。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特大地震,一瞬間,大地撕裂,家園被毀,親人陰陽兩隔。那一刻,山川失色,九洲同悲!但是我們不會淡忘悲傷,我們會讓它化做行動的力量,懂得堅強。清明節,就是讓我們以懷念的心態來祭奠我們的同胞,我們的祖先!
雖然我們可能不能親自到災區祭奠我們的同胞,雖然我們可能不能前去烈士陵園憑吊先烈,雖然我們可能不能返回家鄉祭掃親人陵墓。但是,我們有心,用自己的真心,遠在各個角落通過各種方式表達我們真切的懷念之情。
清明的作文6
今天是清明節,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已故的親人們去掃墓。我的心里十分憂傷。
早上我們吃完早飯,爸爸媽媽便帶我到老家去上墳。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樹林里,沿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順著小河一口氣跑到了墳前,原來這里是一個傷心的地方,我的心一下子變得凄涼了。過了一會兒,爸爸他們來了,然后他們一起把蘋果梨放在盤子上,擺在墳前供上。接著依次跪下磕頭祈禱,我也跟著爸爸媽媽們祈禱了起來。讓老祖宗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保佑我能考上大學。當時爸爸和媽媽都哭了,我也哭了。不大一會兒,我哭的像個淚人似的。之后我們把陰鈔點燃了,寄去了我們的思念與祝福。隨著濃濃的紙錢煙霧中,我們又把墳周圍的雜草拔掉。
帶著對老祖宗的無限思念,我們懷著悲傷與無奈,一步步的離開了墳墓。在回來的路上,盡管路上的花草開的是那么的美麗,我們也沒有心情去觀賞它們。彼此的心情是那么的憂傷。清明節這個節日,是對祖宗們的一種尊敬與懷念。我希望能世代相傳。
清明的作文7
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弟弟一起回老家看望年邁的老爺老奶。
一路上我看到了樹兩旁綠化帶的花,花叢中有很多五顏六色的花朵,大樹媽媽仿佛瞬間也變綠了,好像穿了一件件綠袍子,田野里時一眼望不到邊的蒜田,田野里有三三兩兩的在彎著腰抽蒜苔,路上的我們更是有說有笑的別提多高興了,那是因為我們全家可以團聚了。
大約走了半個小時,我們到家了,進門我一眼就看到了院子里有個塑料盒子吸引了我,走進了一看盒子里有只我只聽過沒見過的小動物——刺猬。我趕緊打電話給我的表弟表妹,告訴她們我家有只小刺猬要不要過來看,她們家離我家很近,一會兒就來了,我幾個把它倒出來,刺猬即可縮成了一團,變成了一個帶刺的圓球,用手一碰手扎的還很痛。
它的樣子非??蓯?,一對黑黑的小眼睛,尖尖的小嘴巴,還有四條小短腿,別看它腿短跑起來還是很快的最后爸爸告訴我刺猬是二級保護動物,把它放了吧,我聽了還頓時有點難過呢,最后還是連連不舍的把它放了。
今年的清明節真是太難忘了。
清明的作文8
今天是2009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橋事變”發生72周年,這是中國人民應該銘記的日子,是那段恥辱開始的日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是不能也是不應該被遺忘的。謹以一篇清明節趙登禹將軍墓地見聞的舊博文紀念這個日子,珍惜今天,勿忘國恥。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為中國人民的解放,為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
清明節的那個周末,小兒的作業有一項是作文,老師留的題目是:“清明見聞”。想想看,這個題目對小孩子還真沒有什么實質的東西可寫,但作業要完成。于是問小兒:清明節要做什么?小兒說:要去掃墓。
可是,要去哪里掃墓呢!想起昨晚在“老北京網”上看到“食煙火齋”老師去著名抗日將領趙登禹將軍墓的帖子,有小學生、軍人、趙將軍家屬等去掃墓的內容,也帶小兒去那里感受一下吧!這個距離可以接受,半天時間就夠了。說去就去,趕緊叫小兒去公交車站,坐上971直奔西道口而去。
半天的時間,小兒的作業順利完成。
清明的作文9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節的習俗有許多:踏青、放風箏、植樹……。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今年我便和媽媽跟著旅行社一起去秋溝踏青。
景區三面環山,總面積14平方公里。景區內山高林密,峽谷壁垂,三步一潭、五步一瀑;怪石洞穴、古廟傳說,景觀奇麗,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桃花灣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桃花灣終于出現在了眼前。桃花灣,猛一看,還以為山上的覆蓋著積雪,一陣風吹來,再仔細一看,那是一片會飄動的白云,走在山路上,呼吸著芬芳的空氣,仿佛置身與仙境一般,又像我們每個人都變成了花仙子。
坐在山路邊的小石凳上,扭過身去,仔細的觀看那桃花,一陣大風吹過,桃花花瓣飄飄灑灑,墜入山谷里去,像天上的女媧娘娘撒下的花瓣……。
桃花灣真美,秋溝,真美。我愛桃花灣,我愛秋溝,我更愛清明時節去踏青。
清明的作文10
清明饃饃的做法分甜、咸兩種。用清明草和適量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好捏成糕點或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餡,壓成圓模蒸熟則為甜清明饃;包入臘肉丁、冬筍丁香菇丁、紅椒丁、豆腐干、腌菜、豆芽餡等,做成餃子形的為咸清明果。四川人做清明饃,是用清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清明草的綠色汁液立刻就變成了碧綠色,然后包入豆沙餡,這時候還需要一個有圓形刻花的木質模子,將包好的清明果壓入模子中,再拿出來時就會有一面印上了漂亮的花紋。一般一塊木板上會有三個不同花紋的模子,做好的清明饃也會各有特色。上鍋蒸好后的清明饃饃碧綠的像餡餅一樣的東西,沒有印花的那一面會墊著一張圓形的竹葉,小小的點心透著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也有一些地方的做法比較簡單,直接將洗凈的清明草和糯米一起蒸熟,用做年糕一樣的方式搗爛,入模成型或者搓條??梢灾苯邮秤茫部梢苑湃脲伭思宄?,煎至表面金黃,味道咸香。
清明饃饃在南方很是盛行,尤其是江浙滬帶。清明饃也被人稱作清明團子。
清明的作文11
輕風臨清馨雨煙,寒銷夢回蛙鳴田。望斷樓臺闌珊處,借酒敬花又一年。
當輕風吹綠了江南的河岸,吹皺了滿江瑟瑟的春水,吹白了昔日紅顏的發梢,我知道,清明又來了。清風比清明早一步降臨,一瓣瓣帶著如淚光般晶瑩水珠的雨櫻花在風中輕輕?落,在凝濁的空氣中劃出一道道唯美的曲線。我站在青山的一頭,任風輕輕吹亂我的衣角,雨慢慢打濕我的發梢,眼前蒙上了一層薄霧,早已分不清是雨水、汗水,還是淚水。
輕風用雨櫻花的迷香馨透了四月的煙雨,一切都被朦朧在一片粉紅的薄霧中,寒冷早已消逝,田間的青蛙歡快地打著哈欠,準備迎接夢醒時分的第一縷春光。我站在山頭遠眺,那燈火闌珊的樓臺到底有多美呢?但于我,那只是鏡中之花,水中之月,只能霧里觀看,伸手觸碰卻不能及?,F實無情砍斷了我的希望,連一跟斷藕的絲也沒有留下,只能把敬祖先的祭酒灑向那開在墳前的一撮小白菊,來祭奠祖先,也祭奠我那隨風又逝的一年光陰……
清明的作文12
清明節就快到了,四月一日學校組織我們全體四年級組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戴上鮮艷的紅領巾,穿上班服,排著整齊的長龍似的隊伍出發了。
很快就到了掃墓地點,周圍一棵棵松樹,高大挺拔,蒼翠欲滴,猶如一個個戰士,筆直地聳立在那兒,保衛著英雄們。紀念碑上雕刻著八個金色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接著,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右手高高地舉過頭頂,唱著“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一聲聲洪亮而又雄偉的歌聲映入耳簾,響徹云宵,在紀念碑周邊久久回蕩。唱完隊歌后,同學們在紀念碑前低下頭默哀了一分鐘,此刻,我們的心情都十分沉重,謝謝您們,勇敢的烈士們,您們為我們付出實在是太多了,數也數不清,再次謝謝您們!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朵純潔、雪白的小白花,它象征著革命烈士內心的呼喚:和平,和平,和平!我們捧起小白花在紀念碑繞了一圈,輕輕地放下,烈士們安息吧!
這次活動非常的有意義,因為讓我們懂得了烈士們是多么得不容易,我們一定要像他們學習,學好本領為祖國建設作貢獻。
清明的作文13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有掃墓、踏青、吃清明團子等習俗。你知道清明團子是怎么做的嗎?哈哈!讓我來做給你看吧!
星期五下午,老師和家長帶領我們一起做清明團子。
走進食堂,只見一張張餐桌上準備著各種食材,有面粉、艾草、豆沙餡等。同學們興奮極了,迫不及待地想大展身手。阿姨們幫我們把面粉、綠綠的艾草汁、水倒入大臉盆中,揉成面團,大約揉了十分鐘,一個光滑的面團便形成了,軟軟的面團聞起來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阿姨們將揉好的面團分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小面團,分給我們。我先用手揉成一個小球,另一只手大拇指用力往球中間摁,另外四根手指并攏,將小球做成一個“小碗”接著,我在小碗中間擠入豆沙,再慢慢地合攏小碗,把邊邊捏起來,再輕輕地揉成一個球,這樣一個清明團子就做好了。最后,我們把清明團子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蒸鍋上,這一群綠色的小精靈真是可愛。
大約過了15分鐘,大家滿眼期待地望著新鮮出爐的清明團子,熱乎乎的團子無比地吸引人!大家吃著自己包的清明團子。心里樂開了花!
清明的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泵慨斘疫^清明節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地吟起這首詩來。清明節有許多傳統習俗,比如掃墓,打馬球,包艾餃等等。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講講我家掃墓的情景吧。
清明節一早,我們一家人便去掃墓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的,十分開心。
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到了山腳下,山腳下的油菜花全開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十分美麗,泉水叮叮咚咚地在響,很是悅耳。在這種優美的環境下,我們爬上了山,爬到一半,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水庫和遠處的山峰。
我看飽這美不勝收的景色,又接著往上爬,終于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媽媽擺好之前早已準備的飯菜,倒上老酒,點起蠟燭,我們便拜了起來。后來又燒了紙錢,讓我們拜。做完了這些,我們便下山了。從山上往下看,大自然真的很美。
后來我在小溪邊看到幾條小魚和許多小蝌蚪,自由自在的。
這就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掃墓,其實掃墓并不只是去祭拜,也是去踏青賞花。這就是我過的清明節。你們呢?
清明的作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是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時節寫的一首詩。讀到這首詩一定會想到已經不在人世,早已去世的親人吧!
我的太婆也早已去世。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都會去祭拜她,看著她那孤零零的墳墓,我總會想起她活著時那熟悉的身影。老太太在世時我每次到她家去的時候,我都要給她捶捶背,捏捏腿,她總是夸我是個好孩子,還把自己好吃的東西偷偷地塞給我,比如雞蛋、餅干、糖果……這每一個雞蛋,每一塊餅干,每一顆糖果里面都藏著一股愛的味道。雖然只是這么一點點小東西,但是有她對我的愛。如今她的生命已被死神奪去。在我們與她作最后告別時,我們的眼淚都“嘩”的一下子流了出來。
永別了!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