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坐車去鄉下給去世不久的外公上墳。一路上,看到媽媽的心情有些沉重,我也不便多說話,打開車窗,趴在窗口,觀賞起窗外的景色來??諝夂芮逍拢o人一種濕潤潤的感覺。路邊的楊柳已經抽出了嫩綠的新葉,田里的麥苗也是綠油油的,滿眼都是新綠……鄉村的景色真美!可一想到長眠于地下的外公,再也無心欣賞了,我不由得一陣難過。
車到外公家了,家里的長輩們都沒有去干活,在家里等著我們。見面后大家聊了一會兒,便拿上紙錢和供品,準備去給外公上墳。
到了墳地以后,大家便不說話了,拿出供品擺好,又拿出紙錢點著了。外公的墓碑旁長出了一些雜草,我們除盡了雜草,便開始完成應到的禮數。這時,長輩們和媽媽都由小聲訴說變成了失聲痛哭。聽著那傷心的哭聲,我的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越哭越傷心,越哭越難過。隨后,我們每人都要鞠三個躬,輪到我時,我滿心惆悵,啊,您一生勤勤懇懇地勞作,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女。想到這里,我連鞠三躬,外公的音容笑貌又仿佛浮現在我的眼前,外公的諄諄教誨又好似在我的耳畔回響…..
該回家了,長輩們把我們送到村口,一遍又一遍地叮囑我們有空?;丶铱纯?。不知什么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我不由得想起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句……
清明作文 篇2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干干凈凈,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F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大別山,那里山青水秀風景優美。我慈愛的奶奶已經去世兩年多了,她的墳墓就在一個小山坡上。
清明節這天,天是晴朗的但我的心卻很沉。爸爸帶我來到奶奶墳墓前,先點上香又燒了些紙錢,然后擺上供品開始給奶奶磕頭。想到奶奶永遠的長眠在地下,我心里很難過同時也感到生命的短暫。
春風陣陣,吹來了花兒的清香,鳥兒在樹上不停的鳴叫著,我多么希望這些小鳥永遠為另一個世界里的奶奶歌唱啊!
清明作文 篇4
4月5日就是清明節了,安慶這個地方周末就開始到處都在放炮竹了,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今天,也是我的小姨逝去一年多的日子,我的小姨,用她堅強的生命走完了她的一生,她對我們的愛是至親至淳的。每每想起小姨曾對我的無比疼愛,我的心情就很沉重,在我成功時,是小姨發自內心在為我高興,在我小時候,是小姨用她無私的愛在疼愛著我們,待我們,在她的心中,我們是最親最親的人。今天又想起這些,可是,小姨不在人世了,我內心是懊悔的,在小姨彌留的日子的,我沒有打電話去安慰她,在她病重期間,我沒有盡我的一切努力去做一個晚輩該做的事情,或許,在小姨心中,侄兒有些變質了,忘記她了??墒俏覜]有,我絕對沒有,但現在,這種心情更與何人說呢?
今天,我通過給小姨父100塊錢,委托他去小姨的墳前燒些錢紙,放放炮竹的方式來寄托我對小姨無盡的思念。本來是想請媽媽幫我了結這樁心愿的,但媽媽說,她不想去,看到墳心里就難受,所以,我委托小姨父去了?;蛟S,以任何方式都無法言盡我對小姨的魁對,生前沒有報答,死后有何意義呢?我知道,是不能的,但,我還是要這樣做,對小姨來說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但可以告訴活著的人們,她待的侄兒沒有枉至。侄兒心里依然想念著可親可敬小姨。
在小姨去逝時,我曾寫了一首詩,今天又想起了她
寄哀思
二六寅時逝親人,噩耗傳來悲萬分;
沉痛悼念寄哀思,深刻緬懷小姨恩。
清明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奶奶、爸爸和我要去給爺爺掃墓。早上,我們先來到河邊坐船,不一會兒,船慢慢地向前行駛了,原本又清又靜如鏡子般的水面被打破了,翻起了小小的白浪花,仿佛給小河穿上了潔白的花邊裙,清新亮麗。倒映在水中的景物隨著波紋的起伏若隱若現,時有時無,就像我們玩的拼圖游戲一樣,這兒拼一塊,那兒少一塊,有趣極了。
船靠岸了,我們上了岸,奶奶說:“寧寧,我們要爬山嘍!”我胸有成竹地說:“沒問題,我最喜歡爬山了!”我手腳并用,一會兒走一會兒爬,興趣十足。可是慢慢地,我的腳重得抬不起來,汗水也來湊熱鬧,我一屁股坐在了石頭上,大口大口地喘氣。爸爸來到我身邊,說:“加油啊,爬山可不能中途退縮!”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又鼓起勇氣往上爬。終于爬上了山,來到了爺爺的墓前,我獻上了自己精心挑選的鮮花,奶奶拿出了新鮮的水果和各式糕點,爸爸給爺爺的墓除草打掃了一番。我自言自語地說:“要是爺爺能看到我的花就好了!”奶奶說:“傻孩子,爺爺什么都知道,你今天能堅持爬上山,是送給爺爺最好的禮物!”回家的路上,我在心里輕輕地說:“爺爺,我會想你的!我們明年再來看您!”
清明作文 篇6
陽春三月,正是踏春出游的好時光。俗話說的好:“清明前后,點瓜種豆”,說明清明時節,萬物更新,春意正濃,油城景象必定給力,不讓我們失望。我們一家人隨著春游的熱潮,到各處踏春,油城無處不飛花,清明時節玉柳斜,讓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長長的廣利河穿過東營,流淌在家門口,沒走幾步,就來到了第一處景點——新區會展中心公園。一進公園,便有了新發現,公園中出現了不少野餐隊伍,有的扛著帳篷,支在地上,往里打氣;有的搭起燒烤架烤肉;還有的孩子做游戲,放風箏……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在廣利河邊,河水在陽光下銀光閃閃,微波中蕩漾著黃色、綠色、紅色……讓人心曠神怡。湖面游人蕩著小船劃來劃去;有的孩子乘著皮艇在河中游弋;還有的大人乘著木舟在水中行駛……別有一番景色。河邊的巖石十分奇特,有的幾塊堆砌在一起,仿佛一只大烏龜在岸邊休憩;有的長條橫條搭成山洞;還有的好像老虎下山、猴子撈月。石山上開放不少讓人叫不上名的野花,粉紅的、深紫色的,和路旁的大柳樹、松樹相伴,畫面更生動了!我小試身手,從一條蘆葦小道爬上假山,身邊荊棘盤繞,一不留神,碰上荊棘,就有好戲看了:褲子被它勾住,用手去拉,又被小刺劃傷,在爬山時,好幾次出現這樣的險況。不過,當我爬上終點的時候,那種痛苦便無影無蹤了。站在山頂,瞭望遠方,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展現眼前,美不勝收的清明時節。
我們又驅車來到了濕地公園,這里雖沒有紅花綠草,只有一大片光禿禿的沙灘,可在這片沙地上,仍有在野餐、休閑的人群。孩子們比公園中更多了,在沙地上堆地堡、挖河道、撈小魚……大人們有說有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吃著水果,顯得十分愜意。
最終,我們來到了森林公園,呦!來這里踏春的人們更舒適了,架起遮陽傘,鋪上帆布,支起帳篷,擺上收音機……真有一派休閑無事一身輕的景象。清明時節從古至今就有插柳的習俗,正當清明,柳條隨風舞動,柳芽、柳絮掉了一地,好好像鋪了一層美麗的綠色地毯。我們各折了一根柳條,盤在頭上。我還多折了幾支,編成了各種形狀,套在頭上,掛在胸前,圈在腰上。哈哈,柳枝兒給我們帶來不少樂趣。
踏春不誤鍛煉,最有趣的還是拓展器材了,十米高的木梯、二米高的攀巖峭壁……當我試圖往上爬的時候,讓人膽戰心驚,腿直打顫,從小膽小的我,再加上恐高,經過父母一陣劈頭蓋臉的“訓斥”,可算爬上了一層梯子。嘿,別看我長得胖,可我動作相當迅速,蹭蹭幾下,便爬到了桿頂,望著層層森林,心里美滋滋的,要是每周都能夠來這里玩耍該多好啊。
清明踏春結束了,整個油城讓我們大開眼界,處處美景令游人陶醉。那美麗的春天,正在我們身邊,迎春花先來報到,杏樹的白花漫天飛舞,蝴蝶成為春之使者……我們踏著青草,感受著美好的春天,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要好好地播種希望。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又來了,據說清明節經常下雨,這不,今年的清明節又下雨了。
早晨,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被嘩嘩嘩的雨聲吵醒了,原來外面下起傾盆大雨,我們趕緊起來把窗戶關上,屋里這才平靜了下來。
今天我們要去給外太公和外太婆掃墓。我們先到舅公家,等車子來接我們去墓地,因為掃墓的車子太多了,道路又很泥濘,所以車子堵得很厲害。我們等了很長時間,車還沒來,我不耐煩了,就拿了一把傘,到雨中去玩。
我看見屋檐上有水噴下來,感到很有趣,就用傘遮住頭在下面走來走去。水從屋檐上噴瀉而下,像瀑布一樣,打在雨傘上丁冬作響,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實在太好玩了。玩了一會兒之后,我發現褲子上都是水,原來是水從傘面落到地上,又彈到了褲子上。盡管全身打濕了,但是我玩得很開心。
車子來了,把我們接到墓地,我們發現墓碑上的字都褪色了,就用帶來的油墨重新描上去。雨又大了起來,我們只好打著傘描那些字,快要描好的時候,雨把墓碑都淋濕了,怎么描都描不上去,只好等以后再描了。我們擺上鮮花進行祭拜,祭拜好了之后,就坐車回家了。
清明時節果然是雨紛紛啊!
清明作文 篇8
清明節前一天為什么不能上墳
清明節即將到來,清明節上墳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清明節上墳有什么講究呢?
從時間上講,民間流傳著前三后四的說法。也就是說,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到后四天上墳都是可以的。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這是工作事業較忙的人為自己找的借口。
傳說清明節陰間要開大會,沒有子孫的人不能參加。參加大會的人必須舉著子孫送的旗子才能入場。因此,現在清明上墳時,人們都在已故先祖的墳上插上紙剪的旗子。所以,清明節上墳的時間應該在清明節之前,而不應該在清明節之后。
清明節當天上墳可以么?可以。但應該早一點,通常應該在早上8點鐘之前。不然就失去意義了。
清明節的前一天上墳還有一種說法。這一天有人稱寒食節。最好也不要在這一天上墳。
清明節上墳是一種祭奠先祖體現孝心的很好的形式。平時很少去祖先的墳上,借清明節去看一看,在墳頭上加點土,有漏洞或坍塌的地方補一補,的確是件好事情。
但是清明上墳可不要亂動,不能把那些東倒西歪看上去不整齊的石頭扔掉,換成漂亮整齊的石塊??偟脑瓌t是不要亂動,只加不減。就是不要輕易亂動祖墳,泥土和石頭只增加不要減掉。不好看不整齊的石頭可以在其外面再加一層將其包住。
還有一點,將祖墳修得金碧輝煌并不是件好事情。很多興旺的家庭因此敗落下來。
上墳是有禁忌的。
第一,下午之前去上墳,因為那個時候還屬于六陽時,陽氣比較足,不容易在分地被一些陰性的東西騷擾到
第二,不要隨意吃肉、大蒜等味道大的食物,這些東西比較腥氣,傳統上都歸為葷菜。一般祭祖的時候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敬重,都應該戒食一日
第三,衣著不要太過鮮艷!一些女孩子穿著大紅、大紫的衣服去上墳,或者穿著太暴露。有一種可能是惹怒自己的祖先,還有一種就是撩起別人祖宗對你的興趣。我就曾經遇到過一名女孩子,因為某年清明時候穿著大紅的風衣去拜山,最后出現很多不適癥狀的情況。
第四,在墳地不要隨意亂走、亂跨。尤其是一些男同胞,表面上膽子比誰都大,也絲毫不講究尊敬與否,在別人的墳頭上跨來跨去。有一些人因為這種亂跨,導致那一年好幾個月都觸霉頭,生意慘淡。這種例子很多,有機會可以單獨開個帖子來講。
第五,絕對不要在青壯年的墳前逗留、嘆息! 他們的早夭固然很可惜,但是他們由于似得太早,或多或少都帶著怨氣。而青年的死亡中,相當一部分直接或間接和感情有瓜葛,你如果在他們的墳前逗留、嘆息,他們對你產生的感情、怨恨乃至羨慕嫉妒恨,甚至半夜來敲你的門,都是你自己惹的。切忌不要隨意嘆息,有話留在心里比說出來更好。
第六,吐痰、大小便,不可大意。一些人吐痰吐習慣了,一不小心就吐到了別人的墳前。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個道理一樣,或許你只是一個習慣,但對方或許會覺得你這是在挑釁,尾隨你而行,那就大為不妙。大小便則不用說,雖然很多農田、山林就是個天然廁所,但是沒有輪到你上,不該你拉的時候你就是得憋著。而且,在這里我要說明一下,我們很多所謂被鬼上身的現象的入口,就是我們的陰竅。在清明節的時候,你膽敢菊花外露簡直是自尋死路,沒有鬼跟著你也有山精野怪跟著你,切忌切忌。
此外,可能有一些朋友對拜山的業務不了解,不清楚如何處理那些祭品。祭品是可以帶回家吃掉的,但僅限于自己家的人,傳統上是沒有把祭品分給別人的習慣。但所有的祭品,都應該在自家的灶臺上拜訪一個小時,以免吃下去對自己有害。
清明作文 篇9
又到四月清明時,家鄉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春的氣息,柔暖的風兒,撲鼻的花香,搖曳的楊柳,蔚藍的天空,生機與蓬勃漲滿了整個大地。
農諺說:“清明插綠柳,稻麥長過頭?!鼻逶?,家家折楊柳枝條,插上門首,門前曬場的周圍、宅后的河邊、自家農田的田埂旁也是必須插柳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插柳栽樹,一是可保護生態環境,二是大暑天在毒日下勞作時,也可有遮陽歇息的地方。媽媽常把柳條折下一截,用別針穿了掛在我的衣襟上,說可以保我四季平安。清明的柳條喲,飽含了多少媽媽對我的愛.......
青團,是掃墓祭奠用的供品。用江南特有的漿麥草擠出新鮮汁液染成,翠綠濕潤,軟糯可口而又清香撲鼻。每到清明時節,家家蒸青團已成為了一種習俗。熱氣騰騰的青團子出籠了。瞧,一排排、一列列,端正軟塌地碼在荷葉上,蔥綠如翡翠,油亮似碧玉。那碧綠的團子上面還有蒸氣凝結的小水珠,生動得像美人鼻尖滲出的顆顆汗珠,青翠欲滴。這不僅是獨特的清明的味道,還是我童年的永久的記憶。1
清明這天,全家攜酒饌、香燭至祖墳祭拜,清除墳墓周圍的衰草敗葉,修整墳頭,燒上紙錢。我們在墓前鞠躬,默哀,深深緬懷已故的親人,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能夠幸福快樂地生活。追憶與他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仿佛還歷歷在目,心中不禁泛起一種從未有過的悲酸。他們走了,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中。感恩清明,讓我們再次體會了人世間的親情和溫暖,也更加懂得了情感的珍惜和生命的寶貴。
清明踏青也是由來已久的習俗。人們結伴而行到郊外,欣賞田園風光。四月的春天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你看,杜鵑紅了,芭蕉綠了,迎春黃了,玉蘭白了,一棵棵充滿活力的櫻花樹綻開了美麗的花朵,粉色的花瓣,銀白色的花蕊,清香撲鼻,楚楚動人。一陣微風吹來,花瓣悄然落下,隨風飄蕩,在空中漫天飛舞,婀娜靈動,飄落到地上,留下一地的粉色。天空中有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自由自在地飄舞著,飛升著,孩子們手牽絲線快樂地奔跑著,一臉幸福的笑容。風箏啊風箏,綻放于藍藍的天,你放飛的不僅是童心、快樂、還是希望。
家鄉的清明節即有祭墳掃墓的哀思和愁傷,又有暖春四月芳草遍地、外出踏青的歡聲笑語。它教會了我們用通達的心對待生命,對待生活;用快樂的心感染生命,感染生活;用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生活。
清明作文 篇10
啊,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人們都趕著去祭拜自己死去的親戚和朋友,有的人買菊花和美酒,有的買紙錢和香和燭。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節是怎么來的,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爸矘湓炝?,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