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作文

| HT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的作文 篇1

綿綿的雨絲,微微的細風,鳥語和花香,春天依舊美麗。河邊垂柳披青衫,草兒花兒從噩夢中驚醒,溪水潺潺化開冰封,鴨子知道了,脖子有的忙活了。還有蛙的演唱會,蟲蟻的低吟淺唱,春天的大派對如火如荼的開始了。

眼下春耕也在跟進,種子在等著浸泡萌發,黃牛也蓄勢待發了,還有生銹的鐵犁以及鐵鈀在水田的泥濘中磨礪出寒光閃閃。這些事項是在二十四節氣的清明前夕的準備。目下清明即將來臨,在家鄉此刻要上墳做祭祀的事宜,也是古人寒食節的傳統。

每年的這個時期奶奶會帶著我們穿過春風的氤氳到先人的墓上祭拜,隨行隊伍也是強大的,她的兒媳,叔嫂,當然還有我們孫輩的,路上還有同時祭拜的鄰居鄰村的人。一路上哭笑皆有。整個村有上百戶人家,就屬我們家的墳墓最多,也是一件費時的事情,但是我從奶奶的眉眼中看得出她很樂意,不覺繁瑣,且虔誠。小的時候我問過奶奶為什么要這么做,她跟我講了一個幼稚的傳說。

“故事這樣的,什么朝代奶奶不清楚,我也沒有細問,就稱很久以前在湖南有一位員外,姓什么我就忘記了,他有一位夫人懷了幾年的孕,這天終于要生產了,員外喜出望外,誰知樂極生悲,他夫人生產的方式有些特別,是從夫人的腋下產子。(以致我童年以為我們都是從母親的腋下生產出來的,后來還鬧出不少笑話哩。)而且生產的不是嬰兒,而是蛇,接連生了八條,俱被員外用刀砍死,到第九條的時候,手起刀落,正要砍到的時候,聽見蛇在求饒,員外不再涂炭生靈。有點龍生九子的情節。蛇長大了,員外夫婦也過世了,聽說蛇后來可以幻化為人型。一直在贛江流域出沒,偶然間他結識一位叫許仙的人,之后成為知己,蛇把它的身世告訴了許仙,還說將來自己會成龍,那時要把江西變為茫茫大海,許仙知道后,很著急,他想收服蛇,于是求仙問道,功夫不負有心人,讓他找到了一位高人,高人沒有教他什么本領,只是讓他把鐵杵磨成繡花針,許仙沒有怨言,天天磨啊磨,一晃三年過去了,鐵杵終于磨成繡花針了,高人也出現了,告訴他怎么對付那條蛇。這天許仙約了蛇出來吃東西,許仙點了兩碗面,蛇出現了,蛇吃東西只是咽,一下就把面咽了,突然發現肚子疼痛厲害,一陣嘔吐,發現吐出來的不是面條而是一條鐵鎖鏈。原來許仙把自己磨的繡花針放在蛇吃的面條里了,后來知道繡花針是高人的法器。蛇被打回原形,許仙就把它的尾巴剁了,于是就把它關押在某個井里,蛇懇請到希望能每年能到湖南拜祭父母,有人在井邊種了一棵鐵樹,撒下顆炒了豆子,說要鐵樹開花,炒豆發芽,才能回去。過了三年鐵樹開花了,炒豆發芽了,正逢寒食節,于是放它出去,規定十二天返還。每次出來都是翻江倒海,聽說還要帶走一個寒食節不祭拜的沒有孝心的人。知道奶奶是為這個去祭拜的。許仙后來也成了菩薩。這就是奶奶為我敘述無尾龍的傳說。”

言歸正傳,我家祖墳分為兩塊,一塊是老的,幾年前我是一位先人也沒有交集過,甚至有清代的,另一塊則是新的,幾年前也只有唯一我見過的我爺爺的繼母,也我的曾祖母。老祖墳落在村東不足一百米的菜園子里,爺爺繼母的墳則落在村后一公里的小山上。寒食祭拜的程序是由近至遠,小時候特歡喜跟著奶奶去祭拜,因為有水果,餅干。

這年寒食,我還是潑皮小子,奶奶領上我們去祭拜,到了墳前,奶奶派了任務給我,就是在二十多座墳前每一座焚燒錢紙,點香,壓錢紙,點爆竹。奶奶的工作就是用供奉的東西作揖,還有澆茶,澆酒。還有在幾座墳前進行跪拜,還吩咐我們跟著跪拜,還介紹這是某某,那是某某。有時候奶奶還要念念有詞說一些迷信的話,偶爾眼里含了水簾,淚珠欲下不下,我當時不知道奶奶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兄弟姊妹還是挺興奮的。老祖墳也呆了兩個小時了,要上小山了,我們終于等到了這個時候,意味馬上就有東西可以吃了,小山只有一座墳,用不了十分鐘。通往小山是一條較寬闊泥濘的馬路,馬路的兩旁是茫茫的油菜,此時已經沒有油菜花了,而是豐碩累累的油菜子。且行且談,已經是兩行參天的松樹擋住了兩旁的油菜了,說明我們就要到目的地了,沒根煙的功夫我們半山腰曾祖母的墳就在我們的目下。又是重復了剛剛的工作,差不多一根煙的功夫完成了,眼下的任務就是吃了,這個任務是我們最樂意效勞的。可是大人們呢,事畢后,總是會在這里呆上一會功夫,有的對著墳里的說說他們能明白的話,有的會流淚。一路同行的鄰居他們有的笑嘻嘻,有的會哭得很大聲,想必他是過度傷心。有的會在他們家墳前坐一天,時哭時笑,時自言自語,可謂肝腸寸斷恨別離。

小山上的曾祖母和我生活了五年,童年的記憶她有一部分,她的一些習性似乎也潛移默化到我的身上了。我是曾祖母從出生抱到五歲的曾孫之一,還有我二叔的一對兒女,我們一起生活在一廳六室的祖居。曾祖父有四個兒女,兩兒兩女,老大和老三是兒子,老大就是我爺爺,聽說老三過繼給了一位曾祖父輩的,所以曾祖母一直是爺爺贍養。祖居的左邊是老大一家,右邊是老三一家,老大有三個兒子兩個兒媳四個孫子女,共十二口擠在半廳三室里面。曾祖母住在左邊第一間,第二間是我二叔一家四口,后面一間是我們一家四口,后來又丟了一口。這樣看來爺爺奶奶和小叔就沒有地住了,不過還好祖居的三室上面有一個狹隘的柴樓,他們就這樣住在了我們的上面,除了上下不方便外,且不能點蠟燭,還有老鼠會和他們同睡在樓板上。我們下面的條件比上面好不到哪里去,經常會被爺爺奶奶的尿膻醒?,F在的祖居就剩下四堵墻了,也削去我不少記憶。

曾祖母是鄰村改嫁給曾祖父的,先夫病故,有兩個女兒,大的是和先夫所生,小的是和曾祖父所生,她有沒有親生兒子就不得而知了。曾祖父在爺爺12歲時病故了,所以我奶奶是沒有見過曾祖父的。可惜的是我沒有記住曾祖母和我說過任何一句話,不過她的輪廓卻在我腦海無法消磨。臉上皺紋滿布,眉門緊蹙,像是及其痛苦,小眼睛被擠壓得越發小了,尖尖的鼻子,頭發盤得十分齊整,下顎有點長,是因為沒有牙齒。穿的一件陳舊的青紫長衫,一條布滿五顏六色補丁的長褲,身上沒有任何首飾,大概是給孫子了。

一個夏日,我們小時候有睡午覺的習慣,我和二叔的女兒李晶,以及他的兒子李運在一個用竹篾編織成的席子上玩耍,那時我五歲,李晶四歲,李運兩歲,我們都是穿開襠褲的。曾祖母帶著我三個一起不知不覺就睡了,我是第二個醒來的,突然一陣怪味省入鼻中,用朦朧的睡眼瞅瞅他們兩姐弟,看到李運的臀邊皆是大便,李晶的小辮子上沾上一點,可是他們睡得死沉,曾祖母消失不見了,我一下沒有了主意,情急之下叫了李晶,她不是那么好叫醒的,后來是我推醒的,她揉了揉眼睛,她沒有發現頭發上有東西,她說什么味道這么臭,我指在一邊沉睡的李運,李晶看到了笑靨明顯,我說晶晶你看一下你的鞭子吧,李晶說哥是不是我辮子上有什么,她挑起兩根馬尾辮看見發梢上有有她弟弟的大便。頓時淚珠滾落,嚎啕大哭起來,我看到她如此,我也是驚慌失措,跟著哭了起來。我們哭了一會,突然我想到了曾祖母,我說晶晶我們去找老奶奶,于是一邊走一邊叫曾祖母,還拖著很長抽泣聲。原來曾祖母在廚房切豬草,曾祖母看到我們這般傷心,問是不是有人欺負我了,我們搖搖頭,我告訴了她事情的原委,她小心翼翼的安慰了我們,說等下要教訓李運,我們才止住抽泣,她把李晶辮子解開了,用井水幫李晶沖洗,完后她又去喚醒李運,他不自然醒也是會哭的,弄得我們以為是曾祖母打了李運,我們也是有的幸災樂禍。她又要為李運洗澡了,洗畢,又要清洗我們睡的席子,這樣我們又要耽擱她切豬草。但是她從來沒有責怪我們。

曾祖母一天都是很忙碌的,因為沒有牙齒吃飯的時間可能我們的兩三倍,常常因為吃飯的問題老挨爺爺的罵,每天天還沒有大亮就要起來切豬草,做飯,吃完飯也快到上午了,又要挑著擔子到外面覓豬草,然后用鐮刀割好放在籃子里挑回來,這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然后吃午飯,是和晚飯一起吃的,吃完然后洗漱就睡覺去啦,我當時不知道曾祖母為什么睡這么早,后來知道她有病痛纏身。曾祖母還有兩個粉絲,一個是我二奶奶,一個是我妹妹李晶,經常愛模仿曾祖母吃飯和切豬草的樣子,因為沒有沒有牙齒,吃飯的時候臉部好像在跳舞,還有在切豬草的的時候嘴里老是在嘀咕什么,樣子特別可愛,都被我而奶奶和妹妹模仿得惟妙惟肖。曾祖母就是我們家的開心果。她還有一個秘密就是藏吃的,自己偷偷地吃,不過她會分給我們姊妹。

曾祖母有一個嗜好就是酗酒,不過這一點已經是默化到全家了,爺爺是不讓曾祖母喝酒的,因為她有高血糖??墒窃婺赶駛€孩子般任性,總愛等大人們出去,自己卻偷偷摸摸地喝,當然有幾次被我發現了,我說要告訴爺爺,她無助的眼神看著我求饒道。我威脅曾祖母,我也要喝酒,她想想爺爺嚴肅的表情,也只好乖乖就范。她特別機靈,喝酒不用碗,用碗容易被人發現。那時沒有吸管,她用空心的稻草代替,在封閉好的酒壇用手指戳一個極小的孔,剛好稻草可以插入,這就是偷喝的妙招。一回我和李運用曾祖母的妙招試過,哪知道喝酒會醉啊,喝醉了兩兄弟就睡在耕牛吃的稻草上,我們還和牛一起曬太陽,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在床上,知道是曾祖母抱我到床上的,聽說我們差點被牛踩到,幸虧曾祖母來的及時。

這天早上曾祖母沒有起床,豬草沒有切好,奶奶有點責備她。奶奶把飯做好了,吩咐我去叫曾祖母吃飯,我就跑到曾祖母的房前大聲叫,老奶奶吃飯了,老奶奶吃飯了,發現沒有反應,我用手錘了門,也是沒有反應,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就去告訴奶奶曾祖母不在房里,奶奶說我撒謊,然后她自己去叫。媽吃飯了,媽吃飯了,您老人家別嚇我。這樣反反復復好幾個來回,還是沒有答復,門是里面拴住了,所以曾祖母一定在里面。這時小叔來了,他也叫了也是剛剛結果一致,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走到窗戶下面,踮起腳往里面一看發現曾祖母脖子掛在繩子上。后來我知道那是懸梁自盡。小叔把里面的情況告訴在場的人,大家把門撬開,奶奶哭了,我是第一次看見她哭,爺爺眼淚也下來了,好像大家都忘記吃飯了,我當時肚子很餓,但是沒有吃飯,聽大人說她死了好幾個時辰,因為手腳冰涼。我發現大家都不餓,到中午也沒有一個要吃飯的,叔叔們把曾祖母放在一張椅子上,用繩子把曾祖母的身子與椅背纏住,然后他們把曾祖母的遺體抬廚房前面的帳篷,帳篷里有一副棺木,把她放到棺木里,這時曾祖母的兩個女兒哭得撕心裂肺。這也是我最后一次見到曾祖母。以上就是我們記憶。

我不知道曾祖母為什么會輕生,螻蟻且偷生,也想知道,或許是病痛難忍,還是爺爺的謾罵?,F在我大概明白她的死因。她并不開朗,沒有什么朋友,和家人也沒有太多話,她溺愛她的長孫,可是到頭來還要被這不孝子孫打罵,也許是委屈,而這委屈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還有一個是孤獨,孤獨縱然可怕,可比孤獨更可怕是曾祖母的自以為是,她知道她老邁多病,害怕拖累她的子孫,于是選擇生。

可見她的自以為是是錯誤的,我們家沒有了她的拖累,并沒有改變什么,反而是親情的疏遠。這大概是她所想不到的吧?她肯定不希望看到。

過了幾年大家都離開了祖居,又過了幾年我一個比我小十多歲的堂弟泌水身亡,此時心痛,細節不忍提及,兩年后又是一位 堂弟泌水夭折,實堪家門不幸。

現在清明前夕是整個家族悲憤的日子。寒食掃墓歸,一步三回頭,淚灑黃土隴,哀嚎飛滿天。只道別離痛,未知風光好,拘泥身后事,旖旎眼前景。

清明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垂柳依依,糜雨綿綿。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漫山遍野的懷念與追思,綴滿青柳的枝頭。陰冷的春風,蕭蕭瑟瑟,凄凄搖落灰濛而久遠的記憶;薄涼的扉雨,淅淅瀝瀝,裹挾著厚重而不老的情絲,迷亂了行人的腳步。荒郊野外,但聞幽怨的艾香,不見桃紅杏白的繁華。

擎一顆虔誠的心,向長眠的先人,頂禮膜拜。掊一鍬黃土,覆一層哀思;栽一叢新枝,植一腔緬懷。滴滴淚珠向青冢,點點舊事縈腦海。過往中,斷斷續續的零碎花絮,在這個特殊的時節,突兀珍貴,傷心處,竟可以痛徹到直抵心扉。不舍,哀怨,惆悵,各種情結紛至沓來,繽紛著升騰的冥紙煙火。

一堆青冢一部書,一塊墓碑一絕唱。萋萋芳草,掩蓋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黃土,埋藏著多少動人的傳說。曾經的擁有和離棄,翩然遠遁;曾經的貴胄與卑微,煙消云散。發黃變脆的往昔,寸寸抽離,徒留若干斑駁難辨的字跡。

直面人生的盡頭,此時此刻,新愁與舊愛,陡顯幾分蒼白,紅塵中的欲望和貪戀,瞬間被擊成碎片?!笆晟纼擅C#凰剂浚噪y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陰陽兩界,此處被無情的冷漠隔開,冰到極致,痛到無言。

天若有情天也老,蒼天無情,獨掌乾坤。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天下蒼生,終究為情所困,自是躲不開生離死別,悲歡離合。

陰陽的界線,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準則,無法逃避。流光婉轉,歲月輕拂。身邊總有一些人,不經意間悄然香消玉殞?;蚶纤?,或病死,或死于自殺,或死于戰爭。死法有千萬種,殊遇同歸,從此陰陽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義千差萬別。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人,終將駕鶴西去。然而,有人創造的一種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種精神,普照天下蒼生,卻敢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開有時,花落無形。人,雖無法選擇自己的生,卻可以選擇不同的死。選擇了終老的方式,等于選擇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義就會被賦予不同的內容。也許會為此,付出艱辛,受盡磨難,也許會為某種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然而,一句不枉此生,將是走上奈何橋前,可以坦然面對先人的慰言。有所作為,更將為后人所敬仰,受千萬人的膜拜。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將負重前行,為自己,也為別人。撣落紅塵,撥開浮華的虛幻,看清這個復雜而多彩的世界,靜守歲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幾人能清?幾人能明?也許清明自在人心。

清明的作文 篇3

4月6日的早上,天氣不是太好,但我們還是準備去外婆家掃墓。一路上,交通非常擁擠,我坐在車里很無奈,車子想一條長龍一樣停在那里不動,還有不少車禍呢,但是車外的景色吸引著我,打開車窗,可以聞到一股清香的氣息,那時在市區所沒有的,路邊的桃花,油菜花,白玉蘭等都爭奇都艷。你還可以在田間看到一股股的黑煙,那是人們為了紀念已故的親人而化的紙錢。

經過1個多小時到了外婆家,我們拿著紙錢,蠟燭和紅紙袋走向墓地。媽媽她們走在小路上,我騎著自行車走在前面。到了墓地,我看見大人們邊燒著紙錢,邊合著手許著心愿,可孩子們個個象小鳥似的歡蹦著。也許等我們長大了也要這樣嚴肅吧。

清明的作文 篇4

清明節,我陪著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著,聞著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對著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了故鄉的曬谷場上,車門剛打開,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發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伙伴孫爺爺,他拉著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里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著幫我回答,并說“會背不少古詩呢?!编l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布:“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小學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贊嘆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里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愿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清明的作文 篇5

悲情四月,無雨的清明,被壓抑著的深沉的氣息,復雜的心情,我,無言以對。

——題記

清明的風,沒有絲毫的快意,卻充斥著哀思的悲啼,夾雜著大地芳菲寂寞的戀意,彌漫著這座肅穆感傷的小山丘中。清明的霧靄,依舊沒有絲毫快意的慵懶,濃縮了晨露所摻有的大地草木脫俗的香氣,卻悲傷幽靜地籠罩著這座憂愁得仿佛如空寂一般的小山丘。

風,霧靄,清明的幽景,似乎還缺什么——雨,沒錯,是雨,紛紛細雨,柔韌而且纖細,蘊含著悲慘的清香,令人不禁痛心憂傷。清明的雨遲遲未撒落到大地上,然而那靜默著的小山丘,那疏松的黃土,卻是異常的濕潤。浩瀚的天際被那一片巨大的鉛色濃云給壓得似乎喘不過氣了。沒有得到宣泄,氣息一直被壓抑著。

這座深沉的山丘,一座座灰白色的石碑,一個個深刻的深紅色字體,一個個青灰色的小瓷缸,下面或上面被夾著一張白色的字條。這座深沉的小山丘上,一直在承受著那沉重得似乎茍延殘存的微弱的氣息,這如悲鳴般衰弱的哀嘆,這些極其哀傷的氣息和聲音似乎也被壓抑著,無從宣泄。或許之后的不遠之時,這座松塌的小山丘所承受的一切,將會如驚雷鳴響之時一般,響徹在九霄之外。

這些頹廢而近乎荒蕪的時間,在這濕潤的黃土里面滲透出來,與曉嵐相互交織繚繞,然后便伴隨著那毫無快意的風,緩慢地長逝在那被烏云壓的低沉的天際中。

終于一些游覽觀光者傴僂提攜,成群結隊,各自拿著貴重的禮物,輕而易舉地登上了這座矮小的山丘。于是,不知道是混雜還是熱鬧的時刻,開始了。也不知道是所謂的“高原反應”,還是那被壓抑著的氣息讓觀光者感同身受。他們并沒有身為觀光者所應有的喜悅,每個人都是那么的憂傷。一陣陣徐徐升起的灰煙,一道道刺眼傷目的燭光,一聲聲震耳欲聾般的巨響,一串串濃濃的黑煙,還有那被粘上煙灰的豐富食物,不知道是混雜還是熱鬧。

而這時,這座小山丘卻是異常的寂靜,沒有發出半點的哀嘆聲。清風和霧靄依然彌散在這寂寞的山丘上。雨仍舊沒有到來,悲傷地躲藏在那鉛色的云層里。

終于,觀光活動結束了,游客們便又成群結隊地迅速散去。帶著那復雜的心情,那亦真亦假了淚痕,那渾濁的眼瞳里,那冰涼的液體在晃動著。他們一哄而散,留下了一圈圈黃色的死花,一地紅色的碎屑,還有那冥道里的人享用的祭品。濃郁的黑煙早已和那單薄的霧靄融為一體,又或抑化為那沉重的云層。滿地凌亂的腳印,夾雜著游客千絲萬縷的思緒,久久隱沒在稀薄的霧靄之中;腐朽在山丘松潤的黃土之內。

流光悲逝,夜,在我迷惘茫然之際,悄然到來。一切更是如漆黑一般的寂靜,讓人有種戰栗、畏懼之感。從那窄小的窗口,極力地眺望,所有的東西,都隱沒在那如深邃的汪洋大海一般的黑暗中。雨沒有到來,仿佛被那讓人頓感敬畏的浩瀚天際給吞沒了。一切皆是幽寂,一切盡是空虛,沒有多大的戀意,就這樣草草了過,這傷感的一天。

我閉上疲憊的雙眼,舒適地躺在那陰涼的床上,潮濕的被子,遮裹著我的身軀。我安然進入夢鄉。耳朵里依稀地聽見微弱的聲音,空氣中襲來一股涼意微微彌散,有種潮濕植物的芳香氣息,自然而柔和。是雨嗎?那近乎沒有的滴落聲,仔細地聽,那極其纖細而柔順的聲音在低聲吟唱著,聲調是那般潤澤。

遠處那座感春傷時的小山丘,那被壓抑著的氣息,那悲聲鳴啼的嘆息,在此刻,正如千丈瀑布一瀉汪洋般,爆發出前所未有的驚鳴,然而,正在沉睡著的人們并不能聽見如此慘壯的悲鳴聲,因為那是不屬于這個世界的聲音。那復雜而悲慘的悲鳴,響徹在九霄之外,暗淡了那零碎的星光和寒涼的銀輝。

我躺在床上,舒暢地呼吸著冰涼雨點融入空氣中那清新的氣息,仔細地感受著那被壓抑的悲鳴,頓時有種說不出喜或悲的情緒。

黯然的四月,這黑白色調的清明,總是讓我有種如壓抑一般難以呼吸的感覺,復雜多感的愁緒;陰霾彌漫的模糊世界,黯淡失色的混沌天際,總讓我有種感傷的愁緒

后記:

不知何時,便開始覺得清明,這是一個悲慘哀傷的的時刻。清寂,黯然,惆悵,哀傷,似乎就是我對清明的代名詞。四月清明,在悲情氛圍下的陶冶,我不禁有種討厭清明的感覺。胸中總有種郁悶,難以呼吸的感覺。

清明的作文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好象是專為有些清明祭祖掃墓人心情的寫照。關于清明節之際掃墓,在我們鄉村很看重,但也有不三不四的說法:或曰攀龍附鳳,或曰裝腔作勢,或曰嘩眾取寵,或曰故弄玄虛,或曰弄虛作假……眾多掃墓活動中雖有我不恭維的情形存在,但我認為不能以偏概全,總體不失為一種民族文化傳統,至少是一方民俗,有她的積極意義之所在。

清明節也是家族眾人相聚的一次機會,在掃墓途中和掃墓勞動中,可以緬懷先輩的不朽功德,復憶先人的感人事跡,激發家族親情和諧,增強向心力;掃墓活動中也可分析先人之過,因為前車之鑒可為后事之師;掃墓活動中可以梳理后人踐行先人遺愿情況,小結成果和不足;掃墓活動中可以回憶先人的音容笑貌和做人處世風范,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掃墓活動中可以反省自己尊老愛幼言傳身教行為……當然世上沒有后悔藥,所以既戀死人更要顧活人,追佛祖不如敬活佛。昔時賢文上說:父母公婆是活佛。另外,爬山涉水野外掃墓也是一場艱辛勞動的體驗,眾多先人就是靠艱辛勞動養活一代又一代,如今還有不少今人靠艱辛勞動過日子,并為社會做貢獻。我掃墓的心情從來還真輕松不起來。

與年節和常日相比,我們家鄉掃墓祭品的特點是必有清明包子。清明包子的包皮用清明菜摻搓糯米漿,包芯以春筍、臘腸、豆腐為主料。清明菜的枝、葉長滿白色綿毛,喻有“孝”意;整個包子喻意:真心腸盡孝道。大多嫌糯米食的人不嫌清明包子,糯米食中我唯一喜歡吃的也就是清明包子了。我們這里把一個人清明包子吃得多些比作年長些,或經驗多些,或腦筋足些,或能力強些。人年長一歲,自然多吃一年清明包子;世人多吃一年清明包子,就多經一次掃墓的益處,自然德和才諸多方面都多長進一年。

活人住房方便即可,不必豪華;先人之墓有人祭掃則行,不必排場。先人之墓無人祭掃,則會被荒野淹沒,墓主人和其后人則會被人瞧不起,或被視為墓主無后。先人墓成后數年無人祭掃,或一直無人祭掃,變成了荒野,不能說一定是墓主無后,倒是墓主后人或多或少會被人瞧不起是真的,也是自然的。希望年年清明節之際,世人能花一點時間虔誠、文明地掃墓,使大好河山的清明花、文明花更加燦爛。

清明的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紛紛的細雨如期而至。淅淅瀝瀝、淅淅瀝瀝,仿佛在為亡人彈奏一曲悲歌。有了這雨,清明更顯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

今年的清明,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老家。家鄉的山山水水,依舊那么秀美,可是,故人已不在。我親愛的太公,終究離我遠去了,消失在了我的記憶中。想到這里,我心中十分難過,那些美景也黯然失色。

雨中,我們來到了太公的墳墓。那里,雜草亂無章。爺爺立即將雜草全都拔干凈,然后點香。淡淡的煙隨著風飄,直到消逝在灰暗的天邊。我眼睛一熱,似乎有什么液體要噴涌而出。太公,我們多久沒見面了?10年了,整整10年了。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們在思念著您;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們在等待您的回來……可您再也聽不到我們說話了,您再也不會回來了!淚如雨下,決堤了似的,止也止不住。

太公在世時和我在一起的一幕一幕,此時此刻又像放電影一樣出現在我眼前。我突然想起那天,天也在下著雨。太公手把手地教我寫字。那雙溫暖的大手,握著我稚嫩的小手,一筆一畫地教著我。可我呢,寫出來的線條總是歪歪扭扭,那么不爭氣。而太公,十分得耐心。只要我有一點點的進步,太公就微笑著夸獎我:“瑤瑤真厲害!”而我總是望著太公慈祥的臉,咯咯笑。終于,我完整、獨立地寫出了自己的名字,太公十分高興,抱起我轉圈:“瑤瑤好棒!”我笑得好開心……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在我隨著爸爸媽媽來到杭州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傳來了噩耗:太公去世了。猶如晴天霹靂,在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不能愈合的傷口。

“嘩嘩嘩”,雨下大了,雨聲把我從思緒中拉回到現在。我望著太公的墳墓,似乎又看見了太公和藹的微笑?!疤覀儊砜茨懔恕蔽疫煅柿恕N野岩恢悴逶谔膲炃?,放上一束潔白的花和一些糕點。太公,您在天堂過得好嗎?我們給您送吃的和用的來了!您想瑤瑤嗎?瑤瑤好想您啊,太公,為什么,您要丟下瑤瑤……

吹來一陣風。我雙手合十,閉上雙眼,默念,太公我愛你。好希望風能帶著我對太公的思念和祝福,飛向遙遠的天國,捎給太公。

雨,還在下。老天似乎也在流淚?!扒迕鲿r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斷魂雨。

清明的作文 篇8

清明那天,風很大。

刺骨的西北風凜冽的像一頭憤怒獅子緊緊伏地匍匐的席卷起地上的黃色紙片,肆無忌憚的疾速撕扯的刮到張揚在每個人頭頂上方灰蒙蒙的陰空,再哀傷的伏上空氣的重量,飄落下來,落得一地是傷,靜靜的服帖在即將融化的土地底下。

祖父生前為人善良,正直,為此從88歲那年老伴去世后,一個人獨自自食其力的活到了94歲,也算是多德多善的結果了,本來還可以再撐幾年了,可惜在同樣的一個雨天因為泥濘路滑,踩在懸崖邊上的采那林間的一叢蘑菇,不慎滑倒,順著坡面滾了下去,到底時還有意識,可是這里荒無人煙,于是沒人救治,就死在了那里。

死的那天,剛離清明還有9天,是我們發現給他家中打的那個座機沒人接時,才慌張的回了鄉。回到鄉時,所以的門還沒有鎖,那些圈中的豬和家畜全部沒了意識,只有一些雞抓破了倉庫中的米糧袋存活了下來。灶臺上還有一些冰涼發臭的飯菜,還有黑漆漆的燒到一半的木材堆在生火的那個洞中,堂屋里有一張桌子,上面還放著一卷皺巴巴濕潤的煙卷,然后桌邊還有煙絲,所有的一切都沒變。

后來,父母終于在坡上找到了躺著尸水血肉模糊的蒼白的祖父,弟弟嚇的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我的心里像糾緊了的繩套,繃緊得忘卻了呼吸。我一直盯著那個蒼白已經看似腐爛了的祖父,心莫名的悲痛至極,弟弟躲在我的身后,一直不敢正面的去看,悄悄的躲在我的腋下,朝縫隙外望去,然后不忍的閃開視線,然后再看,然后再避開……

因為祖父是最疼愛我們兩子的,從我斷奶到8歲,一直都是他跟著我的,然后弟弟在我2歲的時候也跟了過來,咿咿呀呀的每日每日夜的纏著祖父,要上一顆糖,就能靜靜的看著他坐在桌子邊的椅子上點了根煙,然后很享受的吸了一口,再緩緩從濃郁的胡碴中吐出一陣灰黑的翻滾的濃煙,微瞇小眼,耐人尋味的講一些超出這個世界的一切幻妙的故事。

我和弟弟的童年就是祖父給我們勾勒的輪廓,填上的色彩。

當我12歲的時候,弟弟才10歲的時候,父母大老遠的從城鎮回來帶走了我和弟弟。那天,我和弟弟悲傷的看著坐在椅子上望著我們微笑的祖父。

祖父,你也跟我們一起走吧。

不了,我老了。祖父深沉的說道。

于是就這樣,我們被帶走了,留下了剛剛90大壽的祖父獨自一人孤零零的在這偏遠的山溝里生活著,祖父望著我們走的時候的微笑,從此成為了我心底最隱隱作痛的感傷……

找到尸體后的當天,父親在鎮上買了一副棺材,叫著一伙年輕力壯的來到了祖父住了一輩子的土屋,用潮濕硬邦邦他蓋了這一生的被褥包裹著然后抬進了棺材,然后永遠的封閉在那個黑暗的木箱里,送葬在了土下。

那天,弟弟沒哭,我也沒哭,風吹干了我們的眼淚,吹得我們眼睛又干又澀,可是我們誰都不愿意走,挖土和放棺材和埋土立碑的時候,弟弟趴在了我的背上沉沉的睡了過去,而我,一直親眼的看著面無表情的父母們靜靜的做完這些事,在碑前作了三個揖后,就長揚離去。

后來,我再也沒有回去過了。

不知道,祖父,你在另一邊過得還好嗎。

清明的作文 篇9

時光匆匆,歲月如梭,轉眼,又將迎來那個讓我既難過又開心的清明節。清明節,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習俗,而我們那是吃清明果,掃墓,祭祀祖先。

既然要做清明果,那么剪艾草是必然的,回想以前,我會和爺爺一起在那條我熟悉得不能在熟悉的小路上剪艾草,弟弟和閨蜜就會在一旁嬉鬧,偶爾也來幫我一起剪艾草。而現在那條泥濘的小路早已變成了光滑而又結實的水泥路,爺爺也早已經不在了。路邊的艾草也被水泥覆蓋,要想在剪艾草,那就必須得要走好一段路才能見到艾草的蹤跡。難道人與事都是經歷不了風雨的摧殘嗎?還是我把所有的一切都想的太過美好了?

不知不覺間,爺爺已經離開我有六七年了,如今,我想要在和爺爺一起剪艾草,也只能是在夢中了??墒?,老天爺,你為何連我的最后一絲念想都要毀掉,自從爺爺走后,我做夢見過爺爺四回,難道是爺爺你在怪我嗎?所以不讓我夢見你。爺爺,不管是因為什么,我都要對您說一聲“對不起”因為,我答應您的卻從未兌現過,真的對不起,以后我會努力的,我會讓您原諒我的。

清明,即是一個懷念的節日,也是一個思念節日,而對于我來說,它不僅僅是讓我去懷念我的爺爺,還讓我對與閨蜜的見面而期待。因為閨蜜住的地方與我住的地方有些遠,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沒有機會見面,更別說玩耍了。所以,清明的到來,也意味著,她要來了,我們又可以整晚不睡覺,說著彼此說不完的知心話。

每一年,我都是既害怕清明的到來,又是最想要清明的到來,是不是很可笑呢?可是與我而言,清明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喜歡卻又害怕的節日。

又是一年春,清明到來了,路邊的艾草也都出來了,而我的思念與懷念也慢慢的飄了出來……

210154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