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谷雨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谷雨作文 篇1
關于谷雨節氣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并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谷米,后人因此把這天定名谷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在民間,陜西省關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史官。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出眾的倉頡,任命倉頡做了史官。他以結繩記事,國家大事記得清清楚楚,很受黃帝賞識。后來結繩記事日顯落后。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講述野獸的去向。倉頡深受啟發:“一個足印代表一種事物呢!”回家后,倉頡便打點行裝外出考訪。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來。依類象形,始創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動了天帝,當時天下正遭災荒,便命天兵天將打開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谷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
倉頡死后,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比藗儼鸭漓雮}頡的日子定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谷雨節”。如今,每逢谷雨節氣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谷雨作文 篇2
宋朝詩人范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里有兩句詩:“谷雨如絲復似塵,煮瓶浮蠟正嘗新?!币馑际?,谷雨時節的雨像絲線一樣細密,落在地上濺起飛塵。
谷雨,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雨生百谷,春雨細無聲,這個時節雨水會慢慢增多,是播五谷種雜糧的最好時節。和初春的春寒料峭不同,谷雨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了。一場又一場春雨過后,氣溫回升加快,人們可以脫下厚冬裝換上輕便的春裝。春雨滋潤萬物,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
初春就已經基本完成了播種的人們,在這個時節有“走谷雨”的習俗,指的是莊戶人家的姑娘、媳婦有事無事都要去野外“踏青”,意圖通過野外踏青走出一個五谷豐登、六蓄興旺的好年成。人們踏青回來后,煮一壺新茶喝一喝,新茶香氣宜人,喝下一碗沁人心脾的茶,一切的勞頓都沒有了。
為了乞求這一年五谷豐登、來年風調雨順,谷雨時節人們還有祭倉頡的習俗。倉頡是軒轅皇帝的史官,創造了象形文字,推進了社會發展,大大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有一年遇到了災荒,很多人家都揭不開鍋了,倉頡乞求上蒼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第二天,真的下起了谷粒雨,人們終于得救了。自此以后,人們在每年的谷雨時節,會舉行盛大的莊嚴的祭祀儀式,表達對倉頡的崇敬與懷念。
在這個預示豐收的好時節,除了喝新茶品新酒,還可以吃香椿。在谷雨時節適當吃香椿,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香椿既可以入藥,也可以食用,有健胃、理氣的功能。前兩天,爸爸買回來一把香椿,我和妹妹忙圍上去看,香椿的樣子和莧菜有點像,莧菜只是葉子發紫,而香椿的根部和葉子都發暗紫,還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聞一聞覺得很清爽。爸爸說中午吃香椿炒雞蛋,我們一起把老桿和老葉擇去,然后用清水沖干凈,接著在煮開的鍋里焯一焯,焯過水的香椿有點發黃,撈出來瀝水后,爸爸把香椿切成小段。我拿出三個雞蛋打在碗里,攪拌好,爸爸把切好的香椿放進去,雞蛋和香椿一起又攪勻,放了一點鹽。爸爸在炒鍋里把油燒熱,倒入香椿雞蛋液,稍微翻炒了幾下,就出鍋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新鮮的香椿葉還可以煮茶,有提神醒腦的作用呢。
吃香椿炒雞蛋讓我知道了谷雨這個節氣。疫情期間,我們不能隨意外出去踏青,但我祝愿祖國風調雨順,早日渡過難關,繼續繁榮富強!
谷雨作文 篇3
春風總是姍姍來遲,到了山中野菜最鮮嫩的時候。勞動人民享受著大自然最新鮮的饋贈。
雨生百谷,世界歷經一個冬天的休養,也恢復了那生機的模樣。在土壤疏松的土地里尋找芽葉肥碩的艾葉,細嗅那干凈新鮮的土壤。不同的時節,這片土地都有對世界最好的回報。每一棵植物都種植著自然規律的信息,向人民訴說著時節的變化。
中國的24節氣與自然為伍,與時間賽跑,與土地融為一體。為土地播種下最新鮮的種子,開始萌芽,生長,結果凋謝,開始與又一個春夏秋冬,相伴而行。追隨著中國農田無農藥的自然農法,無為而治。讓植物與食物自然生長,讓自然的調節,恢復最自然的農耕方式。
沒錯,播種,就是對生命重生最好的解讀。
也許曾經記憶中的傳統會慢慢消融。而記憶中的味道,永遠縈繞在心頭。春天的時候,清明節的到來,讓人們忙活起來,人們祭祀神仙祈禱豐收,用最傳統的方法和材料回饋自然的無私。
在煙雨如夢的江南水鄉,尤其是江浙一帶,每逢清明時節,不論是下地干活的老百姓還是外出在外打工的青年,不變的是他們總要做一種食物——青團子。人們會用它上墳祭祖、饋送親友,或留下來自己吃。在清明節前幾天,常??梢钥吹胶⒆觽兪掷锾嶂窕@,來到野外,去田地里去尋找艾草。這個時候的艾草是剛剛萌發出來的艾葉。采用清明前的艾,來制作青團,是最鮮美不過的,顏色也非常翠綠,而且這個時候是一切植物最最嫩的時候。孩子們把這些可以吃的野草采回家交給大人。
正在家中干活的大人,等待孩子們歸來,首先先將艾葉洗干凈,再將新鮮嫩綠的艾葉,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鍋,放在鍋里將其煮爛,入鍋中煮沸,除去淡淡澀味,留下濃濃清新,在爐灶下添柴,在家里鍋中加入少量鹽,看著熱氣漸漸升騰,“咕嚕,咕?!钡穆曇舯闶强熘蠛玫臅r刻,看著水變成碧綠的一團綠色纖維,然后漂去浮沫,再揉進糯米粉,和著糯米粉做成呈碧綠色的面胚。
將其做成小塊,按扁包入豆沙餡兒,等餡料,捏攏收口,搓成圓球既成青團身胚。在鍋中,放入刷油的蒸屜中。約蒸15分鐘在青團上涂些芝麻油,點綴。靜靜等待,青團的成熟。
艾草消火抗菌除寒除濕,小麥草的汁去油解膩降火。在小雨紛紛的清明節,來一只翠綠的青團,便是春天的味道了。
清明食俗是伴隨著清明祭祀活動而展開的。在清明時節,家家要準備豐盛的食品。在毛毛細雨中,前往本家祖墳上祭奠,完成一系列的傳統習俗,才算祭祀完畢。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將領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
然而沒有抓到李秀成的清兵并未善罷甘休,于是為了尋找李秀成在整個村子周圍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藏匿李秀成。一路上,清兵在村里竄來竄去來回尋找,不停地打探消息,尋找李秀成,讓村民們戰戰兢兢,使得村子的氛圍十分緊張。
那位善良農民在想辦法,帶什么東西給李秀成吃時,心想:飯做好做好了也送不出去呀,想個什么辦法呢?他正走著走著,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他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深綠的顏色。他頓時靈光一現,計上心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凈煮爛擠汁,不一會兒艾草煮熟,揉進糯米粉內,做成米團子。
蒸出來青綠色的團子后,他抓來一大把水草,裹著青團子,放進秧擔,就的挑著出了村。然后把青溜溜的團子放在青草里,伴隨著毛毛細雨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帶著斗笠遮住臉,等他們走后,連忙從田里撈起一個青團子,擦去表面爛泥,將青團全部吃完。于是,他一邊犁田,一面撿青團子吃。等到天黑,肚子吃的飽飽的,就悄悄摸過清兵的哨崗,安全返回了太平軍的駐扎陣營。
青團又香又糯且不粘牙,是一種極好的食物。后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御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據說從此以后,每到清明,江浙一帶的老百姓總要做青團子吃,這也漸漸地也成了一種習俗。
此清明遇雨而作也。游人遇雨,巾履沾濕,行倦而興敗矣。
谷雨作文 篇4
詩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谷雨茶,是谷雨時節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溫度適宜,雨量充沛,使得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茶味也鮮活,香氣怡人。谷雨茶除了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的或一芽兩嫩葉的。一芽一嫩葉的茶葉泡在水里像展開旌旗的古代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谷雨茶與清明茶同為一年之中的佳品。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采茶的時節:“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惫扔晔遣刹璧臅r節,民間諺云:“谷雨谷雨,采茶對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習,喜愛香茗的文人雅客有諸多詩句詠之。唐昭宗時戶部侍郎陸希聲《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p>
江蘇紫砂陶都宜興古稱陽羨,陽羨的茶在唐代為上品,谷雨前所采之茶更為名貴,故作者在摘煎時也不能不懷著珍惜的心情了。唐代僧侶有飲茶風尚,晚唐著名詩僧齊己留下了三首與谷雨有關的茶詩,其中一首是《謝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痹谳p霧如煙的茶叢中,翠綠鮮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將晚時,還未采滿筐。盡管谷雨佳茗難得,但詩人還是迫不及待地招來鄰院的客人品新茶。
谷雨茶,經過雨露的滋潤,營養豐富,香氣逼人。喝起來口感醇香綿和,對人的身體特別好,通全身不暢之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防病氣、以茶養生氣?!渡褶r本草》一書早有記載:“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
清明茶,細嫩品質好,但兩三泡之后,味就變淡了。而谷雨前采制的茶,泡起來雖然湯色有些混,但騰起的綠茶舒身展體,鮮活得如枝頭再生,染得春光盈眼,且茶香濃郁渾厚,久泡仍余味悠長。啜一口,頓覺縷縷清香溢出,塵世間的浮燥和功名利祿皆散去。所以,愛茶懂茶之人常把谷雨前采摘的茶珍藏起來。
谷雨時節,沏上一壺谷雨茶,伴著輕音雅樂,看茶煙聚散,見茶湯嫩綠。佳茗清醇,香遠溢清,茶池盞畔,幽若山林。茶之品、茶之性、茶之韻,盡在這谷雨茶之中。于是,眼前一片淡泊明志,心中無限寧靜致遠……
谷雨作文 篇5
歡聲笑語中,太陽黃經到了30°,4月20日,谷雨來了。
谷雨,雨水生五谷的意思。這時候雨水較多,滋潤大地,五谷得以生長。恰好今年的谷雨是漫天的雨點紛飛,像一個個小精靈似的向人們訴說著“谷雨來了……”
說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年前的養蠶之旅?!肮扔晡鲙损B蠶。”這是一句關于谷雨的諺語。我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成長的過程。
不久之前,我在街上看到了一樹雪白的梔子花,心不禁一顫。谷雨時節是梔子花盛開的時節,似乎是雪白的顏色,但仔細一看,卻是粉白中透著淡淡的鵝黃。多美??!
雨過山村
雨里雞鳴一兩家,
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
閑著中庭梔子花。
真是一首美妙的詩歌!雨是寧靜的,早晨是寧靜的,山村是寧靜的。一兩聲雞鳴,山村醒過來,婦姑忙著浴蠶,兩個人說說笑笑,親親熱熱,農忙世界啊,她們沒有閑暇欣賞梔子花,梔子花卻有的是時間欣賞這雨后的山村。
在梔子花純潔的花朵與它芬芳的氣息中,我們走過了寧靜的谷雨。
谷雨作文 篇6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我們唱著二十四節氣歌,開啟了一堂特別的課——“雨水落 百谷生”。我們跟著老師了解了谷雨節氣文化。特別難忘的是課堂上老師讓我們品嘗了谷雨茶的味道。
陳老師給我們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些茶葉,讓我們仔細觀察。茶葉靜靜地躺在杯底,它身穿墨綠色的外衣,看起來干巴巴的。我拿起一片輕輕一捏,它就碎了。我把鼻子湊過去聞了一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撲入我的鼻中,讓人心曠神怡!
陳老師給我們裝茶葉的杯子里注入剛剛燒開的水,茶葉就像受了驚的小魚一樣到處亂竄,隨著水的旋渦往上升,杯子里好不熱鬧!小小的茶葉漸漸舒展開來了,像舞蹈演員一樣在水中轉圈,為我們表演。不一會兒,扁扁長長的茶葉或疏或密,散臥在杯中。清澈透綠的茶水芳香明麗。撲鼻而來的淡淡香氣,讓我迫不及待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哇,有一絲淡淡的苦味,嗯,細細品味,還有一點淡淡的甜味,味道還不錯哦!緊接著,我又抿了一口,茶的清香氣息在我口中散開,但并沒有消失,久久回蕩在口中,在心間……
我一口一口地品著,完全沉浸在這濃郁的茶香之中。
谷雨作文 篇7
今日谷雨。谷雨是晚春的最后一個節氣,過了谷雨,就立夏了。
春雨是從潤物無聲、風暖煙霏、煙迷濕重,再到檐上颯颯瀟瀟,有了聲響的;清明前,那雨都是極無氣力,微風就能牽動,雨絲隔了柳條青。清明過后,落紅似霰,那雨就染了桃花紅、梨花白,寂寂花飄紅雨。待亂紅飛過秋千去后,谷雨一到,雨不再煙迷,完全是清晰雨滴,清朗顏色了。王維的“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是特別誘人的描繪,攀墻漬。到立夏后,柳色便老了。
從春到夏,是雨氣越來越壯的過程,夏便是壯。春氣弱,春云薄,春雨因此是霏微、連綿的;到夏氣重、夏云濃,雨點就會越來越大,雨勢也就越來越急,來得快,去得也快。谷雨是春之告別,因此谷雨中已經沒有了陰柔氣息,完全是純陽的青綠,谷雨因此才是沐浴五谷的生養之雨。春風風人,夏雨雨人,風是教化,雨是潤澤,谷雨是夏雨的前奏。
谷雨時節綠萍生。古人說法,萍是楊花所化。楊花雪落,飛絮漫天,隨風飄入道洞核之中,化為浮萍。這樣的意境,在杜甫的視野里,就變成“楊花雪落覆白萍”。蘇東坡寫飛花,則是“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贝皶詠碛赀^,遺蹤何在”,已是“一池萍碎”。
墜絮孳萍。萍初生如粟,荷初生如錢,萍點荷錢滿池,喁喁魚闖萍;池塘湖面便都有了生機,這端青蒲叢中,蒲心出水鳧雛鳴。膠膠,綠萍池沼絮飛忙;鳧是野鴨,是紫鴛鴦;那邊春雁隱舟,舟出沒處,已添無數鳥,爭浴相喧、裊枝翻翠羽、濺水躍紅鱗。再有碧眼一抹白鷗飛破,那綠萍轉眼就靡靡滿池,漲斷了蓮舟路。肥綠萍面,紫紅葉背,葉下有根為白須,是游魚的樂園。青萍吹轉,紫蒂逐波,所謂“鳥弄桐花日,魚翻谷雨萍”;此時岸上桐花到處飄逸甜香的紅粉,草色已經拖裙。湖光迷翡翠,草色就醉了蜻蜓,而蝌蚪爬上岸,已經都變成潛伏在蒲徑中的青蛙,農事已經在蛙聲里了。
春是青鳥銜來,春將歸,青鳥就要銜著紅巾飛去了;此時鶯聲已老,林野間已經有了熏風,春筍已經長成新篁,在搖動翠葆了。夏到來前,殿后之春花,惟有牡丹熾熱,以姚黃魏紫,開作群芳主。芍藥依檻襯托之,紅燈爍爍,紅笑笑不休,還有薔薇,爬成滿墻滿架;紅藥詩中,我最喜歡韓愈的“欲將雙頰一紅,綠窗磨遍青銅鏡”,是眺望。牡丹零落之后,就剩芍藥約荼蘼留客了,一到荼蘼花事了,就意味著一春將盡。剩紅殘白,苦守僅一分的春色。
谷雨的三候分別是,萍生,鳩鳴,戴勝落桑。
“鳩雨催成新綠,燕泥收盡殘紅”,這是陸游詩。谷雨時節的“鳩”是指催種的布谷鳥,“鳩”的含義中有“安”:口糧是生存之本,所以春鳩要催種,耕種了才“安”。谷雨時節,布谷聲聲催種,也正是種子四處飛舞、游蜂舞蝶四處搜集花粉的季節。此時,北方已經麥苗青青,榆樹結滿了榆錢,風吹榆錢落如雨,繞林繞屋來不住。南方則秧田如鏡,蠶豆已經滿夾,田野里到處飄飛著蒲公英的種子。在飄飛的榆錢與蒲公英種子的遠處,柳暗桑,杜宇傷春,已經飛走了。
可惜是,布谷鳥催種,舊時莊稼只種一季。播種后,只有夏三月可憐的生長期;辛棄疾寫此時:“春雨滿,秧新谷。閑日永,眠黃犢”,牛犢還在懶散地休憩呢;而現在,無論北方的麥還是南方的稻,早已是一年兩季或三季了,現今布谷鳥美妙的催種,已經完全變成春即將結束的警告了。
而戴勝,勝,勝出,本是頭飾,《山海經》中說,西王母“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郭璞的解釋是以玉為勝。戴勝因此是一種頭上有冠的鳥,晚唐詩人賈島對它的描繪是,“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說明其冠有斑點,羽毛黑白相間;王建對它的描述是,“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說明紫冠上有斑點,羽毛是褐白相間。戴勝鳥這時落在桑樹上,是因為“春林暖雨飽桑蟲”。這是明代僧守仁的詩;它此時落在桑樹上,蠶始生。
農歷三月因此稱“蠶月”,蠶禾決定著農耕社會一年的生養:“春不奪農時,即有食;夏不奪蠶工,即有衣。”自此,“蠶月R絲路,農時碌碡村”,農忙時節到了。
谷雨作文 篇8
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隨著氣溫升高,“鳴鳩拂其羽,布谷鳥鳴叫”,鳥兒們的行動十分活躍,谷雨是這些大自然的精靈歌唱的時節。
我先來說說谷雨時節紛紛遷徙而來的白鷺。在寧波大學的水杉林子里,數以百計的白鷺在這里棲息,它們像連接水陸的天使,在甬江畔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郭沫若先生曾經寫過:“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白鷺文質彬彬、風度翩翩,像優雅的紳士,它們身體修長、身姿優美,潔白的羽毛纖塵不染,它們的長喙尖尖的,脖頸仰得高高的,腿腳細長卻有力,它們的動作從容不迫,不緊不慢,它們站在那里,周邊的喧鬧熙攘都像散開去了一樣,有一種空曠安靜的氣質。白鷺有很多美的姿態,有的靜靜地站在樹頂上,有的悠然地在林子里散步,有的快速穿梭著飛過枝丫……暮春美麗的景致因為有了它們一下變得生動起來。我最喜歡去夕陽西下的甬邊看白鷺,薄薄的余暉灑在江面上,也落在白鷺潔白優雅的身姿上,它的兩個寬大的翅膀緩慢地鼓動飛翔,兩腳向后伸直,兩只眼睛警覺地盯著江面,看到有魚蝦出沒,它們便會一個俯沖下來啄食,起飛降落、掠過江面一氣呵成。
谷雨說鳥,肯定少不得布谷鳥,它的學名為大杜鵑。古人有詩云:“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種管事諸多”,“布谷聲中雨滿犁,催耕不獨野人知”,催耕的布谷鳥“kuk-ku”叫的時候,正是南方水稻田平整灌水播種插秧的時節,這清亮的聲音一次次響起,重重疊疊撞進正在勞作的百姓耳朵里,和播種的希望一起落在起苗的稻田里,可不就是“布谷-布谷”的意思。布谷鳥個頭不大,飛行急速,喜隱沒,所以我們常?!爸宦勂渎暡灰娖湫巍?。我在科普書的圖片里看到,布谷鳥其實是一種特別樸實的鳥,它身上的顏色不是灰色就是褐色,再就有一些白色的斑點,與優雅的白鷺完全不同款。布谷鳥還有有趣的巢寄生行為,自己不做窩,不孵卵,把產的蛋放在畫眉、葦蔦的巢窩里,讓這些鳥替自己精心孵化,正沒想到“鳩占鵲巢”的懶蟲竟然是勤奮催耕的布谷鳥。
“雨頻霜斷氣清和,柳綠茶香燕弄梭”,沒錯,我想跟大家繼續說的下一種鳥,是這個時節名副其實的“勞動模范”小燕子。很多人描寫過小燕子的俏皮可愛,譬如鄭振鐸先生,他曾寫到:“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小燕子就像暮春時節的音符逗點,楊柳、電線桿、檐頭、廊前,它小小的身體一停駐,就留下一串音符。小燕子也許是大家最喜歡的鳥了,不僅因為它們是益鳥,還因為它們跟人類最親近。它們的家就按在我們的家門口,它們一點都不怕生。我住在老家的時候,梁上的燕子窩里孵化過三只小燕子,我常常仰著腦袋去看它們。杏黃的小嘴巴張得大大的,嗷嗷待哺,燕爸燕媽常常銜著蟲子回來,三個小腦袋爭先恐后地爭搶,等大一點了,它們就會探出腦袋來,我跟它們說話,它們嘰嘰喳喳地叫,好像在說:“喂我、喂我,讓我快快長大”。農家把燕子看作“吉祥鳥”,大概是它們銜泥筑巢、生蛋孵卵、養兒育女的忙碌情景,透著一股子生機勃勃的勁頭,看著它們,自己的精氣神也就提上來了。
每天早上從鳥兒婉轉動聽的鳴叫聲中醒來,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選擇谷雨這個候鳥歸來的時節說一說鳥,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愛鳥、護鳥,你愿意和我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