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清明作文 篇1
昨天,下了一夜的雨。仿佛天公也知道今天是清明掃墓的日子,早早再現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情景。
我的老太太去年9月15日,因心肺衰竭醫冶無效,與世長辭,終年92歲。9月17日遺體告別儀式后,我們把老太太安葬在香山公墓。按照蘇州的習俗,我們在正清明日給老太太掃墓。
九點半,我和爺爺奶奶乘著爸爸的車,艱難地駛向香山公墓。一路上,車流如潮,掃墓的車輛一輛接著一輛,排成條條長龍。車輪帶著人們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和緬懷,緩緩前行,人們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
終于進入了墓區,停好車后,我們順著臺階,拾級而上,來到老太太墓前。這里是老太太與老太公的合葬墓。奶奶曾經告訴過我,老太太和老太公70年前是新四軍的戰友,后來又一起在蘇州地區和吳縣工作?,F在,他們又一起長眠在這里。墓碑旁兩株蒼勁的柏樹像是威武的衛士,守護著為建立新中國和建設新中國奮斗一生的兩位老戰友。
墓碑上的黑字剛剛描過,墓碑前還擺放著鮮花,我知道奶奶的姊妹已經來看望過兩位老人了。我走上前去,把帶來的鮮花獻上并給老太太和老太公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帶去我對他們的敬佩與懷念。接著,爸爸、奶奶和爺爺分別走上前去鞠躬致哀。接著,我把從鮮花上掰下的花瓣灑在墓碑前,讓美麗陪伴著兩位老人。
告別了墓區,已近中午。在太湖大橋畔午餐后,我們踏上去浙北踏青之路。一路上,我的腦海中翻騰著的都是和老太太在一起的往事。
老太太最歡我。我出生時,老太太已經82歲。她高興得一個人登上4樓來看我。二年級時,老太太在我們家住過一段日子。她教我讀報,教我做口算,和我下象棋,給我講英雄人物的故事、講自己戰斗的往事。之后,我每次去舅奶奶、舅爺爺家看望老太太時,她都會拉著我的手,問我學校生活,囑咐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去年年初,老太太第一次搶救之后,聽說我又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區道德十佳,她高興地給我發了獎金……
追思的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眼前浙北莫干山脈的青山與香山公墓的翠綠連成了一片。這時,告別大廳懸掛著的一幅巨幅對聯再次映入我的眠簾,“終生執著追求事業風風雨雨七十二載”“一身正氣嚴以律己子子孫孫代代承傳”,這是老太太一生奉獻的寫照。緬懷老太太,我就要要繼承她的遺志,認真讀書,坦誠做人,像老太太一樣,用自己的一生寫出一個正直的“人”!
我想告慰老太太的是:去年10月我被評為蘇州市陽光少年,今年我又被評為蘇州市小學閱讀之星,我懷念您的小詩《望星空》獲區小學生詩歌比賽二等獎。
愿清明的風兒把我的思念帶到遙遠的天邊,送給我的老太太,讓她聽到到我童年的腳步,看著我成長,看著她那轟轟烈烈、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傳承在我們這一帶人的身上,看著“中國夢”最終的實現!
清明作文 篇2
1月27日我們全家來到了外祖母家準備在這里過年。
晚飯后,外祖母從冰箱里拿出一大盆青草一樣的東西,聽外祖母說這是在清明節時去山上采來的一種叫“青”的植物,外祖母將青放入大鍋里煮。20分鐘后又倒入一些白白的面粉,然后在鍋里將青和面粉進行不停的攪拌。又20分鐘過去了,只見鍋里的青與白面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綠面團。
外祖父將它取出鍋放在桌子上,這時我和奶奶、爸爸都圍到桌子邊,陣陣“青”香聞撲鼻而來。奶奶將面團搓成一個個小青團,然后爸爸用搟面棍將小青團搟成一張張青皮,再用碗和小刀扣在青皮上劃一圈,這樣一張張圓圓的清明果皮就做好了。
外祖母和奶奶在清明果皮里包上咸菜、肉、筍還有豆沙。接著外祖母就把包好的清明果下到鍋里蒸。一會兒的功夫就可以吃了,看到這一個個月亮型的清明果,我不知不覺流出了口水,一口氣吃了三個。大家都開心極了。
清明作文 篇3
爸爸說清明節我們一家要出去旅游,聽到這個消息我興奮不已!
第二天下午,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杭州市大明山。到了那兒,我們取完了票,就向這座大山進發了。剛進大門就看到有許多人在排隊,我非常好奇,就問了一下別人。原來還要坐公交車上去。于是我們坐上了公交。這么陡的山路,沒想到司機也能開得這么穩,這司機真不是蓋的!
到達目的地了,我立刻斗志昂揚。剛看到上山的臺階,我就沖了上去。幾分鐘過后,我就不行了。果然我的體力還真是差勁。于是我就走了一個多小時??删退闶亲?,我也快支撐不住了。剩下的路,全部都是我用毅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這普普通通的每一步,都是我拼盡了全力,才到達了半山腰。(只有爬過山的人,才知道這種不一般的感覺吧?)
現在已經走了一半的路了,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一定要爬到頂!我咬緊牙,握緊拳,一步一步向上攀登終于我爬上了山頂!1400多米的海拔??!1400是個多么巨大的數字??!這里面的每1米、每1分米、每1厘米,甚至每1毫米,都是我用汗水一點一滴走出來的??!
從頂峰往下望,多美的風景?。《嗝磸V闊的大地!如果沒有我的汗水鋪路,又怎能感受到這無限的風光??!
這次爬山,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因為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成功!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給我的印象經常是一片濕雨。
前幾日還是春光明媚,柔風拂面,只是到了清明那日,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便會風狂雨恣,或是細雨綿綿,清冷地直滲入骨縫。
即使如此,煙雨迷蒙的山野中,泥濘難行的小路上,仍會有頂風冒雨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孤身一人,珊珊獨行。遠山隱蔽在山霧里,近樹籠罩在孤煙前。偶爾會有昏鴉的悲啼,雨絲絲縷縷,風盡吹著心底的哀愁。
一抬眼,墓地已然立在眼前。亂草覆蓋了青碑,野花或紅或紫,零星點點,紅的凄涼,紫的幽怨,伸手拔去亂草青藤,已是泣聲連連。不忍把野花集中在墓前,還是讓這里有些生命的感覺吧。燒上一把紙錢,擺下幾杯清酒,酒滲入土中,紙錢化作縷縷青煙,除了濕漉漉的一切,竟也無語凝噎。
風凄凄,雨濛濛,一片荒涼,一片凄迷,一片死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詩句,此時此景,更顯得哀怨與憂傷。為什么會斷魂?因為“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痹跄懿话加朴疲槊烀??
今年春來得晚,本該是楊柳吐綠,卻天陰風冷。
清明前幾日,還有些春寒料峭,厚重的衣服裹得自己心似乎有些麻木了。突然說要放清明小假,才突然驚醒,原來清明悄悄地來了。
山,還是往日的那座山;路,也是曾經的那條小路;人,仍是心懷悲傷的那個人。
可是這個清明,實在是個晴朗的好天氣,春天的感覺溢滿心頭。一路上,柳枝隨風輕揚,楊樹的葉子泛著嫩綠,鄉間的麥田猶如一片片綠色的海洋,蕩漾著綠色的波紋,油菜花黃燦爛熱烈,杏花如雪,桃花如霞,高大的梧桐竟也趕著盛開了一簇一簇的桐花,淡紫得優雅委婉。
花香彌漫山野,蝴蝶翩翩起舞,鳥兒清脆吟唱,仍是那座清涼的墓碑孤獨地站立。
俯下身來,輕撫墓碑上再也熟悉不過的名字,小心地放下懷抱的花束,潔白的花瓣,淡雅的幽香,還帶著清晨的微露,就這么靜靜地坐著,靜靜地回憶著,低語呢喃,訴說心聲。
然而,今天無淚,心里充滿了安詳與恬淡。
或許是因為這個清明無雨,與你共享的不是清酒,不是紙錢化作的縷縷青煙。我想你也是這樣吧?那里今天也是陽光明媚,生機盎然吧?聞到了這幽幽的花香了吧?聽到了我心底的聲音了吧?感覺到了我的微笑了吧?
生與死其實就是近在咫尺,心的生才是永遠的生,心的死就是徹底的死了。
清明無雨,我想是因為被愛風干了憂傷吧!即使永無見面之日,愛總可以穿越時空,穿越黃土,互相傾訴心中的掛念。
如果清明的雨是存活塵世的人的淚,那么清明的暖陽便是離我們而去的親人朋友的微笑。
所以,微笑吧,拼起破碎的心,將懷念置放于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沉淀與最最深的底層,回憶不再成為生活的負擔,讓春天永駐在心里。
清明作文 篇5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風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風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作文 篇6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時。每年這個時候光景,我總會想起我那已故的祖父。
他有著端正闊大的鼻子,厚嘴唇,一雙明眸眉清的眼睛,蒼蒼的白發,看上去挺高大威武。他是一位退休多年的教師。
他是一個既和藹,但卻在日常生活中對我及其嚴厲的人。他要求我從小就得培養學習興趣。從我四歲時開始,他就天天教我背唐詩宋詞。印象中,我背的第一首詩是“詩仙”李白寫的《靜夜思》,詩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祖父教我讀完后,便滔滔不絕、語重心長地說:“這首詩是李白在外面思念故鄉時所做的一首詩。在外面待久了,總會想起自己的故鄉,想起故鄉的親人。我以前在外求學,剛開始,當地的人文歷史和優美景色都很吸引我,總覺得別有一番風味??扇兆泳昧?,卻愈發想念記憶中的故鄉,想念老母親做的飯,想念我那左鄰右舍們。這時才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才是最珍貴的?!?/p>
起初,我不太理解祖父說的這番話,總覺得哪里生活不是生活。但現在我也在外求學了,我才真正明白祖父說的那番話。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的,每到節日,我就愈發想念我的故土,想念我那些兒時的玩伴。
除此以外,祖父還教會了我許多人生道理、生活經驗,分享了他的許多人生故事。他還要求我每天花半小時來閱讀,堅持每天寫日記等,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衛生習慣。謝謝您,祖父,謝謝您的嚴格要求,才有現在勤奮好學的我。
祖父不僅是個既嚴厲又和藹的人,還是個老實敬業的人。
聽祖母說:“三十多年前,祖父開始了自己的教書生涯。因刻苦工作,老實做事,不久就被推選為副校長。在當時的年代里,老師的工資很低,祖父擔心教師們因工資低而無心教書,便賣掉了家里的一些貴重的財物,將賣來的錢財作為工資派發給教師。以此鼓勵教師們認真教書。
祖父在的時候,常常教誨我說:“做人要誠信,做事要踏實,學習要刻苦,工作要盡責。”這既是他對我的要求,也是對我的期望。祖父,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謹記您的教誨,砥礪前行。
祖父不到古稀之年就去世了,也許是積勞成疾吧。祖父,愿你在那邊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