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秋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立秋作文 篇1
立秋時,我獨自一人站在院子里的梧桐樹下,周圍的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盛開著,秋風習習,一片枯黃的梧桐樹葉在我眼前翩翩落下。
這是我今年秋天見到的第一片落葉,我彎腰撿起了它,望著它,我想了許多:在過幾天,我就要踏入中學的大門,成為一名初中生了。我與培養我六年的母校離別了,與朝夕相處六年的同學門分別了!就像這片落葉一樣,離開了它賴以生存的“母親”,化作養料,開始新的生活。樹葉,黃了;花兒,謝了;同學,別了;班級,散了;我何曾不想再與同學聚一聚,再去母校學習,玩耍。秋天的第一片落葉喚起了我對母校懷念,引起了我對同學的思念。不知不覺我的雙眼濕潤了,我小心地拿著這片落葉,把它拿回了家。
夜晚,我借著柔與的月光,望著這片樹葉,看了很久,很久……
立秋作文 篇2
雨,淅淅瀝瀝,清清冷冷。立秋到了,葉,一片片變黃。一陣風襲過,年老的葉子身子相碰撞,發出沙沙聲,輕輕飄落。世界一片死寂。漸漸地,一種清冷、惆悵在空氣中彌漫。
萬里悲秋常做客,冷雨微寒、瀟瀟雨幕,秋天,是個多么傷感的季節。秋葉,如同一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年輕的時候它是如此精力旺盛、強壯有力,而今已衰老,即將被寒風朔雪無情拍打,爾后凋零,如同幸福一點點消失,時光一點點流逝,生活到了盡頭,時間啊,真是一去不復返!
又是一陣風起,秋天的葉子飄飄揚揚。猛然一看,黃綠橙黃,飄落如蝶般,煞是美麗。葉,原來到生命的最后,依然會呈現出最美的姿勢,它依然如同宛若跌落凡塵的精靈,曼舞輕歌,卻又縹緲無著。落地擲地有聲,與地融為一體,化作一絲灰燼,飄往天藍色的彼岸安息。
這不也是立秋的美嗎?
早在立秋,我們班的運動員們就進入了校運動會備戰狀態。要放松心態,不要有心理壓力教練常對我們說。其實根本就不用有壓力。因為在這愜意的季節飛奔,是最好不過的。瞧??!沖在最前面的白同學,那動作的舒展度,也是沒有人能相媲美了;身材矮瘦的杜同學,雖然個矮,但他步法矯健、奮力奔跑,也在隊伍的前頭,那位……
呵!運動中的快樂,運動后的收獲,這都是立秋里滿滿的收獲!
立秋,不一定是個凄凄涼涼的季節呢?它是一個收獲頗豐的季節嗎?在立秋,果樹散發出來的清新味道隨著風兒飄去,飄大地,觸發人們的無盡遐想,讓世界變得香甜一片。沿著光陰的脈絡,可以看到金色的馳騁,綠色的暢想,還有歲月點綴的萬千色彩,都在瞬間競相綻放。
立秋,它有著古藤老樹昏鴉的意境,也可以是一種生命的涅槃,那蕭蕭落下的,不是落葉,不是離棄,是命運里高八度的音符。
立秋,像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永遠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與歡欣。
立秋作文 篇3
節令到了立秋,天地間的一切,似乎一下子透明起來,透明在缽滿盆溢的翠碧之中。幾場透雨,風兒斜奏著涼爽的曲子,拂過悠閑的云朵,掠過頑皮的星星,簇擁著澄澈的心情,把一個透著羞澀的豐滿,推到我們的眼前。秋天,也就扭捏著綽約,羞答答地站在了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在豐韻里陶醉。
按時節,立秋后是初秋的,四野里無際的蔥蘢,全然遮擋不了白天的燠熱,不輸于夏日的燜燥。而我的朋友,卻偏偏喜歡了這樣的季節,把這初秋叫做了淺秋,這,也該是朋友心中的詩意吧。還別說,那滿目的綠意盎然當真把我的目光絆惹的時候,心里還就真的感受到了朋友那活潑潑的詩意。
淺秋的詩意是誰先知曉的呢,該是那些徹夜呢喃的蟲兒吧?我想是的!
縷縷的風兒掠過樹梢,一點點驅趕著夏日悶熱的時候,秋蟲兒干澀多日的喉嚨驟然清爽起來,如水的柔情忙不迭在四下里流溢,不等斜陽落山,先把一片清輝灑在裊裊炊煙里,潑在醉人的晚霞里,此起彼伏,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秋蟲兒自自在在臥在草叢里,吮吸著渾圓的露珠兒,淺唱淡吟,優哉游哉。旭日活潑潑升起一桿子高的時候,薄薄的晨霧才羞澀的散去,累了一宿的秋蟲兒也就歇了下來。
秋蟲兒,只是一個夜晚,把個淺秋唱的風姿綽約,鮮明透亮。
朋友心里詩意的淺秋,或許就是秋蟲兒淺唱里的初秋,那般的清純,那般的溫馨,充滿暢想,流淌靈動,而從朋友的心里,從秋蟲兒的吟唱里,我倒是感覺,那淺秋不是用眼睛看的,也不是用耳朵聽的,而是需要用鼻腔深深的呼吸,才能真正感覺得到的。
不是嗎?星空像被遺忘的詩行,秋月清涼如水,坐在鄉下的一塊地頭上,深深地吸上幾口氣,滿腔滿腹霎時都是一片秋蟲兒的呢喃。那淺秋,一下子就變成了腿腳上涼絲絲露珠的撫慰,舌尖上還沾著泥土的清新的大蔥的辛辣,鼻息里是能掐出水的剛出鍋的玉米棒子的清香,耳廓里呢,到處都是莊稼巴嘎巴嘎拔節的歡暢。
這般詩意的淺秋啊,只能是在鄉下的田間地頭才能呼吸到的,或者說,是田間的泥土的氣息,讓我真真切切呼吸到,淺秋,在羞澀里醞釀著孕育的胎動,靜候旭日勃發,分娩,收獲。那詩意,在我的心里,就是喝一口清淩的河水,捋一把蔥葉嚼的嘴角流著綠綠的汁液,鼻腔到眼睛,則是通透的順暢;而淺秋的胎動,在我的心里,就是一節節拔高的玉米和漸漸紅潤的高粱的臉龐。
林語堂是愛著初秋的,他是深深愛著初秋的喧氣初消,愛著初秋的月圓,愛著初秋的肥蟹和皎潔的桂花的。不知道林先生是否也是喜歡著初秋那激情過后還透著羞澀的成熟,我只是感覺,在林先生的眼里,他是真的偏愛著初秋熏熟的溫香的,而這熏熟,恰恰是我和朋友一樣喜歡的淺秋的詩意,或許,就是秋蟲呢喃著的大地漸趨豐滿的孕育的羞澀之美了。
我是一直喜歡把秋天比作父親的,曠達,淡然。細細琢磨,朋友那么喜歡把初秋喚做淺秋,還真是詩意的很。忽然一下子感覺到,秋蟲一片呢喃的時候,是真的聽到了大地羞澀孕育的胎動的,把一個激情,一下子孕育成了收獲,豐滿、扭捏,將一片活潑的胎音,瀟瀟灑灑潑遍了天地之間,讓碧綠的葉葉梢梢,撲愣著身軀,眼角眉梢都是希望在歡笑。
在這個被朋友喚作淺秋的季節里,藍天和白云,被秋蟲兒呢喃著將生命的律動送進我的血脈里,隨一片片碧綠起起伏伏。我的眼睛,望不到天地間一片碧綠的那一端,但我的鼻息里,依然可以呼吸得到,那一端,依然是碧綠一片。
立秋作文 篇4
立秋,是“魔法風”旅游的日子,它會到世界各地去“玩賞”。
這一天,“魔法風”先來到學校,在學校里游來蕩去,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就刮一陣風把銀杏葉變成了黃色的“小扇子”。黃色樹葉多了,他就覺得沒勁,于是給楓樹染上了他愛的紅色,這才拍手稱快,笑得“咯咯咯”。你聽,那秋風吹動樹葉的聲音就是他的笑聲呢!
晃晃悠悠的“魔法風”又來到水池邊,看著嬌艷欲滴的荷花,他的壞主意又上來了。他大聲打了一個噴嚏“阿秋”,荷花的花瓣被吹落,荷葉也東倒西歪的,他滿意地看著自己的杰作,腳丫在水池邊蕩呀蕩,泛起了層層漣漪。
“魔法風”又來到了田中,看見農民伯伯弓著背,流著汗,辛勤地在照顧果樹。他想,這么辛苦的他們,我要給他們帶去快樂!一陣秋風吹過,樹葉發出沙沙聲,樹間躲著的小青果子立馬大變樣,紅彤彤,圓溜溜的,讓人垂涎欲滴。欣喜的農民們一邊摘著果子,一邊吃著自己辛苦勞動種的可口果實?!澳ХL”越看越覺得好吃,就在農民們休息的時候偷偷摘了一個果子,一口下去,好甜!吃了果子的人紛紛贊揚農民種的果子好吃,這時農民笑瞇瞇地看著天空,好像在對立秋的“魔法風”說謝謝呢!
“魔法風”之后又去了美國、巴西、葡萄牙、日本、法國、新疆等,在世界各地各個角落,施展著他的魔法。
立秋的“魔法風”真是無所不能??!讓我們一起來歡迎他的到來吧!
立秋作文 篇5
四季輪回,轉眼間一絲涼爽的秋風已把夏天吹得無影無蹤了,到處都是一片金黃的景色。
人們總說秋天是凄涼、清冷的,沒有春天那么有活力,沒有夏天那么熱情,沒有冬天那么沉靜。而我的觀點卻和他們恰恰相反。
一絲秋風帶著漫山遍野的果香撲面而來,卷起地上散落的,金黃的“蝴蝶”翩翩起舞。路邊的小草也隨便的穿起秋裝,隨著風一起舞蹈,看上去很漂亮。
不知不覺,天空陰沉下來,豆大的雨珠從天而降。都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可我雖然身上穿著單薄,卻一點也沒有冷的感覺,可能是因為是這里是暖色調的原因吧。秋天的雨無情而冷酷,落在人們的身上直感到涼颼颼的,綿綿的秋雨奇妙的把這里描繪成了一幅絕妙的油彩畫。
雨過天晴,我們漫步在田野里,金色的麥浪洶涌地翻滾著,映著天晴后的彩虹,仿佛把我們帶進了童話的世界。玉米穿著綠色的衣服,秋風吹起它那棕黃色的頭發,顯得格外神氣。水稻那之前健壯的身軀,現在也被秋風吹彎了腰……望著那滿是成熟的莊稼,仿佛看到農民收獲糧食的喜悅。
走到小溪旁,捧起一汪清水,清涼涼的,水滴從手指間滑落,滴到小溪里,泛起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耀眼,不時還有幾條小魚游過,有紅的、黑的、灰的數也數不清,看的眼花繚亂。樹上落下一片葉子,像小船一樣,在小溪里飄來晃去的,仿佛隨時就有翻船的危險。
果樹上,各種各樣的果樹爭先恐后的結滿了果實,閉上了眼樹上的樹葉被風吹得沙沙響,果實散發著濃重誘人的香味,摘下來咬一口,格外的清脆香甜。
秋天像調皮的小孩子,把一切都染成了金黃色。
秋天像成熟的青年,有責任,有擔當。
秋天像年長的老人,見多識廣,且穩重。
立秋作文 篇6
20xx年8月8號就是24節氣—立秋,立秋一過,晝夜溫差大。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歷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歷8月7—9日之間)。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獲季節到了。此時中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
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弊喈叄嗤暵湎乱粌善~子,以寓報秋之意。其實,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
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從9月中旬開始,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崖縣時己快到新年元旦了。“秋后一伏熱死人”,立秋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 ,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有“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之說。雙晚生長在氣溫由高到低的環境里,必須抓緊當前溫度較高的有利時機,追肥耘田,加強管理。當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時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齊揪”,除對長勢較差的田塊補施 一次速效肥外,打頂、整枝、去老葉、抹贅芽等要及時跟上,以減少爛鈴、落鈴,促進正常成熟吐絮。
茶園秋耕要盡快進行,農諺說:“七挖金,八挖銀”,秋挖可以消滅雜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結合施肥,可使秋梢長得更好。立秋前后,華北地區的大白菜要抓緊播種,以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有足夠的熱量條件,爭取高產優質。播種過遲,生長期縮短,菜棵生長小且包心不堅實。
立秋時節也是多種作物病蟲集中危害的時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縱卷葉蟆、稻飛虱、棉鈴蟲和玉米螟等,要加強預測預報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麥播種也即將開始,應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準備工作。
立秋作文 篇7
連續多日的暴雨,伴著臺風“利奇馬”在午后傾灑。前腳是水漫城市的激情,后續則是秋意海面的柔情,像極了犯了錯誤的貓咪,為等待著夏秋之際的消息,也為這立秋的時節。
今年的立秋,是從雨打濕城市的路開始的,是忘吃西瓜改吃葡萄結束的??粗謾C里說立秋要吃西瓜,我才意識到今年的立秋掃尾了。我問老媽,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老媽卻來了一句今年什么時候立秋的。于是我想起個問題,立秋還要選擇好某天某時來,哪有萬年歷,只有上網查查了,結果我搜:“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因為我只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立秋選什么時間點來我左右不了。結果是這樣的:一是“快吃不到了”;二是“快吃不了了”。西瓜性寒,適合暑期食用,到了天氣轉涼之際就要少吃甚至不吃。
城市里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吃,抱著綠瓤香瓜啃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吃??星锸惆l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晚上,媽媽買了一個西瓜,大家圍坐在一起,吃著大西瓜,幸福和溫馨圍繞在每一個人身邊?!稘h書·禮樂志》曾有“飛龍秋,游上天”之語,有因秋季豐收可向?間贈果腹之食物而夸耀揚威之意吧!民以食為天。在民間,立秋日的天氣關系著百姓的日常生活。立秋的民諺農諺很多,如“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立秋這天的天氣變化,與農田的收成有很大的關系,如在立秋這天有打雷聲,田里的莊稼就“秀”(即吐穗開花)不好,谷子會長不飽滿。另外,在稻秀之時,農家最忌諱立秋這天有濃霧和白虹貫天的“白鱟”的天象,收獲時將會因秕谷多而影響產量。入秋后秋高氣爽,天氣由熱轉寒即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的身體也隨“長夏”到“秋收”而相應改變。正如《黃帝內經》所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秋季,無論起居、飲食、精神、運動、養生哪個方面都要調攝,而且不能離開“養”、“收”的原則,要收藏陰氣要養陰益氣防燥,尤其在飲食上注意少辛增酸,注意多補水以潤肺生津預防秋燥。
入秋后,自古有“貼秋膘、食秋桃、秋社、秋忙會”等許多民俗。
在這個節氣里,藍天和白云,被秋蟲兒呢喃著將生命的律動送進我的血脈里,隨一片片碧綠起起伏伏。我的眼睛,望不到天地間一片碧綠的那一端,依然是碧綠一片。
立秋作文 篇8
黝黑的天空里,明星如棋子似的散步在那里。比較狂猛的大風,在高處嗚嗚地響。馬路上行人不多,但也不斷。汽車過處,或天風落下來,阿斯法兒托的路上,時時轉起一陣黃沙。是穿著單衣覺得不熱的時候。馬路兩旁永夜不熄的電燈,比前半夜減了光輝,各家店門已經關上了。
兩人盡默默地在馬路上走。后面的一個穿著一套半舊的夏布洋服,前面的穿著不流行的白紡綢長衫。他們兩個原是朋友,穿著洋服的是在訪一個同鄉的歸途,穿長衫的是從一個將赴美國的同志那里回來,二人系在馬路上偶然遇著的,二人都是失業者。
你上哪里去?
走了一段,穿洋服的問穿長衫的說。
穿長衫的沒有回話,默默地走了一段,頭也不朝轉來,反問穿洋服的說:
你上啊里去?
穿洋服的也不回答,默默地盡沿了電車線路在那里走。二人正走到一處電車停留處,后面一乘回車庫去的末次電車來了。穿長衫的立下來停了一停,等后面的穿洋服的。穿洋服的慢慢的走到穿長衫的身邊的時候,停下的電車又開出去了。
你為什么不坐了這電車回去?
穿長衫的問穿洋服的說。穿洋服的不答,卻腳也不停慢慢地向前走了,穿長衫的就在后面跟著。
二人走到一處三岔路口了。穿洋服的立下來停了一停。穿長衫的走近了穿洋服的身邊,腳也不停下來,仍復慢慢地前進。穿洋服的一邊跟著,一邊問說:
你為什么不進這岔路回去?
二人默默地前去,他們的影子漸漸兒離三岔路口遠了下去,小了下去。過了一忽,他們的影子就完全被夜氣吞沒了。三岔路口,落了天風,轉起了一陣黃沙。比較狂猛的風,嗚嗚地在高處響著。一乘汽車來了,三岔路口又轉起了一陣黃沙,這是立秋的晚上。
八月八日夜(注:阿斯法兒托為當時上海租界某條街道的音譯)
立秋作文 篇9
立秋...立秋,時光推得天氣微微變冷,秋天的雨水天天多了起來,雨水打濕心情,思念積釀成災。他回頭,哦,我錯過了你的時節,天氣不似如期,想追趕亦來不及。
流淚看命中錯過多少人,時間的縫隙里只有詩人。挽不回便成了錯過,我不夠膽汁與天對賭,退一步,不如留下你共我愉快的記憶。為你我愿從此做成詩人,不斷寫,不斷為你唱頌贊歌,只望你我他都能擁有漂亮大方的人生。不懼怕,各自西東又如何,難計算,思念成百上千遍。
每每風雨天,破屋檐開始漏水,沒關系,其實真的沒關系,任憑你有否計較我這卑微的身世,我自己會拼搏努力。誰在深夜電話里,教我如何和他人相處,不能永遠如此呆板的做人。青春總系著約定,誰也說過不離不棄,可時光欲走,想留下的不少能留下的又有幾多。請摸心問自己,誰能猜得準,誰在身邊是路過,誰能永遠相隨。若你說明日便要遠離,說是有未來要闖,試問哪一個可拉扯著不讓你遠飛,只能期待再見時尚沒改變的你。
朋友,歲月與淚水一并在彈指間滑過指尖,約定里漸近的期年,時光中消散的誓言,目睹著它日日土崩瓦解,醒來隱約還能聽得見,心在滴血,為不再的容顏,為了黑暗時分身不由己的想念,為了那狂舞在風中卻漸漸折掉翅膀的清澈明媚的愛戀。請時光再倒流一點,將軍愿為紅顏卸甲歸田。請時光再倒流一點,他們依舊不后悔將前世犯過的某些錯再犯一遍,請時光再倒流一點,你會看得見,我等的焦灼的淚眼依稀可辨,為你寫的詩又多了好幾疊。
平凡的日子有你有我,分開后我努力不讓別人說自己癡人說夢,沿路多少風雨交更我所求的其實并不算多,沉默不等于昏沉,我努力不讓自己每步都走的疑惑。難過的氣氛會使得人心變得沉重,夜里偷偷哭泣的我問天求救藥。當有一天,你冷靜下來,看青春的風帆難以支撐歲月的天災,你不肯訴說又沒人能跟你心照,這一秒的我太孤單,我對天叫喊,表達心中狂亂,就像天氣不似如期,思念亦敵不過天意,雨過天晴你的蹤影難覓,將破天都趕不及。人生的某些時候,就算能化蝶亦不飛,只因舍不下心中掛念。就算生活偏離軌跡不還是可以在新的軌跡里,重新找一份希望認真大方去做人。沒人能擔保生活永遠不變,請坦然面對變遷,即使你不愿,即使走過煙雨朦朧的青春不一定就是晴天,但你若要走就堅定些,要斷難斷會令你輸給生活。青春大概相似,哭過吵過鬧過,原來花光了大把光陰去無聊。
今天我用滴水成冰的心故作堅強去承受所有誤解,沒心思不分白晝花光心思在口舌之間做出強硬還擊??诮侵g誰陪我聊天,來來去去難以擊碎藏匿心底已久的石頭。試問天理怎么真假不辨,難道給過去感情立一堆紀念碑,才有人會記清我是誰。青春里似乎懂了離散的苦楚,戰勝無數對手來添平勝不了孤獨的痛苦,舊友老友是早已麻木還是早已明白了我不懂的道理。我寫的詩你看到沒,生活不能索然無味,你叫我我叫你,一起去吃吃喝喝花光所有儲蓄去娛樂,坐一起發呆也快樂。從前以為不能這般把生命浪費,自以為頓悟了所有道理,認真生活卻被嘲弄比頹廢更要人慚愧。算算還是從前的快樂比較珍貴,我愿歸歲月不給機會,什么道理,什么道理...
我哀嘆,流言快要我喪命,束手無策,口口相傳的假話人人相信,無可奈何。畫花了臉的小丑心從未花掉,笑開了的小丑把難過統統放心里,會變臉的小丑永遠不會改變心中堅定。這小丑不吊威亞夠膽在高空踩鋼絲跳舞,我用我命懸一線賭你心速加倍,你不夠膽汁所以你只配當觀眾。那就請你閉嘴,別再笑我花心我傻笑我變臉,告訴你我癡心我傷心我堅定。小丑別被觀眾打擾,請堅持你自己,憑何要我收起驕傲放蕩本性去做老實人,走下去,歲月會真心給白發的伱安慰,最后觀眾會哭著不肯原諒自己,但愿此刻的你明白了一切
立秋作文 篇10
今天,我心不在焉地翻看日歷,看到日歷上寫著:8月7日立秋,忙對姥姥說:“今天是立秋?!崩牙褔@了一口氣說:“時間過得真快呀!”媽媽可能想緩解姥姥的壞心情,她說:“按中國的傳統,今天應該吃餃子?!甭犃藡寢尩脑?。姥姥同意了,于是她們就去包餃子。
姥姥拿出一盆面與一杯溫水,她先往盆里倒一點水然后揉一揉面,過了一會兒面就與好了。媽媽正在切餡,我看見媽媽把餡切得細細的,就問媽媽:“你為什么把餡切得這么細?”媽媽說:“如果餡不是細細的,餃子就不容易熟?!眿寢尠佯W切好后,姥姥把與好的面揉成條形,再把條形的面揪成小塊。這時老姨與老姨夫來了。他們看到我們在包餃子,急忙過來幫忙。老姨先往桌子上灑了一些干面粉,也往手上涂了一些??吹竭@些,我對老姨說:“你這么做是為了不讓濕面粘在手上或桌子上吧?”老姨說:“是呀,你真聰明。”接著,老姨夫把小塊的面壓扁了。媽媽再把扁面搟成圓形的面片。姥姥把餡包入面片中,然后把面片封上口。這樣一個餃子就做好了。包餃子可真不容易呀!
這個立秋過得真有意義,它讓我知道了怎樣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