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題記
由來
到清明節了,家家戶戶都停下了手中的事務,紛紛去祭祀先祖們,空氣之中彌漫著一股凝重和傷心的氣味,大家都低著頭。
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們要去祭祀祖墳,后來便有了清明節。掃墓是清明節的一項重要活動。這天,人們為墓地鋤草,提墳墓加土,上香、送花和燒紙錢等,好好給墳墓修整一番。同時,還進行的活動還有踏青、游春、放風箏等。
懷念
我們中國具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五千年來,從茹毛飲血到基因工程,從刀耕火種到電子信息,從跋山涉水到熬夜太空……一場場戰爭,一項項科技發明……億萬先祖前輩前赴后繼,無所畏懼;代代精英嘔心瀝血,付出生命終于創作出了今天一個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巨人,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這份歷史的厚重,應該感到無數先祖先輩的心血;我們應該把我們先祖先輩所付出換來的結果作為我們民族的驕傲,我們可以大聲喊道:“我們自豪?!?/p>
清明節,它是一個懷念先祖先輩辛勤付出的節日。
傳承
今天,社會正在高科技的沖擊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如今我國還在面臨著來自于各個領域的巨大挑戰,作為一名華夏子孫,我們更應該在這清明節之時,從先輩們的手中接過時代的接力棒,讓我們在歷史之中為中國留下濃艷的一筆。
我們要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創造新科技,迎接新挑戰!
清明節不僅僅只是緬懷先祖先輩,更是為中國的明天而努力!
清明作文 篇2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在杏花飄落,楊柳婀娜的季節,清明伴著春雨,悄無聲息地近了。
連綿的微雨,不大,卻如煙似霧,籠在空中,無論竹籬茅屋,或高樓大廈,皆為之沉醉了。雙飛燕在煙雨中穿行,步伐卻并不匆匆,倒仍是留戀著什么:是這連綿的雨罷?亦或是這如夢的景罷?我竟猜不到了,許是這景,這情,太過于美好罷了。
堤邊楊柳,新芽初抽,卻郁郁蔥蔥地充滿生機。2600年前,介推的故事,便這么浮上了心頭。試想千年前的介推,逝前可否感嘆無人之心?忠君孝母,到頭竟折自己性命,又不知當年那株死而復生的老柳心中會有何念?
箬葉飄香,清明時節的煙雨蒙蒙中,就少不了青團了。艾葉摻和在面團中,將面團染得翠綠,再包上餡煮熟,散發的香氣足以令我沉醉。
在清明,掃墓是一項悲傷而古老的活動,它讓清明添了些許憂愁與哀傷。若正逢落雨,淡淡的憂,淺淺的哀,融入在綿綿的雨絲中,越發顯得悲涼了。
踏青則更為我所喜。穿堂風溫柔地拂過,誘著人們走向郊外,若以俗話說那便是春游。
踏上郊外的一方新土,做著清夢的群花便驚了,施施然梳了妝,挺挺地立著,像是盼望著什么一一是踏青的人兒么?是春雨的滋潤么?還是春風的吹拂么?然而我又深知自己的微渺,怎敢與涼涼的雨,微微的風比。我只盼著,能多賞賞這爛漫的春色。
這一日,往往是春開始美了。瞧,恬靜的白,嬌艷的粉,熱鬧的紅,冷落的紫,一團團,一簇簇地擠滿了枝頭,卻又有莫名的凄涼,也許是清明的緣故吧!
我席地而坐,只怔怔地望著周遭盛景。美景配上清明的憂傷,如一位婷婷的女子,蹙著眉,芬芳繞在她身邊,鳳尾蝶落在她的眉間。她有絕世的容顏與氣質,卻難免淡淡的愁緒,兩彎籠煙眉,一雙含情目,卻有淚光點點。我自以為若清明化作人身,只怕與此也相差不遠。
我愛清明,愛她的景,愛她的習俗,愛她的詩意……
清明作文 篇3
春風吹,陽光照,柳兒綠,花兒笑,清明節,就來到。
今天,我走進教室,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香味,我看見老師的鍋里,有一團綠綠的東西,我問:“老師,這是年糕,還是廿八都銅鑼糕呢?”老師回答:“這是做清明馃的材料,我們要做清明馃呢!”“耶,我們要做清明馃了!”我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老師拿出菜板,端出肉餡后叫我們去洗手,一切準備就緒后,老師說:“我們開始吧!”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去搶米粉團,我搶了一塊中等的,軟軟的,粘糊糊的,老師拿來了一點油,讓我們醮在米粉團外,我粘了一點兒,米粉團就沒那么粘了。老師邊示范邊說:“我們先把米粉團揉一揉,揉成一個圓形,然后用大拇指按住米粉團,邊轉邊按,形成了一個‘碗’形。接著,把菜裝進了米粉團,再壓一下,一個可愛的清明馃就誕生了,它像一個個威風凜凜的將軍。”
聽老師說完,我們就開始做了。我好不容易搓成了一個像樣的圓,有的把它搓成了毛毛蟲,有的搓得凹凸不平,還有的四不像。我用手指按了下去,然后又轉了一下,但是被我捏成了一個“盤子”。我去看了一下大家的,只見有的捏成了勺子狀,有的捏破了,還有的捏成了餅……我把菜夾到米粉團里,然后對折使勁地捏,很快就把清明馃做好了,老師把我們做好的清明馃排成一排。我們做得五花八門,有的像穿著衣服的乞丐,有的像漏了氣的皮球,還有的像在笑得小朋友。
老師把我們做得清明馃放在鍋里蒸,過了一會兒,一陣又香又焦的氣味撲鼻而來,我直流口水。在老師的允許下,我拿了一個清明馃,迫不及待地塞進嘴里,清明馃又軟又香,還有一股青草香味呢,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完了。吃完后,老師給我們講了關于清明馃的故事。我們一邊吃著清明馃,一邊等待清明節的到來。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節是一個充滿悲傷的節日。在緬懷先人的時候,我是極其悲傷的,可是一回到家,我就開心壞了。不要以為我是在演戲,那是有原因的。因為在清明節來臨前,大人們會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品。
清明果的外形像一個沒成熟的綠橘子,底部還有一張葉子拖著。在葉子的襯托下,清明果顯得更綠了。聽大人們說,底部放葉子有兩個好處:一來葉子使用面粉做的清明果與鍋有隔層不容易粘在一起,二來葉子的清香會隨著空氣上升到清明果上,讓它也充滿著清香。清明果里面裹的餡有豆沙、紅糖、芝麻之類的,這樣的清明果是甜的。還有一類當然是咸的。
清明節前一兩天,大人們就要開始做清明果了。這不媽媽也受人之請去幫忙了。一到那里,我就找了一把椅子,坐到灶邊等著吃了?!斑@個時間還真長??!”我終于等不住發起了牢騷。大人們好像要我生氣才肯把清明果放上鍋去蒸。鍋頂氣了,我馬上站起來,其他跟著來的小孩子也跟我一起準備去搶清明果。熱氣散去了,我們如同餓狼撲羊一般。搶到什么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手中確確實實有一個清明果。手拿清明果,一口咬下去,豆沙的味道充斥了我的整個口腔,我這才意識到我幸運地搶到了我最喜歡吃的豆沙餡清明果。吃完一個我還不罷休,一個又一個,吃得自己撐得不行了這才歇了嘴巴,坐在一邊等著回家。走之前,我還裝了很多清明果在袋子里,準備回家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清明果就是我的天。說到這,你們該知道我心情變得如此之快的原因了吧!
清明作文 篇5
引語:“點燃三柱香,奶奶又在和爺爺通電話了,面對爺爺的相片,奶奶輕聲地問:‘你吃飽了沒,我親手燒的菜,還合你的胃口吧,天氣那么冷,你咳嗽的老毛病好一點沒,給你燒的錢夠不夠,一個人住在那么遠的山上,一定很寂寞,沒事兒要?;貋怼?。爺爺好像什么都聽懂一樣,煙熏的臉上浮現出一片笑意”。
我在爺爺的墳頭上,擺好水果、點心,點燃三柱香說“爺爺,我來給你送錢來了!”紅色的大紙包里裝著一沓沓天國銀行的鈔票,“爺爺,你在天堂過得還好嗎?”墳頭一屢青煙裊裊升起,紙灰盤旋在白樺樹枝頭,顫悠悠,逐漸飄向遠方。
跪在爺爺的墳前,看著這在一年前剛剛堆起的新墳,我情不自禁地捧上一把泥土,蓋到已開了幾朵小野花的墳上。
通往這座墳墓的小路,我走過許多次,是爺爺帶我來的,他帶著我到自家竹林去砍竹子、挖竹筍、摘花生、拔草……,這是一條充滿爺爺氣息的路,一條勾起我對爺爺無限想念的路。
清晰記得爺爺的聲音有點沙啞,說話的聲音不大高,可從爺爺嘴里說出的話卻總是那么和藹、親切,這聲音里有我快樂的回憶,這聲音伴隨著我度過了每一次回鄉的日子,這聲音留在了那坑坑洼洼的菜地里、水田旁……
我有一對寶葫蘆,是我逢人就夸的寶貝:“這是爺爺買給我的!”那是一天晚上,電話鈴響了,電線那頭傳來爺爺那沙啞的聲音:“娃娃,你要的葫蘆我幫你買到了,過兩天我給你送過來!”爺爺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樣,聲音里充滿了喜悅。當我從爺爺手中接過那葫蘆時,高興得手舞足蹈。后來我才從奶奶嘴里得知爺爺為了我的一句話,在烈日下騎著自行車走過了三個村莊,才買到了這一對葫蘆!我很是慚愧,為了自己的一句話,讓爺爺跑得這么辛苦
爺爺病重時,我和媽媽回家探望。臨別時,爺爺又用他那沙啞而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娃兒,你叫爸爸要好好工作,不要請假回來看我了!我沒事兒,他回來也幫不了我!娃兒啊,回去后你要好好學習,要爭氣呀!”我含著眼淚答應了爺爺,但哪里能想到,這竟然是爺爺對我說的最后兩句話!
三天之后,我又來探望爺爺。爺爺的床已從房間移到堂屋,身上穿著一件很舊的襯衫,躺在床上的爺爺臉上是蠟黃色的,手也變得冰涼,呼吸急促,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即將發生??粗鵂敔斈巧蠚獠唤酉職獾臉幼樱铱拗邪职职褷敔斔偷结t院去搶救!爸爸無奈地說:“醫生不肯接收爺爺治療了!”為什么醫生能救活別人卻救不了我親愛的爺爺?在我的疑問和哭聲中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跪在爺爺的墳前,我仿佛又聽到了爺爺那沙啞的聲音;“娃兒啊,回去后你要好好學習,要爭氣呀!”我在心里默默許愿:爺爺,你放心吧,我會努力的!
清明節,我會想念,想念那沙啞的聲音,想念那親愛的爺爺。天上下起了蒙蒙細雨,那是我想念爺爺的眼淚!
清明作文 篇6
明日就是清明了。每年的清明都會下雨,雖然明白這是正常的節氣變化,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上天的眼淚,對所有逝者的哀思。
唐代詩人杜牧有詩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首以《清明》為題的詩詞,抒發了詩人在小雨紛飛的清明,看到路上的行人在前去憑吊逝去親人,傷心欲絕,悲思愁緒。詩人孤獨地在雨中趕路。春寒料峭,小雨打濕了衣衫。詩人想借酒消愁,向路人打聽酒家。順著牧童所指的方向,看到了遠處杏花似錦,村頭酒旗飄飄。很能理解,清明注定是一個灰色的節日。我們會在這一日,想到很多很多已經離我們遠去的。細雨中,站在冰冷的墓前,腦海中的畫面是生前的模樣,我們尋不到逝者的天堂,唯有在清明,將那逝者最愛的花,寄予墓前。
“我是清明的看客,就像當年在一具棺槨里看你長眠的神態和業已飄向上帝、到上帝那兒去述職的情形一樣,除了慟哭,我只有觀望了。”還記得往年清明,外婆的墳前,媽媽的眼淚。但這種失去的痛似乎已經被時間沖淡了,每年的清明都會不一樣,更多的是從容。清明,只應該有懷念,傷痛從來都是人自己給自己強加的。相信,回憶,會讓一切變的美麗。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杜甫的詩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天陰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不禁變得壓抑起來。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東西帶我去掃墓??僧斘覞M懷期待的走出家門時,卻發現奶奶的眼睛有些紅腫。爸爸說,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這時候車來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何時多了一束藍色的花。車上的所有人好像都很傷心,沒有一個人說話,仿佛時間靜止了。奶奶手上的藍花是那么優雅,自顧自得發出淡淡的清香。奶奶不知是在為我解釋還是在自言自語,她低頭看了看,“多美啊,不僅外表美,內心一樣的美。那樣的清雅,卻又那樣的低調。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闭Z氣中似有清明時節獨有的哀傷,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風景退后著,一抹一抹的綠色從我眼前劃過?!跋掠炅?,撐傘吧。”爸爸輕聲說著。隨著爸爸的話,我發現稀稀瀝瀝的小雨籠罩著這個墓林,朦朧之感,仿佛給她披上了一件銀裝,偶爾還有微風吹過。我從未見過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這個女人卻讓我感到春風拂過。她那嘴角邊淡淡的笑是那么美,仿佛是初升的太陽,在天邊發出耀眼的光;仿佛是暴風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仿佛是狂風海浪邊的海灣,感覺是那么的溫暖。
雨漸漸小了,風兒似乎也不吹了,但曾祖母的模樣,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
清明作文 篇8
“清明節時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庇忠粋€清明節到了,天空就如杜牧詩人所說的“雨紛紛”那樣下起了雨。雨后空氣清新濕潤,變得有些凄涼,更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它特有的韻味。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是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習俗是掃墓和踏青。今天,我就與家人一起來到陵墓,祭掃祖先的墳墓。
經過大巴車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來到了陵園,懷著沉重的心情,我們一步一步走上臺階,向曾祖母的墓前走去。清理了上面的枯枝雜草,每人便走上前去,把一朵朵白色的紙花獻給敬愛的曾祖母;擺上青團子等貢品,肅然佇立,寄托的是我們無限的哀思
......過了一會兒,大家一個接著一個,向碑前走去,深深地鞠一躬,向它訴說著,才緩緩地離去。
拋開沉重的心情,迎接愉快的踏青。從蜷縮的冬天走出,步入舒展的春天,讓我們一起去尋覓春天到來的蹤跡!陡斜的石陂路,潺潺的林間小溪,河岸的柳林中充滿歡聲笑語。迎面的涼風吹走了所有煩惱,籽碧綠的草坪上鋪開野餐墊,靜靜享受著春天美妙的氣息。
清明節時沉重懷念的節日,是愉快踏青的節日,讓我們共同企盼清明時春天的來臨!
清明作文 篇9
話說于黃昏之中,常有思念親人之感。又常有夜半冷月的不盡回憶,忘不了。
今年的清明沒有古韻的雨,也沒有愁傷的酒香,只是一點殘陽遮在半抹暗云中,撇不開的思索,不禁有寂寞風過人獨留,憂愁雨落荷依舊之感,這使我又回憶起了他。
他在我陪伴了十四個春秋后,悄然離去,不知有沒有一絲留戀,被他抱過的感覺不清楚了,只有一雙手和一塊脫了漆,帶子換了換補了補的舊表依稀記得。那雙皺褶的手牽著我上過一層層樓梯去過一座座公園。他的腳有點跛,問過奶奶說是地震時沒跑掉,我也就沒有多問了,他頭上的白發漸漸多了,牙齒也不再完整了,可愛依舊,還是沉甸甸的一分未改。今夜清明又清明。
新墳是不能上的,但我見也未見過,只聽說是個好地方。
又說對月忘影憶難忘,月下徘徊孤獨與。今夜清明又清明。撇不開的回憶。那一副笑臉讓人難以忘記,只因為那飽經了風霜的臉依舊是和藹關愛之意。十四個春秋,前三個不清楚了,可后九個卻歷歷在目,我的心中他是“三好”,好在不抽煙不喝酒不吵架上。
在清明夜里最忘卻不了的還是那雙手,曾寫過;和他們出去時,奶奶不會拉著我,只會和我并排走一邊講述著趣事??伤粫麜o緊地拉著我直到手心出汗,也不會放松,又在商店前停下來問我要不要冰糕。別人覺得他太溺愛我們了,可我知道這還是愛。他是一個退休工人沒有多少錢,但他卻說等我上大學時他給我交學費,結果引來奶奶的一陣反駁。想想也是他沒多少錢,但或許我更應該讀懂的是他一筐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愛。
他的幾句話我一直沒懂,一是八十歲喲,一是幺兒波兒,只是聽多了也就駐進心里了。
蚊蟲圍燈繞,回憶與心照,思念不止,想想九個春秋的點點滴滴,有不禁落淚,在火葬場的最后一面,卻不知道要哭訴些什么。
回來后班主任給我說人首先要學會感恩,也要懂得堅強。但想想幾乎每次回家后忘記給他報平安,卻又每次主動詢問后的短暫的嘆息。平日里總是無所牽掛一般,不知打電話去詢問,孝敬他沒做到多少,勞煩卻又是不少。俗話說:子欲孝而親不在或許是最真實的寫照吧!
他是我最好的爺爺!
臨近十一點半了,下起了小雨,如紗般的籠罩著那輪冷月,又有清明雨上!雨落風吹憔悴葉,水流聲動寂靜荷。
清明又清明,我不盡的回憶卻撇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