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立夏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立夏的作文 篇1
夏更讓我記憶猶新,因為它的存在,代表著一種美好的回憶。
印象中,立夏與斗蛋總是捆綁在一起的。記得讀小學時,每年立夏,爸媽都會為我準備一只紅色的絨線編織袋,里面放上三四只白煮雞蛋,然后讓我帶著去學校。若在平時,帶零食上學是絕對被禁止的,一年之中唯獨立夏這天,嚴格的老師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僅默許同學帶蛋,有時甚至會組織專門的“斗蛋比賽”。
想像一下,當時全班幾五六十號人各持一蛋,蛋尖為頭,圓處為尾,在默認的規則下,頭擊頭,尾撞尾,勝者就是“蛋王”。雖然每次敗者無數,只有1人擁有“蛋王”稱號,但能在緊張的讀書日子里享受到笑語不斷的快樂,無疑是幼時的最大樂趣。
立夏斗蛋這一習俗主要是為了幫小孩防“疰夏”。諺語有云:“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隨著氣溫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別容易產生身體疲勞四肢無力、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的現象,這便是“疰夏”癥狀,據稱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預防此病。 “立夏吃蛋拄心”。相傳很早以前,女媧娘娘為了下界小伢不疰夏,斗法勝了撒播這種疫病的瘟神,瘟神保證凡是女媧娘娘的子孫便不傷害。女媧娘娘傳話百姓:次年立夏之日,小伢胸前掛上煮熟的雞蛋鴨蛋,可避疰夏之疫。立夏節吃蛋與“掛蛋兜”的習俗,也沿襲至今。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蛋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绷⑾闹盏摹胺Q人”習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后,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并拜托其后媽、已回娘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又傳三國蜀漢鼎盛時,轄區遠至滇中,但在一些少數民族頭領中,有些人并不十分心悅誠服,建寧(今云南曲靖一帶)彝族頭領孟獲便是其中突出人物之一。等到劉備白帝城病逝之后,諸葛亮受命托孤,輔佐幼主,多次出奇制勝,七擒七縱,制服了這位桀驁不馴的孟獲,使他不得不對蜀漢幼帝和諸葛先生拜服得五體投地。后來,諸葛亮病重,臨終時特地召來孟獲,當面囑咐他說:“我雖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边@天正是立夏時節,孟獲是個直性爽快人,一經答應,就要做到,從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見蜀主劉禪。數年后,晉武帝司馬炎滅了蜀國,把阿斗擄到洛陽,孟獲不忘諸葛亮所囑,每年立夏日仍然帶了親兵護衛前往洛陽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細,唯恐阿斗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量阿斗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武帝見他如此認真,便想出一個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屆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飯給他吃,此時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飯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兩大碗,等孟獲到來稱人,都比上年重了幾斤。難怪阿斗要“此間樂不思蜀”了。
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后,在橫梁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舊時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一邊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即一針捷穿。也有為家養貓兒穿耳朵、札上紅頭繩的。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從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飯和稱人便在民間傳開,相沿成俗?,F在,有些老年人不忘煮紅蛋送小孩,還要用竹筍炒瘦肉給小孩做下飯菜。
立夏的作文 篇2
清晨,推開家門就被外面陰沉的天給嚇了一跳,天空黑壓壓的仿佛隨時要傾倒下來一般,空氣也是悶悶的,雷聲滾動。
毋庸置疑這是一個糟糕的日子,無可奈何也只能勒緊肩上的書包大步向學校走去。
行至半路,豆大的雨點就傾盆而出,打的人無處無影遁形。頭發濕了個精光,心情頓時煩躁了極點,口里嘟嘟囔囔抱怨著這該死的天氣。
來到學校新的繁忙的一天又要開始了,距離中考已經不多時日。每個人都是行色匆匆,忙忙碌碌的刷著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模擬題。其實我是不喜歡這樣的,緊張得讓人壓抑,讓人喘息不過來的感覺。心里微微有些泄氣。
偷得浮生半日閑,還沒有打上課鈴,我從桌洞里拿出一本雜志,偷偷的鋪在桌面上,看了起來。
文章名字叫《立夏》,講的是作者在立夏這一天要放棄一切背井離鄉到韓國當練習生時的感受。一開始他像現在的我一樣,對前方充滿了不確定,彷徨。但正當他不確定時,他媽媽送給了他一段話——
“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夏天是一場盛大的生長,草木瘋狂,心外就是天地?!?/p>
他受益頗深,勇敢的踏上了韓國的路??戳诉@段話,我的心也被震了一下,陷入了長長的思緒。
等到我回過神來時,班主任正踏著熱烈的金光,信步走進教室。我望了望窗外,天晴了呢!外面是正緩緩爬頂的的旭日。
我突然想起,5月5日,今天是立夏呢。突如其來的暴雨過后,這個夏天開始了,心豁然明朗。
努力奮斗是為更好的明天,緊張氛圍不是種壓抑,而且種表現,夢啟航前的表現。狂風暴雨不是煩擾,而是夏天的開始。
在炎熱中堅持,在復雜中簡單,在汗水中成就,一次次打破自己的痛,每一次痛到極致的歷程都是一種全新的開始。
5月5日至7日,立夏。
立夏的作文 篇3
時令已過立夏,氣溫忽一日飚至37。3℃,忽一日跌至17℃,如過山車般上下跌宕起伏,經歷氣溫考驗的花花草草,越發得嬌艷迷人,街上學子們腳踩艷麗的涼鞋、涼拖,衣裙飄飄嫵媚動人,短褲、紗衣顏色炫麗,洋溢的青春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鎖人眼球。
周末機搖水唱,打理花花草草,修剪枝葉,噴灑、澆灌、擦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葉片碧綠肥厚,水珠凝結,青翠欲滴,熠熠生輝,順便給寵物“龜”換水,只要有人關注,必四肢舞動,身體搖搖擺擺,左右晃動,伸出長長的脖子,抬起頭,追尋著目光,極力表現自己,拙樸可愛,甚是惹人憐。
聽古琴悠悠,余音裊裊,順勢整理收納,于輕輕煙煴中,熨燙長褲,因前幾日的疏懶,竟有數條需要熨燙,極少穿長褲,但先生的還是要收拾的光鮮一些滴,權當一日賢妻。
凈素手,理茶器,把玩茶具,前幾日先生偶得新茶——春鐵觀音,知偶嗜茶,樂顛顛的趕回家。極是喜歡,觀色澤砂綠,茶條卷曲,肥壯勻整,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開湯有淡淡的蜜蘭香兒,茶湯金黃,入口綿軟,柔和,回甘,四肢百骸透著舒坦。
晨,微風拂面,愜意舒爽,夏已至,但春拖著腳步戀戀不舍,才有這迷人的季節交替常駐。午后兒,風是暖暖的,陽光是炫目的,街角步道旁的鐵藝柵欄上薔薇互依攀爬,不見來頭,不見去處,密集
叢生形成一架花墻,忽一日薔薇花像爆豆般的次第開放,滿枝燦爛成片,確有“密葉翠幄重,濃花紅錦張”的意境,只不過此架薔薇皆是乳白色的花朵,鵝黃花蕊,淡雅迷人,偶有一朵粉艷的薔薇躍入其中,甚是醒目。長條自主張,淡著數枝花,微風淺至,花香已亂飛,“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
立夏的作文 篇4
說起立夏,好像也算不得是個什么節日,只是個節氣罷了。印象里是節日就得放假,可立夏似乎沒能享受到這“特殊待遇”。
不過,立夏的風俗還是有的:但凡立夏,家家戶戶都將雞鴨鵝蛋之類,用網兜盛了,掛在小孩子的胸前。小孩子拿到蛋,總是吵吵嚷嚷斗個不休,直到胸前的蛋斗得“片甲不留”,雙方才美滋滋地把蛋吃了,也別有一番趣味呢。
記憶最深的是立夏稱人。外婆說了,這個風俗跟阿斗有關,就是扶不上墻的那個。過程也挺復雜,外婆嘮嘮叨叨講了半天,好像就是什么國仇家恨朝代變換,最后激勵我要勤奮學習,避免重蹈阿斗的悲劇。據說,當年就是一個叫孟獲的人拿秤來稱阿斗來著,故事講完就該輪到稱我了。這時候,外婆總是笑瞇瞇地在一旁看著我:“呵,這小子,可結實咧!”
又到立夏,像往年一樣我的脖子上又用網兜套了幾個蛋,可幼時斗蛋的好友早已因為入學而各奔東西。看著縣城里比比皆是的高樓大廈,幼時斗蛋的百般憂樂又浮上心頭,耳邊又浮想起斗蛋時歡快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