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谷雨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谷雨作文 篇1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清明斷雪,谷雨斷霜”,在滋養萬物的谷雨之水里,農民們播種移苗,拂綠了山川大地。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當中氣溫最為舒服的幾個節氣之一。谷雨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的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隨著谷雨降雨量增加,浮萍開始生長,布谷鳥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麥子也節節拔高了,幾個農民在田里為小麥燒水施肥。
俗話說“谷雨無雨,后來哭雨”,說的是如果谷雨節氣沒有下雨的話,后面雨水天氣就會不多了。春雨貴如油,干旱了一個春天的莊稼,急需雨水的灌溉,沒有雨水的莊稼就會受到影響。
谷雨有飲茶的習俗,谷雨荼即雨前茶,谷雨茶具有清肝明目、辟邪以及祛濕的功效。在南方谷雨前后是采茶的好時節,小朋友們跟著爸爸媽媽上山采茶吧,品嘗著自己辛苦采摘的茶葉,一定很美味吧!
谷雨作文 篇2
關于谷雨節氣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并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谷米,后人因此把這天定名谷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在民間,陜西省關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史官。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出眾的倉頡,任命倉頡做了史官。他以結繩記事,國家大事記得清清楚楚,很受黃帝賞識。后來結繩記事日顯落后。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講述野獸的去向。倉頡深受啟發:“一個足印代表一種事物呢!”回家后,倉頡便打點行裝外出考訪。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來。依類象形,始創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動了天帝,當時天下正遭災荒,便命天兵天將打開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谷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
倉頡死后,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谷雨節”。如今,每逢谷雨節氣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谷雨作文 篇3
我揉著朦朧的睡眼,跟在父親身后,回老家。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加快回升,利于谷類作物生長。往年都是父親自己一人前去,今年卻要拉上我?!皠趧幼罟鈽s……”破舊的收音機斷斷續續地響著優美的歌聲,沿途的高樓變成低矮的平房,幾只白鷺鷥在田間飛躍,不時還有一群鳥兒掠過樹梢。山路坑洼,我們下車步行入村。
農村的清晨濕漉漉的,散落在樹葉上的露珠閃著光,鞋子踩在泥土上,吱吱的叫著。穿過一片密林,便是農田了,一壟田地耙得整整齊齊的,像許多流動的河水,只差一巴掌距離,就要融匯在一起,站在田壟上,細聞泥土的芳香,更濃郁了。
幾位老人迎面向我們走來,挽著褲腳,扛著鋤頭,應該是剛干好農活。“今年這么早回!”他們用淳樸的客家話與父親攀談,見了我,笑著撫摸我的頭:“阿柔又長高了!”
來到田間,鄰居已經幫我們整過地了,父親就開始施肥,我呆呆地站在一旁,手無足措。父親交給我一袋種子,讓我播種?!拔医K于可以大顯身手了!”我興奮地跳起來,我學著父親彎著腰,一手捏袋子,一手握著種子往地上撒?!安皇峭唵蔚膯?”望著撒下的種子,我的意地笑了。這時,父親的話卻如一盆冷水淋透了我,“你看,撒得一點也不均勻,會影響收成的……”那就只好東山再起了,我心中暗暗與種子較勁,“我一定要干好!”這次,我改變策略,均勻讓它們“安家落戶”,可效率卻不怎樣,才播了不到四分之一,汗水就浸透了襯衫,剛挺直酸痛的腰,一下子頭昏腦脹。環顧四周,有老人、青年、婦女,無不在辛勤工作。有付出才有收獲,我擦干額上的汗珠,又投入了新一輪的“戰斗”。
日懸正空,我們才播種完成。望著我的勞動“成果”,想到在豐收的秋季,它們也會長得高高的,金黃的稻子如波浪般隨風起伏,向辛勤的人們鞠躬微笑……我的嘴角不禁上揚。這時,父親端來一盤雞蛋炒香椿,紅紅嫩嫩的香椿,似火炬般的花朵,那個香啊,深入骨髓。
我的心沐浴在無限的春光里,沐浴在勞動的喜悅里,是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勞作,才賦予了谷雨這個節氣更多的意義,更深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