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課程改革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師課程改革工作計劃,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指導思想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所需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思維觀察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和應用技能,以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
二、改革目標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營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各種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索,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三、方法和措施
1.改變我原來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
首先,課堂教學改革要努力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訓為主線、發展為中心、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高效課堂。通過探索和實踐,我們認識到教學過程應該是:學生被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所吸引,自覺而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學習活動,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迷茫時而快樂,在憤怒和起伏的情感體驗中獨立完成知識的建構。提倡“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每個人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喜悅。
其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坝行У臄祵W學習活動不能僅僅依靠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惫膭顚W生用眼睛觀察,用手操作,用大腦思考,發現和掌握數學知識。
2.把握特點,靈活運用教材
新課程與傳統小學數學教材相比,小學數學教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保持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課程環境;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教科書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使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通過數學活動獲得數學知識。提倡自主、多元化學習。
3.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相互作用的活動。而教材只是為我們提供了富有表現力的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所以一套教材提供的各種材料并不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善用”教材,而不是“教好”。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應靈活使用教材,開發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學校內外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1)多樣化和優化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該尊重個性,而不是一刀切的填補。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快速發展的數學教育是必要的。
需要明確的是,“算法多樣化”和“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耙活}多解”是針對個人的,尤其是中級以上水平的學生。解決同一個問題有很多方法,目的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所以在教學中,不應該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個問題說幾種算法,否則只會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2)、成功與挫折
在課程改革中,我們都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尊重、信任、欣賞和肯定,這是非常必要的;但我們確實看到了這方面的一些誤解。有些學生不管表現如何都受到表揚。甚至一個很簡單的回答就被贊為“太神奇了!太聰明了……”,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學生目前不能被批評,批評是消極的,會刺激學生,影響他們的自我激勵,對課堂上的一些不良行為視而不見,這就是所謂的“保護學生積極性”。以上種種都會給學生的全面成長帶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是強化孩子行為的一種手段,是恰當的、實用的,是學生認可的。規范學生行為,改變學習態度,養成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三)構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一、動手實踐——主動學習
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動手實踐,用外顯的動作帶動內心的思維活動,將外顯的操作過程抽象為數學表達式,從中感受和理解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我們將示范教材改為探究教材,將封閉題改為開放題,將最終結論改為過程探究,努力為學生營造動手實踐的氛圍,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養成動手實踐的習慣,培養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積極開展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等實踐活動。依據自身認知發展水平和現有知識經驗,突出主動學習的科學內涵和外在表現
二,自主探索——探究學習
數學教學活動要努力豐富學生對數學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與人類積累的數學知識進行交流。因此,數學學習是學生積極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研究和探索新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和解決問題,完成認知建構,培養探索和創新意識的過程。突出研究性學習,深刻理解和科學規范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廣泛提供和豐富研究性學習的資源,使研究性學習成為可能和現實,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進一步發展和各方面素養的提高。
三,合作與交流——互動學習
互動是課堂教學中各種矛盾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現代社會人們的重要活動方式。以合作與交流為主要內涵的互動學習是促進學生社會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獨立思考,在合作交流中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動態生成。
我必須努力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因為我知道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課程改革使我們深思,促使我們改變,給課堂帶來新的活力,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