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簡史800字作文
800字作文二戰簡史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已勝利80周年了。二戰給世界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是你們知道原因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戰簡史800字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戰簡史800字作文案例1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已勝利80周年了。二戰給世界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據統計,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二戰中,交戰雙方總兵力多達1.1億。在戰爭中喪生的總人數大約為五千萬,其中中國軍民傷亡就多達三千五百萬人。這次戰爭的直接軍費消耗有1.1萬億美元,占所有參戰國當時國民總收入的大半。此外,還有4萬多億美元的物質財富被毀壞,人類多年積累的財富毀于一旦。
我常常問自己:為什么會爆發二戰呢?最后我總結出了這么幾點:
首先,德國作為最大的法西斯國家,其魔爪伸向世界各地,影響最大,危害也最大,而希特勒作為德國國家元首,集總統、總理和軍隊最高統帥的權力與一身,他理所當然是德國法西斯侵略戰爭的策劃者。而且從希特勒個人素養上來講,他原本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他和法西斯組織納粹黨利用經濟危機造成混亂,才得以迅速提升其地位,最后竟在1993年德國大選中被任命總理!就這樣,一個充滿野心又心狠手辣的痞子開始了他征服世界的計劃。他蔑視猶太人和黃種人,于是建立集中營,專門屠殺猶太人,還禁止德意志人與猶太人通婚,等等??傊?,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是二戰爆發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英法推進綏靖政策,縱容法西斯勢力發展,催化二戰爆發。20世紀30年代,英法等國為了保住既得利益,非常懼怕戰爭,面對法西斯國家日益囂張的侵略勢頭處處退讓,企圖犧牲小國利益,滿足法西斯侵略欲望,并盡可能地把法西斯禍水引向蘇聯。英法等國綏靖政策的頂峰是“慕尼黑陰謀“,強行把捷克斯洛代克的蘇臺地區割給德國,嚴重損害了捷克斯洛代克的利益,也使德國更加肆無忌憚,加速了擴張步伐,也加速了二戰爆發。
再次,由于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嚴重危脅了蘇聯的安全。出于自保,辦聯在1939年8月與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的自保心理不利于反法西斯戰線的形成,而且使德國免去了連線之憂,可以集中兵力對西歐各國各個擊破。法國首當其沖,在強大的德國面前迅速滅亡。至此,二戰才真正爆發。
第四,30年代的經濟危機加速了二戰的爆發。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資本主義各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而像德國,日本由于改革不徹底,有封建殘余,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兩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對內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最后德國成了歐洲戰爭策源地,日本成了亞洲戰爭策源地。
最后一點,也是最根本的一點,那就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由于受經濟危機的沖擊,世界上的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發展出現畸形,除了英法美等傳統的資本主義國家外,還出現法西期國家;此外,由于德日等法西30年代已超過英法等國,因此他們開始不滿于凡爾賽體系,要求更高的政治地位,而戰爭是他們達到目的的最好手段。 二戰的原因是明朗的,但我的心并不明朗,并且害怕起來。我擔心如果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又出現不平衡了將會怎樣,難道又要出現第三次世界戰爭嗎?所以不得不讓我們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產生懷疑,又對未來產生擔憂。
二戰簡史800字作文案例2
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本書,對我有記憶猶新的深刻印象。追溯二戰起因,終究是德國、日本、意大利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采取的“自救”行為。為了自己“發展”下去,他們不惜一切地發動戰爭。
戰爭,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那么殘酷:淚水、饑餓、鮮血、犧牲,我們對戰爭充滿恐懼。無論是希特勒的鐵蹄,還是日本人的刺刀,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戰爭帶來的都是巨大損失。
不可否認,戰爭對于科學的某個方面的發展,的確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原子彈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明出來,二戰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不能因此對戰爭持有肯定的態度。大量青壯年走向了戰場,從事生產活動的人越來越少;科學家們正忙于研究殺人武器,平時為生產服務的各種研究停止了;大部分工廠在生產軍事用品,日用品日漸缺乏。戰爭帶來的“巨大利益”的后面,眾多的不良因素日積月累,必然導致人民的不滿,就算法西斯政府還想繼續打下去,廣大受害群眾勢必會奮起反抗。
二戰過后,人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戰爭結束的六十多年間,中國的崛起,歐洲的飛速發展與日本經濟的騰飛,都漸漸讓人們明白:只有擁有和平,才能持續的發展。
的確,在抹去戰爭的陰影后,人們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在和平環境中,我們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來;大家放下了高懸者得心,又重新到生產當中,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裁軍,不僅為生產活動增加了新的勞動力,還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軍事開支;科學家重新開始了尚未完成的研究課題,加快了新技術、新材料的發明與應用;就連國與國之間也不再是敵對關系,而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伙伴”與“戰略伙伴”。于是這個世界有了一個新名字——“地球村”。
和平時期也會有一些阻礙發展的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否認和平對于發展的決定性意義。可以這樣說:戰爭也許可以使某些方面得到一定的發展,而和平卻可以讓社會全面發展。
和平與發展,是兩個永恒不變的話題。只有在和平的環境下發展,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成果。只要共同努力我們就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二戰簡史800字作文案例3
六十年前,法國,諾曼底,猶他海灘,一隊又一隊的美國與英國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向前方的碉堡沖去,一個接著一個的戰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吶喊著向前奔跑,片刻,鮮血染紅了整個海灘……
六十年前,蘇聯,斯大林格勒,前線,一輛又一輛的卡車載著剛從訓練營里出來的新兵,軍官在車上喊著:“我們不需要活著的逃兵!”話音剛落,就有一枚彈片擊穿他的頭顱。新兵們被趕下車,有的人拿到槍支,有的人則只拿著子彈,擴音器里不斷地重復一句話:“沒有拿到槍的,跟在有槍的后面,有槍的同志犧牲了,沒有槍的同志就拿起他的槍,繼續沖鋒……”
六十年前,中國,東北,某個村莊,晚上,一名光著膀子的中年人扶正了掛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的帶子,轉過身對著一群村民,其中有十幾歲的小伙子,也有頭發斑白的老者,他們同樣背著大刀。那中年人說:“都沒讓家里人知道吧?”眾人都沉默不語,中年人把手一揮,“那走吧?!卑雮€時辰后,日軍基地里慘叫聲、槍炮聲和金屬碰撞的聲音接連不斷,月光映在刀刃上也有了悲憤的色彩,隨著刀的揮動不停地閃耀。隨著最后一聲槍響,再也找不到地面上的月光…… 戰爭,除了死亡和毀滅,什么都不能帶給我們。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英雄,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英雄,我們無法忘記,忘記戰爭,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不應忘記戰爭中的英雄們,是他們結束了戰爭,停止了毀滅,用他們的死亡,代替了別人的死亡。
戰爭結束了,就讓我們來紀念沉睡的英雄。 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國,諾曼底,猶他海灘,當年在此浴血奮戰的老兵,穿上了掛滿勛章的軍裝,走在路上,人們向他們喝彩,為他們歡呼,同時他們也發現,老兵們的笑容如此沉重…… 六十年后的今天,俄羅斯,莫斯科紅場,這里是慶祝,或許應該說紀念二戰勝利六十周年的主要場所,來自全世界的英雄們,受到各國領導人尊敬、贊頌。
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國,東北,某個小鎮,一個班的學生,在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座紀念碑下,老人講述了當年自己殺敵、幸存、逃脫的經歷,依然是激動不已,他唱起了那首令他熱血沸騰的歌:“大刀向敵人頭上砍去……”學生們流淚了…… 紀念,為了不能忘記的過去。
二戰簡史800字作文案例4
戰爭是國與國之間全方位的戰爭,從軍事、經濟到文化,從軍隊到武器,還有情報和資源,甚至政治。其實就是國與國之間利益的戰爭。
德國是一戰的戰敗國,由于英法美蘇之間的明爭暗斗,使德國的法西斯一步步崛起,再次發動戰爭。再由于列強的綏靖政策,讓德國蠶食他國,最終讓大國們自食其果:法國被攻陷,英國孤立無援,蘇聯傷亡慘重,美國被迫參戰,世界差點被法西斯統治。
最后雖然是同盟國勝利了,但是勝利來之不易,以9000余萬軍民的傷亡及不計數的經濟損失為代價換取的。 如果當時,大國們能在法西斯剛起頭時就把其火苗掐掉,也許世界就不會有這場災難了。 當然,如果只是如果,當時也只是當時。現在就要記住歷史的慘痛教訓,不能再讓歷史重蹈覆轍。 本書以歐洲戰場為主,介紹了海陸空的各個經典之戰,由此對比就知道了當時中國是多么的落后。 當時日本有強大的空軍,海軍已經有了航空母艦群,而且不止一個,甚至跟美國不相上下。而當時中國只有陸軍,還不夠強大,在沒有空軍和海軍的幫助下,這場戰爭贏得來之不易,是用無數的人命換來的。希望以后不要再有。
中國戰場只說了某人的功勞,而對國民一筆帶過。 其實歷史都是為勝者而寫的。 有點想不明白,法國已經被德國打敗占領了,戰后卻可以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后來又想,中國當時不也進入了五常嗎?雖然說是戰勝國,但是勝得如此艱難,可以說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這樣看來,戰勝國并不是進入五常的條件,背后有著許多復雜的因素,其實就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因素。 再次說明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二戰簡史800字作文案例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波蘭是烈士,英國是勇士,美國是勝利者。
與許多烈士一樣,波蘭也是主動地承擔了這一角色。它可以選擇做德國的盟友,那樣的話,它或許能獲得烏克蘭西部的某些土地,比如波蘭曾經統治過的基輔。然而,波蘭的統治者堅定地與英法兩國站在一起,以為它們還是1918年的勝利者。與波蘭一樣,英法兩國都曾在1918年的分贓大會中獲利頗豐,而俄國和德國卻被排除在外。波蘭人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一個強國,是東歐的堡壘。他們已經看到發生在捷克人身上的事情。捷克作了很多讓步,但最終還是在慕尼黑會議上遭到肢解。波蘭人不愿重蹈覆轍,即便蘇德兩國已經簽訂了瓜分波蘭的協議。他們認為英法兩國會出動飛機和坦克把德國人迅速解決掉,因此他們拒絕做出哪怕一丁點兒讓步,在所有這一切背后,丘吉爾的身影巍然屹立,這正是他大放異彩的時刻。丘吉爾幾乎得到了所有國民的支持,整個國家在他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共赴國難。
丘吉爾說:“這是我們組輝煌的時刻?!钡牵嬲南M峙轮荒苈湓诿绹膮鹕?,可這并不容易實現。美國的中立法是美國嚴格保持中立狀態。很多美國人認為,由于美國東海岸的經濟利益,美國面臨被拖入戰爭的危險。富蘭克林羅斯??偨y束手無策。從理論上說,購買武器只能用現款支付,不能賒欠。英國在美國擁有大量投資和巨額財富,現在不得不低價出售,充作軍費。然而,德軍在大西洋部署了U型潛艇,使美國貿易深受威脅。羅斯福深知,一旦英國失陷,美國所面對的世界就只剩德國和蘇聯兩大強國。此外,日本正在中國及壓軸的其他地區擴張,而美國在這些地區擁有重大利益。于是,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大西洋強國開始在法律所允許的額范圍內展開合作。實施轟炸行動的理由從來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事實上也沒有證明這是正確的。
最后,支持這一行動的理由僅剩下兩條。其一是,轟炸顯著地攪亂了德國的經濟。為了保衛自己的城市,盟軍必須用數不清的飛機和大炮去攻打德國,它們大量從前線返回,尤其從蘇聯戰場。然而,如果能對兵工廠和運輸系統實施精確轟炸,使德國這不戰爭機器無法繼續運轉,那么盟軍的目標一樣可以實現。另一條理由與德國人的道德有關。羅馬尼亞猶太人里昂內爾布洛赫在“二戰”期間還是一個年輕人,后來,他去了倫敦,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律界人士。在1941年,德軍在歐洲戰場摧枯拉朽之時,他看見德國士兵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他當時說,要想讓這些德國士兵回歸常識和人性,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成噸的高爆炸彈直接扔到他們的頭頂上。這么做的效果無法驗證,但在當時,德國人所受到的憎惡確實非常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