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學心得作文

| 新華

學習國學,讓我受益匪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國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證明,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下面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幾點體會:

一、國學使人提高素養

傳統精神的力量震撼人心,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國學是關于道德的學問。學習如何把自己修煉成一個奉公守法、恪守信用、遵循規則、奉獻社會的人。《論語》把人生的追求分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人要有“為萬世開太平”的恢弘志向,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其進取意識和向上精神值得我們汲取?!靶奚怼R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讓人知道自身的不足從而去改善。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應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帶頭學習國學,加深傳統文化的熏陶,更加明理和睿智,拓寬看問題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對道德修養認知的水平,使自己懂得更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二、國學為人指明方向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明正確的方向。

三、國學教人學會做人做事

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國方略、都可以從博大精深的國學中找到傳承基因和歷史淵源。儒家學說倡導“禮義廉恥”、“忠孝仁愛” 等等,構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傳承至今。我們在學習國學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它對當前工作的重要借鑒意義。比如對于“禮義廉恥”,“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我們要深刻理解其廣博的內含,融會貫通于當前的廉政建設之中。又如“忠孝仁愛”,“忠”就是要忠于國家、忠于黨;“孝”,就是要孝敬長輩,試想,如果連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干部,怎么可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仁”,就是要廣施仁政,以人為本;“愛”就是要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庭。尤其對國學中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學習,要努力發掘其中的人文智慧,領悟其中做人做事的原則、為人處世的哲理、生產生活的奧秘,以求得人與人關系的和諧、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人與社會關系的和諧。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國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們了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2

觀看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大賽,感覺受益匪淺。

參賽的選手們,年齡并不大,但各個都是人才,他們對國學經典的熱愛讓我震驚不已,他們十分好學上進,對詩句的了解和把握已經滾瓜爛熟了,各種經典詩句都能倒背如流,脫口而出,就連評委老師也很佩服這些孩子們,不論年齡大小都十分淡定的迎接一次次激烈的比賽,不在乎輸贏,他們的心理素質很讓我們欣賞,他們的腦袋里裝著數不清的詩句,我也很佩服他們是怎樣把這些記在腦子里的不管怎樣說,看得出他們在家里,在校園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們表面平淡,其實一句句詩已經在腦子里環繞著,望見對手反超了一點點,就要做的比對方還要強,他們說的話有水平、有素質、有涵養,每一句都有必須的好處和道理,傾聽他們說話,會懂的很多從前不明白的道理,每看完一集就會向自己發誓以后也要好好學習文學知識,學好語文,打好基礎,將來,我也必須能站在那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平臺上,迎之后淘汰和晉級,和一些品德兼優的好學生競爭!

在比賽中我看到一個環節,是導演組特意安排的,就是找不同的選手給他們錢幫忙買電池,選手們會分別遇到借錢的阿姨,看看他們能否借錢,結果只有兩個人借了錢,其余的都說堅決不行,當然,選手們各有自己為什么這么做的理由,每個都有道理,讓人無法挑選出最好的,這時,媽媽問我遇到這種狀況會怎樣做,受了選手們的啟發,我說,如果我身上有錢的話,我會大方的借給阿姨,當然要在自身安全的狀況下,如果阿姨另有企圖,我身上即使有再多的錢我也不會借給她,如果我沒有自身帶錢,我是不會把導演或攝制組的錢借給她的,因為這錢不是我的,我沒有掌管錢的任何權利,這是別人的錢,即便是用我也要征得別人的同意,媽媽很滿意我的回答。

開學以后,我期望老師多教我們一點關于國學的知識,讓我們從這些國學經典之中領悟更多的人生道理,并且期望老師也多多舉辦國學知識方面的活動!我相信,我也能夠做的很好!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3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么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里能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

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里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為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并被《國學經典誦讀》里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軍隊有規矩,為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斗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發現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薄吧仙迫羲?,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薄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边@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游手好閑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仆”,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F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并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后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里感悟真諦吧!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4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滋潤著中華民族的茁壯成長,培育著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使中華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質與風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內容,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意義,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卻超越時空的界限而恒古常青。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應該更好地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

作為一名教師,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徐云知教授的國學培訓,通過半天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切身感受到國學中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品味一下,確實受益匪淺。今后,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做到積極借鑒汲取前人經驗與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加強教師自身品德修養,給學生樹立良好形象

變化氣質,涵養德性。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

二、堅持培養,激發孩子學習國學的興趣

《國學》里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較深奧,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只需要知其言,而并非一定要知其意。每天聽一段國樂,讀一段圣賢書,做一段國學保健操慢慢熏陶,慢慢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間久了就能熟讀成誦了。

三、熟讀成誦,在誦讀中感悟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復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皶x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四、加強學習,提高國學認知水平

我原以為國學就是《老子》、《孔子》。這一次的培訓我知道國學里居然蘊含著那么多動聽的國樂,我真的是太淺薄了,這讓我深深感到我作為教師國學知識的匱乏。國學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沉淀,歷盡歲月河流的淘洗,依舊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我們教師有既定的教學任務,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增加閱讀量,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培訓等手段來提高我們的國學認知水平??鬃诱f:“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應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

這次的培訓,讓我深刻領略到國學的魅力。《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老師是很好的傳承者,我們應當做學生的導航者,為他們打開這扇門,讓他們在國學經典的寶庫里吸取營養,構筑自己人生美好的詩篇。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5

最近,校園里正在開展一項活動,叫做“國學經典誦讀”,大家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國學經典包括很多,例如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復雜的還有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等。

其實,在我五歲時,媽媽就給我買了國學經典誦讀的全套書和碟子。媽媽說,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經典,希望我背誦一些。當時我不懂,就搖頭晃腦地跟著背誦。有一次,幼兒園搞兒童人氣小明星選拔,我因為會背誦“子曰,學而時習之……”而被評為了人氣小明星,照片還在光榮榜上放了好長一段時間呢!現在回想起來真有趣!

現在,我們學校也在開展 “國學經典誦讀”。在誦讀時,大部分同學都很認真,只有極少數人心不在焉。我們一定要認真誦讀國學經典,這是一項有趣的活動,而且對于弘揚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們國家對外開放多年了,一些人就迷失了祖國的優良傳統。現在,國家在小學階段就安排我們學習國學經典,就是為了讓這些優秀文化遺產深入我們的骨髓,永遠不會忘記。這樣,在我們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在接受外界文化的同時,不會忘了我們的“根”。

讓我們大家都來誦讀國學經典吧!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6

《論語》的最后一句話“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每個星期講一次課,整整用了一年零七個月的時間,講了87堂課,259個小時,一部《論語》終于講完了。這其中的過程雖然很漫長,如今回想起來,卻似乎就在轉眼之間??追蜃拥哪蔷湓挘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依然歷歷在目。

學習《論語》的過程,也就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與自己的毛病習氣作斗爭的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比如懶惰、貪吃貪睡、公私不分等,老師說,君子見得思義,不占公家的便宜,即使是隨手可得的,也決不沾染。在聽課的過程中,后學常常感到非常的慚愧,當后不再造,作一個安分守己、精進好學的人。

沒有學習之前,后學不知道什么是孝順父母,也不懂得友愛兄弟,很少幫父母做事,更不會關心兄弟姐妹們,通過學習,才知道,原來“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噫,多年來,一直都在做著悖德、悖禮的事情,卻依然恬不知恥,還自以為是君子。如今,在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方面,后學依然做得很不好,需要認真的努力。

《易經》曰:“蒙以養正,圣功也。”通過學習,收獲最大的,當是使我們明白了應該如何教育下一代。人不學、不知道,學習以后才明白,對于孩子,要培養他的敬畏之心,當他還小的時后,就要教他學會灑掃應對之禮,還要特別注重禮和樂的教化,拒絕電視和流行音樂,多聽古大德演奏的古典音樂,以長養孩子的中正平和之氣,“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留金錢給子孫,子孫未必能保得住;留經書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遠之計?!苯虄航膛冉碳海覀兿氚炎优毯?,如果自己沒有變好,子女又何以能學得好?我們要以三太、以孟母為我們學習的幫樣,孩子的功名利祿,命中自有定數,然而對于孩子的教育,必希其為圣賢路上之人。 這些都是在《論語》的課堂上學來的法寶。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毙奚怼R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盡在《論語》之中。遺憾的是后學還學得很膚淺,真的很遺憾。希望能加倍努力。

感恩老師辛勤的教誨!

感恩同學熱情的幫助和支持!

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真誠的付出。謝謝您!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7

暑假得此機會赴北京學習國學經典,感受到了國學經典的魅力。不得不承認,誦讀國學經典的確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熏陶,對小學生而言亦是如此。這種國學經典的浸染,看起來是個大工程,突破起來也是個難點,但這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文學視野的拓展,個人素質的提高卻有著重要的意義。兩天的課程培訓下來,杭州的拱宸橋小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拱宸橋小學在國學經典教學方面走得非常扎實,讓我覺得耳目一新的是入學禮。開學初的入學禮儀(正衣襟、拜孔子、觀國學館等等)讓孩子從思想上重視國學、禮儀、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王崧舟校長所打造的“樂學模式”也是讓我感受很深:始于“悅讀”,基于“熟讀”,貴在“悟讀”,成在“化讀”。在國學課堂中重視學生的體驗,提倡“兒童視角”,非常在意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王校長還呈現了“文化種子”的習得。以每天三誦、每課一練、每周一課、每月一查、學期一賽、學年一年來作為主要途徑開展國學經典教育。拱宸橋小學王校長的“以教立心,以文化成”理念,把國學經典教育做得的確是有聲有色。感受了拱宸橋小學的國學教育特色以及其他幾位專家灼見之后,我也有了很多思考,現就幾點來說明:

一、國學經典教育要有重視氛圍的營造。幾位專家都講到了,陶冶熏陶在國學經典教學中很重要。國學經典教育的實現并不只是通過那一周一節校本課,更不止于課堂上的教與學,還應該有一種環境、氛圍的熏陶,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習得或強化。如果只把國學教育的壓力放在三四十分鐘的課堂上,那這節課跟普通的文學課并沒有太多差別,反而會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應該打造國學經典學習的文化氛圍。比如關于國學經典讀書活動的開展、繪畫活動的開展,文化墻的更新、班級讀書角或者黑板報等欄目的更新。在樓梯處或走廊也可以有一些國學經典里面的詩文、或者宣傳國學經典教學的標語等等。再另外,也可以通過“升旗儀式”“大隊活動”來輔助宣傳,多加熏陶。再有像參觀國學館等實踐活動,也可以讓學生有所悟有所得。要讓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國學經典”的學習很重要。

二、國學經典教育要有策略的提高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是要求課堂上的學習興趣,而且要注意讓學生在課余生活中也不忽視國學經典。課堂上的興趣提高,離不開教師的課堂設計,多樣化的誦讀,趣味游戲、動畫輔助教學、小誦讀競賽等等可以做些嘗試。課余生活中對國學經典誦讀的興趣要依賴于學校活動的側重。學校可以每月、每學期根據情況來計劃關于國學經典的誦讀比賽、演講比賽、節目展演等等,或者配合讀書活動、書畫活動來開展。

另外,這也對老師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來講的確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8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生必背的,可對于我們來說只是死記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兩天我看了一個節目《國學小名士》,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國學小名士電視誦讀大賽以“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為主題,讓青少年通過對國學經典的誦讀,把傳統經典中的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經典誦讀》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典是指傳統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經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享用傳統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

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心倍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我要多看書讀報,來豐富我的知識??赐旰笪矣辛松羁痰念I悟:應未雨綢繆――我無論做何事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準備。經典誦讀是對廣大中小學生進行愛國和民族傳統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揚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化魅力的法寶。經典誦讀中所含的國學文化須牢記。

這個節目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我希望讓我們這五千年悠久的燦爛文化發揚到全世界,讓世界關注中國文化,因為她就是民族傳統與民族 精神的化身。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9

歷史是美好的,歷史是偉大的,知識好比是大海,學習就是一面小小的帆船,而歷史,就是船上的燈,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國學小名士》充分的讓學生們展現了自己的歷史才華,更讓我們,對歷史有了一份了解。

看完《國學小名士》總決賽后,我深有感觸,“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這短短十六字的口號讓我們對國學更有了一份新的認識,來自中國各地的選手們躍躍欲試,經過一輪輪的選拔,選出了十二位能書善畫的小名士,來參加最后的總決賽。比賽中,大家不相上下,比賽結束,大家互相照顧,這才是一種最美的人品,一份最好的美德。

第一輪,我愛記詩詞,根據大屏幕上出現關鍵字,背誦帶有這些字的古文詩詞,大家不相上下,比賽越來越激烈,一連過了好幾十輪,仍未分出勝負,我真為大家的詩詞儲備量感到震驚,隨著比賽的輪數越來越多,選手重復頻出,我不禁為他們捏了一把汗,總算,比賽結束了,剩余的六位同學繼續參加下一輪比賽,我的心平靜了下來,想想那些哥哥姐姐對國學的喜愛和認真,我不禁暗暗佩服起他們來。

到了第二輪,賽場上越來越緊張,第二輪的比賽是舞文弄墨,比賽中選手根據提示答題,知道答案便可按下答題器,獲得答題機會的選手,即可用毛筆寫下答案。在這一關中,大家認真聽題、看題,個個都躍躍欲試,用毛筆寫字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第二關過后,場上只剩下四位小名士,在場的觀眾和我都緊張起來。

第三輪是棋逢對手,這個環節每兩人一組,兩人通過答題,與下五子棋相結合,直到五顆五子棋兩連成一條直線,則贏。場上,大家淡定的答題,一點兒也不焦躁,沉著冷靜,而我倒替選手緊張起來,這一輪比賽終于結束了,場上只剩下劉康寧、謝奕晨兩位選手準備進入冠軍爭奪戰,我真替她們高興。

總算到了冠軍爭奪戰:楹聯對決。本關中,根據所提供的上聯,兩位選手分別對出下聯,三局兩勝者即為冠軍。選手們躍躍欲試,更是這輪比拼,讓我知道了寫對聯的很多習俗,比如說要對仗,還有上聯的最后一個字往往都是仄聲,所以,下聯就必須是平聲,經過這一輪的緊張對決,最后劉康寧奪冠。

小時候,詩詞是我們最不愿意接受的東西,國學更是我們不懂的的東西,但是現在,我們可以自豪的說出:“我們愛詩詞!我們愛國學!因為它們,是祖國的精華!”

有關國學心得作文篇10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是中國人民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收了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有許多優秀的思想精華永遠值得我們發揚?!白詮姴幌ⅰ钡拈_拓精神;“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無私奉獻精神,“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的憂國憂民的情懷等等,這些凝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國學,只有接續國學薪火,才能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這是一件大好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從做人開始。如果沒有做人的基礎,那就既不會有民族精神,更不會有革命精神。做人從哪里開始?從灑掃庭除,應對進退開始;從國學啟蒙的“三百千”開始。這種學習不光是識字和道德思想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來對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把它稱之為“國學”。以國學啟蒙的范本“三百千弟”為例?!度纸洝纷钪匾奶攸c是條理清楚、文理明暢、概括精辟地傳授歷史文化知識,倫理道德知識,團結友愛的重要性,以及學習應當刻苦等等,被譽為“袖里通鑒”。且反復勸勉學童勤學,敦促家長、老師認真對待對子弟、學生的教育。誦《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華民族姓氏的淵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遠,使用人數最多的兒童國學啟蒙讀本,在中國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文化的小百科全書。《弟子規》是關于品德修養、行為規范的國學啟蒙讀本,將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語言,淺近的歷史典故講述清楚。

所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發揚和光大革命精神,不可不從國學啟蒙開始?;厮菰搭^,傳承命脈,“國學”是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

93912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