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

| 新華

工匠精神其實是一種職業訴求和產品訴求。所謂職業訴求,就是培養從業人員的敬業感和榮譽感,使他們不僅僅將職業作為一種謀生手段,而且作為一種事業追求,一種工作榮耀,一種生命守望。他們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認真負責,盡職盡能。而這種職業態度是基于對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的熱愛與投入的基礎上的。正是在這份執著堅守之中,他們也享受著社會對他們的職業認同,以及工作本身帶給他們的樂趣與榮耀。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的七級八級技工不但得到社會的尊重,同時也收獲了相應的地位和待遇。從這一意義上,我非常贊賞央視的紀錄片《大國工匠》,社會應該為這些精英喝彩。社會對精英的定義不能只局限于政治人物、科學人物、文化人物等,理所應當還應該包括技能崗位上的優秀人物。有一次與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領導交談,他很自豪談到他們學校的優秀校友代表:包起帆、李斌。這些上海的“工匠”,不僅應該成為應用型大學的驕傲,也應該成為上海的驕傲、全社會的驕傲。所謂產品訴求,就是從產品設計到產品生產,再到產品檢驗,直至產品面市,乃至包含消費者使用體驗,整個產品鏈都是一種不斷追求完善、精美和極致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工匠精神不能僅僅體現在產品的末端,還應該體現在產品的全過程。讓產品始終引領時代,引領潮流,引領審美。

工匠精神是一種內在的力量,而標桿性人物、標桿性品牌和標桿性企業實際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也是中國制造所孜孜以求的文明特質。由于中國的工業文明姍姍來遲,因而現今我們提出弘揚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補中國在早期工業文明時的缺失。在現代工業文明的重塑中,舉起工匠精神的旗幟,就是營造社會氛圍、累積心理沉淀、提升實業精髓,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實基礎。現代企業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優,這就無形中形成對工匠精神的呼喚。一批注重高品質、高性能而不吝高價格的中國消費群體正在形成,他們也會形成對工匠精神的呼喚。提倡工匠精神應該也必將成為我們社會的自我追求。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2

工匠精神是一個人的積極的意識形態的總結。它既是一種平凡的體現,亦是一種偉大的升華。其平凡,在于無論何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心所想,工匠精神便可始;其偉大,在于,它源自人的真善美,源自人的真性情,它不是教條式的灌輸,而是真誠的心的交流,它不是路人皆知的道理的堆砌,而是充滿佛性、修身養性的禪宗智慧。

工匠精神讓人懂得:一切煩惱皆源于心。俗語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由于人心的偏移,煩惱之人失去了那份對工作的敬畏心、榮耀心與喜悅心,失去了那份對工作最本真、最初衷、最原始的熱情與熱愛,以一顆功利心、浮躁心、投機心追求一種簡單、粗糙、膚淺的滿足,追求一時的浮華,視工作為獲得金錢、名聲、權利的工具,殊不知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追求。

工匠精神讓人領悟: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入水。不如山,不能堅定;不如水,不能曲達。夢想是行動的開始,動力的源泉??沼袎粝耄肋h是空中樓閣,人生有夢,重在執行。工作,即是實現夢想的開始。工作不僅僅是一種換取物質利益的行為,更是一種生命態度和價值的呈現過程。

工匠精神讓人知覺:擁有知識,不等于擁有常識。人的一生在不斷追求著知識,卻漠視了常識。常識需要人的善心、用心、細心、給予心、責任心。工作中,我們強調著顧客滿意、符合標準、零缺陷,卻又不斷出現著客戶投訴、不達標準、產品返工甚至廢棄的現象。人們犯錯的根本原因,不是沒有不犯錯的能力,而是沒有絕不犯錯的心態。很多人忙著的不是創造新價值,而是制造新問題。工匠精神就是一種精益求精、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科學態度。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3

很多人認為工匠精神意味著機械重復的工作模式,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個集體的氣質,耐心、專注、堅持、嚴謹、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

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看過一則報道,說的是: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研究者發現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異于常人的成就,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取得這種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一個集體將會怎樣?作為你所在的集體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集體為榮,明天集體以我為榮”,“我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應該對我的集體負責”。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執著、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學習,將學習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在生活當中,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么捷徑了,承擔責任,把自己當下的做好,捷徑可能就來了。所以請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傳承工匠精神,做一個熱愛集體的成員。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4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但夢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血與淚。一個人,太渺小,生活能輕而易舉地將他擊倒;一個工匠,形單影只,聚不起社會的力量,我國制造跟不上工業4.0的步子。大國工匠夢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們用網來守護。

《墨子 尚賢》中語云:“古之圣王為政,列德而尚賢。國之賢者,高于之爵,厚與之祿,重之以令?!笔且玻そ骋嗳?,倘若以全社會之力而形成一張夢的保護網,夢不會碎。

高與之爵。德國有許多藍領工人,卻是比白領經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他們靠自己的勞動和技術為生,地位較高,雖是工人,卻也體面得像個紳士。這是社會給予他們的肯定,給予他們那雙勞動后布滿老繭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大國工匠,也需要這樣一張來自社會的保護網,不受人白眼,深愛著自己的職業。

厚與之祿。夢,也是需要金錢為代價的。當商人等不及一個個精細打磨的手工瓷器出路,市場上流動的就只能是統一形態的碗和盆。何不多給工匠們一些時間,一些支持,助他們圓夢,他們夢圓的時候,我國才能真正走入工業4.0,這張金錢鍛造的網,少不了。

重之以令,給予工匠們以禮遇、榮耀,就像《感動我國》所做的那樣,給予那些不知名的英雄以最最光明的舞臺,這是一張榮耀之網。網住的是人心,是感動,也是我們苦苦尋找的工匠精神。我想,帶著如此滿滿的感動,工匠們的心底也必是充滿暖意,他們定會制作出更為精良的匠心制作,匠心筑夢,也定會吸引更多的匠人,懷揣著工匠精神,一同筑夢。

夢,需要網的保護。社會要動起來,織一張地位、財富、禮遇與榮耀的大網,網住了工匠精神,網住了我國未來。

夢的背后,是一張保護網,你我一同編織。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5

很久以來就對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聞,近日有幸拜讀,讀罷掩卷,心中感觸良多,我被書中精彩紛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闡述震撼著,現將感想列出一二,與大家共同探討。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時候會想:反正都是發那么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并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喬布斯曾說:“工作將占據你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事你認為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企業將會怎樣?作為公司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公司為榮,明天公司以我為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如果不作奉獻的話,整個公司最終將會失去贏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公司的成員,當然也包括自己。所以,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棄那種“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曾經聽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這個故事生動的表明,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業業圓滿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公司的興旺乃至整個社會的繁榮才有可能實現啊!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才會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6

李總理在內蒙古赤峰職業技術學院考察時,對一個學生贊美道“相比他的‘作品’,我更欣賞這種追求完美的職業精神。”總理口中的“職業精神”即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作為一名基層的工作者應學習他們耐心、嚴謹、專注、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孜孜不倦、一絲不茍、精益求精。

在工作態度上積極向上,要有工作激情?;鶎庸ぷ髡咭獙W習這種精神,在面對繁瑣枯燥重復的工作時要永遠保持激情,懷著“工作是一種修行”的理念,培養職業認同感,享受通過努力工作所獲得的成長、取得的成績。

在工作落實上持之以恒,要有忍耐力。工匠從入行到成為“匠人”要經歷種.種痛苦和挫折,勇敢直面困難并堅強地走出困境才能成長為“匠人”?;鶎庸ぷ髡邞羞@種忍耐力,基層工作加班時間多、心理壓力大,犧牲了很多休息娛樂甚至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跟工匠一樣苦。只有以良好心態應對繁忙的工作,以苦為榮、以苦為樂。要有堅持力。

在工作目標上追求極致,目標要高遠。工匠們從事著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卻對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就基層工作而言,要把黨的基層事業做好,離不開每一位基層工作者在各自崗位上的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填寫一張表格,撰寫一篇材料,接待一次來訪,調解一次糾紛,籌備一次會議等等,這一件件別人看起來瑣碎的“小事”構成了基層工作的全局。

“工匠精神”的難點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耙瓿梢豁椆ぷ髯铍y能可貴的就是善始善終地堅持到底。基層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困難、面對誘惑,這時一定要執著地堅持下去,耐住寂寞、穩住心神、經住誘惑,不達目標,決不言棄。要有滾石上山的勇氣和氣魄,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真抓實干,一步一步推進,一點一點積累,實現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7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秀的工匠、瑞士的名表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并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員工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脫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里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于“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钡墓适隆?/p>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說,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說: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峰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表,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品質造就了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我們員工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工匠精神心得的作文篇8

弘揚工匠精神要推進“群英會”。這些目標是“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具體化,而且每個目標都是響當當的。實現這一系列目標,不是需要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工匠,而是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工匠,需要“群英會”,其關鍵就是在優先發展教育中,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強調要深化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發揮企業重要主體作用,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匯聚發展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在統籌職業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中,特別指出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急需的職業教育等。2015年,教育部對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進行部署,職業集團數量迅速發展,著力推動企業與學校專業共建、課程共建、師資共建、基地共建,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職業教育集團1406個,共有成員單位35945個。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推進職業培訓包工作進行部署,加快構建終身職業培訓制度,組織開發培訓需求量大的100個左右基本職業培訓包,指導開發100個左右地方(行業)特色職業培訓包。這正是工匠成長的搖籃。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在《下一個社會的管理》中預言“未來社會”的三個主要趨勢:一是年輕人口在社會中的比例下降,二是經濟比重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三是勞動力向知識工作者轉型。我們有理由堅信,職業教育就是實現第三個預言的最好途徑,這里將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出發點。

弘揚工匠精神要破除“攔路虎”?!皵r路虎”主要表現為,一是有人奉行“差不多主義”。有的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缺少主業意識,甚至視為“第二職業”;有的不安于本職工作,這山望著那山高;有的不下苦功夫、久功夫、“笨功夫”,把小聰明當智慧,等等。二是有人患有“近視眼”。認不清弘揚工匠精神是大勢所趨,是歷史必然,是時代課題,是敬業本分。要把弘揚工匠精神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格局中,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放在中國夢和人生出彩的一致性中,引出源源不斷的“活水”。三是有人缺少文化自信?;蚩畤@“技不如人”,或不瞄準前沿質量提高。近一個階段,有的國家質量神話被打破,在制造領域被“拉下神壇”,這深切地告訴我們,質量是永恒主題,工匠精神是永恒課題,不進則退。工匠精神不是天生的,是艱辛奮斗的結晶,是堅韌打磨的結果。四是人才培養上存在“兩張皮”現象。受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影響,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質量、水平上還不能完全適應,“兩張皮”問題仍然存在。需要深化產教融合,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筑牢工匠精神的教育根基,讓工匠精神在復興路上、振興路上大放異彩。

93845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