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篇1】
上周末,觀看了當紅影星吳京主演的電影大片《攀登者》,劇中從現1960年的中國國情,1960年,國際登山界對珠穆朗瑪峰屬于中國還是尼泊爾產生了爭議,并稱:“中國沒有登上過珠峰,憑什么說珠穆朗瑪峰是中國的?”于是,中國為了珠穆朗瑪峰的歸屬權,組建了一支登山隊。在登山過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為方五洲(吳京飾)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隊員,丟失了攝影機,雖然最終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卻沒有留下任何影像資料,不被世界所承認。時隔1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穆朗瑪峰進發,經歷了重重困難,最終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并測出最準確的高度8848.13米!
登山隊員們在攀登珠穆朗瑪峰進程中,不斷遭遇各種難以預測的危險時刻,多次命懸一線。在種種困難面前,眾人未曾妥協,選擇團結一心,帶著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奮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堅韌不拔的民族氣節。“不到長城非好漢,登頂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隊員們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來,讓世界見證中國奇跡。“沖頂中國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驚人的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其嚴寒和饑餓的條件下忍受著凍傷的巨大困難,成功的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峰之巔,他們用忠貞的愛國主義情懷書寫了中國輝煌。
登山隊員們的團結拼搏無畏艱險,映照著中華兒女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我們要一代一代的繼承和傳承下去。
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篇2】
沉悶的9月電影市場終于即將結束,國慶檔的多部大片開始了密集的宣傳活動。從題材來看《我和我的祖國》作為獻禮片肯定是重中之重,不過在網絡預購和觀眾觀看意愿上,吳京領銜的《攀登者》才是第一名。盡管《攀登者》的演出陣容同樣是眾星云集,但吳京很明顯是最受關注的那個。
僅僅靠著兩部電影,吳京就飛速躥升成為了國內最好的男演員之一,可能在演技方面他算不上完美,不過他在電影題材創新和市場風格的引領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稇鹄?》讓大IP加小鮮肉的圈錢模式徹底破產,觀眾不必看著垃圾電影還被制作公司嘲笑素質不行,從此內容和口碑才是電影成功的第一要素。
年初的《流浪地球》讓吳京的眼光再次被市場驚嘆,小眾題材的科幻電影都能大賣,靠的不是花錢造假,實打實地用心才是被觀眾們肯定的原因。作為國內第一個票房過百億的男演員,吳京并沒有驕傲,還是一如既往的接地氣。拍戲時各種苦都親自嘗試,閑暇時他也會和媒體調侃一些圈內的不良現象,同樣會對自己的粉絲們循循善誘,讓他們不要盲目追星,先做好自己的事。
在《攀登者》的宣傳活動中,有人采訪吳京,問他擔不擔心這次的登山題材票房很難沖高。吳京的回答是,當他選擇這個從沒有出現過的題材時,他就已經有收獲了。演員就應該不斷嘗試,不斷挑戰,如果只在乎票房就會被圈起來,越來越小心翼翼。用心去拍電影大膽創新,最終觀眾會給你投票,好電影不會被埋沒,夸夸其談才是真的墮落。吳京的話展示了他的格局,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好演員。
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篇3】
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從來都不缺英雄。
——題記
昨天,經老師推薦后,我點開了這部電影——《攀登者》,看完后,我感觸很深。
《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卻因突發意外,致使相機丟失,未能留下登頂證據,這一次登山未獲得國際認可。
13年之后,中國攀登隊再次集合,第一代攀登者的故事激勵著第二代。在經歷了無數次危機與重重困難后,中國隊終是再次登上了珠峰之巔,將紅旗插在了珠峰之上,洗刷了中國攀登者們近15年的質疑與屈辱。
“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這是第一代攀登者隊長犧牲前,掙扎著吐出的最后一句話語。
“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這是所有攀登隊員誓下的諾言,只要不倒下,就堅持到最后一刻。
數次攀登珠峰,克服的是自然極限,耀眼的是不朽精神,閃光的是無畏信念,銘記的是愛國熱血。無論風暴,雪崩,凍傷,亦或是截肢,殉難,犧牲。永不放棄,勇往直前。這些可敬可佩的付出和迎難而上、不畏險阻,凝聚在一起的,是不滅的民族精神。
當我看到張澤飾演的曲松林,像孩子般撲在方五洲懷里,放聲大哭時,我的鼻頭也是酸的,無論身處何方,看到這一幕,都難免回心酸,眼淚是用情至深的證明。
其實,我們都是攀登者,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珠穆朗瑪峰,都要面對風雨,碰過絕壁后,找到能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東西,伴隨著愛與使命,責任與勇氣,一步一步走下去。而我們看這些電影,不單是為了牢記歷史,不忘英雄,更是要從他們身上汲取力量,獲得前進的動力。
英雄不老,品質長存。
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篇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名叫《攀登者》。這部電影講的是方五洲、曲松林、杰布和一位隊長,他們一起攀登珠穆朗瑪峰,在攀登過程中,他們遇到了雪崩,隊長在這次雪崩中不幸的犧牲了。臨終前囑托他們說:“不要管我,你們一定要爬上珠峰,我們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經過艱苦的努力后他們終于登上了珠峰。他們挖出來一個化石,并且把國旗埋在了雪中??墒沁€少了一個證物,就是用攝像機拍下三百六十度的視頻。原來方五洲在救曲松林的時候被迫丟掉攝影機,因此攀登珠峰這個事實受到了全世界的質疑。
十年后中國再一次組建登山隊,方五洲為突擊隊長,杰布為后勤隊隊長,曲松林因為在上一次登頂的時候受了傷,被截了半條腿,因此不能登山,被任命為副總指揮,楊光擔任攝影師。
第一次向山頂發起沖鋒時,由于天氣預報小組預測晚了,錯過了窗口期,因此他們玉帶了雪崩,差點沒了命,第一次攀登失敗。
第二次,楊光申請自己帶,最后終于得到了許可,當他們登上第二臺階時,楊光被氧氣罐砸倒到懸崖下,所以第二次沖鋒也失敗了。
一年一般只有一兩個窗口期,正在眾人垂頭喪氣的時候,氣象小組得出三天后很可能有短暫的窗口期,方五洲等人聽到這個消息后,再次燃起熱情,向山頂發起第三次沖鋒,經過艱苦的奮斗,他們終于登上了峰頂,并且拍下了三百六十度的攝影。
看完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自己的山,自己要登上去”。我最喜歡的一段是最后他們登上去后,興奮的用通話機說道:“報告大本營,報告北京,現在是北京時間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七日十四時三十分,中國登山隊,九名隊員,成功登頂”
中國第一個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觀后感200字【篇5】
冰心曾言:“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實的明艷,卻不曾看到在綻放之初,它曾經受暴風與血雨,灑滿了奮斗的淚泉?!?/p>
如這花兒一般,當新中國成立伊始,當中國的五星紅旗聳立于珠穆朗瑪峰之巔時,成功已向我們展現出它豐盈又明艷的光輝,當然我們也需要看到這背后所經受的種種困苦,番番磨難。
胸有理想者懷錦繡,這部電影中一位位“攀登者”們,個個自信、心懷大志,渴望與山頂并肩,渴望為祖國爭光,于是心中卷起萬千浪濤,于是胸中跨過壯麗的山河。有理想,仿佛若有光,于是困難中給予力量,使之不至于氣餒彷徨,即使身處險境卻仍心存希望,終于在逆風的攀登中收獲了自己的夢想,廣袤的皚皚白雪中,祖國的壯麗,夢想的來之不易,皆盡收眼底。
勇于前者得云梯。電影中的風雪大得驚人,呼嘯著使人心顫,攀登者難道不畏?非也。他們并非不畏,而只是有著更大的勇氣,而只是有著更強的意志,這如同火種般的熱血,在他們身上流動著,書寫著一份份不畏艱險,勇于前進的壯美詩篇!不是沒有失敗過,不是沒有痛苦過,而只是堅定那份炙熱而真摯的勇氣,暗自振作,為下一次沖刺積蓄力量。終于,奮勇前進有了最本質的收獲,是國旗飄蕩的欣喜若狂,是多年理想終得實現的淚流滿面。無疑,都是奮進這架云梯所傳達的內心深處最真切的渴望。
生活亦是如此,人生長途,難免遇到各種心酸困苦,但又有什么能比那88444.43米的山峰更高哪?但又有什么是真正用踏在泥土上的腳步難以丈量的哪?或許,我們只是需要一顆更加堅強的心,只是需要更添一份勇氣從頭再來,勇于奮起前進的勇氣而已,如此去行,相信吧!成功的花兒也終將向我們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