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味作文
除夕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我們家也不例外。家里已經打掃得干干靜靜,收拾得整整齊齊,再貼上窗花和福字,感覺年味越來越濃了。代表團圓的年夜飯我們是在家里吃的。大家都舉起酒杯,祝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祝長輩們身體健康,祝我學業有成。享受完豐盛的年夜飯后,我們便開始看春晚。春晚的節目真是豐富多彩,有相聲,有小品,有歌舞,有武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全神貫注,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
特別的大年初一
我們在鞭炮聲中迎來了大年初一,吃完了代表團圓的湯圓后,我們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一進門,我就送上了我的祝福,祝他們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爺爺奶奶高興地給了我一個大紅包。知道嗎?今天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今天也是我的陽歷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大蛋糕,在初一這個大好日子里,大家為我點上蠟燭,齊唱生日歌,我感覺很幸福。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生日!
下鄉拜年
初二,我們去海門看望已經97歲高齡的曾祖母。一到那邊,我發現好多親戚朋友都已經到了,大家一起向曾祖母拜年,祝她身體健康,曾祖母高興極了。在鄉下過年可和城里不一樣,城里很多地方都不允許放煙花爆竹,但在鄉下,可以盡情地放。考慮安全,大人們給我們小朋友放的的那種一扔就響的小炮。一開始,我也是戰戰兢兢,不過到后來,我就可以大膽地扔出去了,甚至還敢去踩沒響的小炮。聽著一聲一聲的炮響,我覺得這才是過年的氣氛。
這就是我家的年味,有美食,有祝福,有歡笑……而且,我家的年味還伴隨著我的生日,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快樂的__年啊!
什么年味作文篇2
時間像飛箭,轉眼間一個學期過去了,冬爺爺送走了秋姑娘,他輕輕呵了一口氣,大地便披上了亮閃閃的銀裝,伴隨著飛舞的雪花,我們已經聞到了濃濃的年味,我們也知道期盼已久的春節快到了。春節是孩子們的幸福時光。
春節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懶覺。每天睡到自然醒。平時早就被音樂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
離春節還有6天時間,我們全家人已經開始行動了。媽媽下班回來,連忙寫購物的單子,寫完以后。便開車去超市,我們去超市的路上,看見街真熱鬧。連樹上都已經掛上了彩燈,看來我們還是晚了一步,連政府都比咱們快。到了超市,哇!簡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動!笑聲不斷!比往日的超市熱鬧好幾倍。一樓是食品專區,一樣樣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點、蔬菜、水產品、水果都擺放在貨架上。我興奮得跑到水果區去拿我最喜歡吃的金燦燦的橙子,它好像在對我笑:“小姐姐,快把我買回家吧!我可是它們當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猶豫地把橙子放進我的購物車。媽媽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對媽媽眨眨眼,吐吐舌頭,誰叫媽媽今天答應一切由我做主呢。接著我們來到了蔬菜區和肉類區,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綠欲滴,紅辣椒鮮艷無比、誘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腳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這些蔬菜放進了購物車里。最后我們來到服裝區,每一個地方的服裝也可謂是姿態萬千。又的英姿颯爽地站著,有的彬彬有禮地,這次我可只顧欣賞沒買呀!因為我的新衣服媽媽已經給我買好了。購物完之后,我和媽媽每人拎著兩大袋戰利品,來到車上,把戰利品放在了車上,興沖沖地回家了。
啊!春節!啊!春節!一年365天,盼個啥?春節唄!為什么?
首先,春節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還有春節聯歡晚會!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樣盼春節呢?年味這么濃,你聞到了嗎?
什么年味作文篇3
【有一種“年味”叫“平安就好”】
前幾天,收到母親遠在他鄉寄來的老家各種特產,我才恍然意識到離過年沒幾天了,收到父母通過快遞寄來的“年味”,在感動和溫暖的同時,感覺更多的是虧欠和無奈。因常年在外工作,一年中陪父母的時間少之又少,每次向父母說起自己的不孝,父母給我留下的永遠是那句,“平安就好”!
平安就好,寄托著千萬父母對身在異鄉兒女們的深切寄托,老人們一輩子再怎么不容易,到頭來都希望兒女們萬事皆安。特別是在當前疫情形勢仍然較為復雜的背景下,今年過年的關鍵詞從“團圓”變成了“原地”。比起“團圓”,老人們更希望我們“平安”,于是父母再有多少遺憾,相信他們想要的“年味”一定是希望我們“平安就好”。
春節臨近,本想趁著這個小長假回家為父母盡盡孝道,給過年的“年味”增添更多家的味道??梢蛟谝咔槊媲?,我們沒有局外者,更沒有旁觀者。在面臨“回”還是“不回”的選擇時,請原諒兒子的選擇,因為“就地過年”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上胫约撼D暝谕?,很多時候,您們生病住院,我們不在身邊,您們過生日,我們不在身邊,逢年過節,您們希望和自己的兒女團圓團圓,我們還是不在身邊……我是多么自責和慚愧,也許我們能做到的,同樣也只是天天默默祈禱遠方的您們,“平安就好”!
收到父母快遞過來的“年味”后,我第二天趕緊給父母匯了幾千元過去,希望過年的時候,父母能像我們小時候過年時給幾個小孩買新衣服、買糖果一樣,也給自己買上一身新衣服,買上一些好吃的東西,置辦一些自己想要的“年味”??删驮诘谌?,父母把錢原封不動地叫小妹給匯了回來,打電話問父母是不是嫌少,得到的回答是“孩子,你們每月都在還房貸,壓力很大,爸媽平時有政府發的養老保險金,加上你們兄弟姊妹幾人平時拿的錢,我們足夠用了……出門在外,只要你們平安就是我們收到最好的禮物,在外平安就好!”我頓時情緒崩潰,想要向父母表達的愛意,想要向父母傳遞的“年味”,可能只有在這種最微妙的血緣中得以釋懷。
再過幾天就是農歷春節了,小時候的我們數著日子盼過年,巴不得時間過得快點、再快點。因為那時,在您們的庇護下,每年不管家里再困難,也會省吃儉用,為我們幾個小孩買上一身新衣裳、發上幾塊壓歲錢、打上一次久違的“牙祭”,為我們制造最濃的“年味”?,F在的我們,看著您們滿鬢的白發、滿臉的皺紋,只希望時光過得慢些,再慢些,不要再讓您們變老了,余生我愿用我的一切,為您們送上最好的“年味”。
爸媽,因為抗“疫”需要,今年需要“就地過年”,請恕兒子不孝,不能回家和您們一起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但只要我們心在一起,不管身處何方,依然是個團圓年。希望您們在新的一年平安順遂,安康長壽!心有所往,終至所歸,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平安的相聚。借此機會,也希望和我一樣“就地過年”的每一個人“平安就好”!因為那是我們送給天下父母最好的“年味”。
什么年味作文篇4
新年里的第一天,睡意惺忪,QQ上的小企鵝忙乎得不停。我以為自己眼花了,發來怎么都是這四個字——新年快樂。
走出家門,扎羊角辮的小女孩,放煙花的男孩突然停下來,不約而同和我說四個字——新年快樂。
收到筆友的來信,開頭也是四個字——新年快樂。
這個世界怎么了?鋪天蓋地都是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也許和“happynewyear”一樣。一年365天,雖然不是每天都說,但它是每個人心中沉睡的溫暖。當這句話被喚醒時,空氣中就像花挽著花,都是芬芳。我在心中細細地揣摩這四個字的力量。曾經零落在心頭多少的詞句,為什么只單單漏了這一句?
原來我以為“新年快樂”這四個字是老土的,但是每個人都期盼都得到這老土的幸福。我沉浸在這四個字的燦然和溫暖中,嘴邊也不禁勾起一絲笑,手心輕輕捧起那老土的溫暖。
什么年味作文篇5
一年一度的春節終于到來了,這是我們兒童、少年甚至是成人日夜盼望著的節日。它包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無數傳統文化,它是我們家家戶戶和睦親情的結晶,它體現了我們民族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追求。春節前夕的那一種年味和過年時的喜慶之感是我無法忘懷的。
就在年前,下了一場大雪。說是大雪,其實也不怎么地大,只是雪花飄飛時的景象壯觀一點而已,持續時間并不長。那雪積下,銀裝素裹的一片,給本來濃艷的世界添上一片高雅的色彩。正所謂“瑞雪兆豐年”,下了這一場大雪,預示著來年會更好,本來就很重的年味又更濃了。
偶爾上街,街上一片繁華。道路上車水馬龍,張燈結彩。一串串紅燈籠掛在店門口,還有好多說不上名字的'五顏六色的年貨,小販們擺著攤兒在吆喝,但現在更多的是使用大音響。人們成群結隊,忙著置辦年貨,一個個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街上一片熱鬧的氛圍,這種氛圍和規模,堪比我們這俗稱“作節”的交易日。
除夕中午的餛飩也不錯。外婆早早地就弄好了菜餡,許多種蔬菜和新鮮的豬肉夾雜在一起,聞起來就很香,看著顏色就很誘人,即使還沒有做成餛飩,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如果再包上一層嫩白的面粉皮兒,就好似一件藝術品,十分動人。餛飩煮好之后,撈上來呈半透明狀,還有多條皺褶,看上去像寶石一般。隱隱約約看到里面的菜餡,深綠的,深紅的,別有番滋味。剛盛到碗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吞了一只下去,頓感美味至極。
除夕夜里,熱熱鬧鬧、開開心心地吃豐盛可口的年夜飯,一家人扯扯家常,問長道短,然后家人們都幫著搓湯圓,搓出來的湯圓圓溜溜,像孩子一樣,很可愛。在家人的“唆使”下,我很有興致地搓了兩個“元寶”,不能說足以亂真,但也是十分神似的。最后一家人圍在電視機旁有滋有味地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一大早,吃完熱騰騰的湯圓,全家都出動去拜年了。走完了這家,又去串那家,大家互相祝福,各自說著喜氣吉利的話,都歡歡喜喜。如果是小孩,就可以收獲不少好吃的,此行可以滿載而歸。這一天,沒有人家是大門緊鎖的,而都是肆意地敞開了大門,因為在這一天,不用擔心有小偷光顧,而且希望更多的人能到自家來拜年,迎接新的一年。年味真是濃厚呀!
有人說,現在的生活富裕了,天天都跟過年一樣,春節也沒什么意思了。我認為,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國億萬兒女的精神寄托?,F在的春節并非越過越沒勁,而是越過越有年味,越過越想過了。
讓我們仍保持那一種年味,開開心心地過完整個年吧。
什么年味作文篇6
說起年味兒,小朋友都會想到熬肉、炸丸子、包餃子、穿新衣,我家的年味和其他小朋友家不一樣。
今天我的好朋友涵涵來找我寫作業,每次我寫作業時,媽媽都會放下手中的活,默默地陪著我,她練字,我學習。我看到媽媽今天沒練字,就好奇地問了媽媽,媽媽說:“近臘月,年就越來越近了,我在整理紅紙?!焙闷娴貑枺骸鞍⒁?,這是在干什么呀?大紅紙折過來折過去的?”媽媽說:“準備寫過年用的春聯呢!”“第一次見寫春聯的,你們家不買春聯嗎?”涵涵反問道。“我們家都是貼手寫春聯,這樣才有年味兒,媽媽說過,過年的儀式感不能丟,手寫的春聯,紅紙黑墨,很有感覺?!眿寢屧谂赃呥吢犨呎f:“其實,春聯最早并不是現在這種形式的,它是源于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就是后世俗稱的‘桃符'是鎮宅驅邪的。隨著人們對音韻和格律研究的深入,對仗的文字開始大量出現,對聯就出現了,掛桃符就逐漸演變成為貼春聯?!履昙{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咱們中國人,從宋代開始手寫春聯,明代開始,因為朱元璋極力推崇寫春聯,所以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寫春聯,貼春聯盛行,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每逢過年,家家戶戶的門前手寫的春聯越來越少見了,都變成了金光閃閃的印刷品。印刷字體雷同,內容千篇一律,一眼望去,我家與你家貼的沒有什么不同,手寫的祝福被整齊劃一的工業印刷品取代,這不能不說是中華傳統民俗的一種缺失。你倆說是不是?”聽了媽媽的一席話,我和涵涵一起點了點頭。我和涵涵睜大眼睛看著媽媽拿出筆墨紙硯,準備寫春聯兒了,看著媽媽一筆一畫的寫起來,不一會兒就寫了一副漂亮的春聯,涵涵看的目瞪口呆,她小聲地、吞吞吐吐地對我媽媽說:“阿姨,我爸爸媽媽不會寫毛筆字,我們家過年都是買對聯,您能給我家寫一副對聯嗎?”媽媽停下手中的毛筆,抬起頭笑了笑,說:“好呀,孩子!這副剛剛寫好的春聯,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牛年大吉。你喜歡不?”涵涵高興地直點頭:“沒想到今年我們家也有手寫春聯貼,我也要和您學寫字?!薄昂醚?那阿姨就再送你一副----牛耕福田四季春,牛轉乾坤新機運。牛年大吉”
我們高興地連蹦帶跳:“好呀!好呀!貼手寫春聯才更有年味兒!”
什么年味作文篇7
今天,我吃到了平時吃不到的特別有“年味兒”的餃子,我想:2012年我們一家人一定會特別好運,特別有收獲。年味作文600字門外,吹來寒冷刺骨的冬風,世間萬物都已早。。。
農歷年的年尾是忙碌的,也是喜慶的。家家戶戶做好年糕、曬好臘肉,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新年的到來。從農歷二十七開始,鞭炮聲從零星的一聲聲到密集的一陣陣,新年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轉眼已是除夕,身邊的年味也越來越重了。
還是凌晨四點的時候,我就已經被震耳欲聾的爆竹聲驚醒,望著仍漆黑一片的窗外,我突然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了年的氣息。
天空剛露出魚肚白,村子里就熱鬧了起來,家家戶戶都忙著貼窗花,掛春聯,爸爸踩著凳子,手里拿著刷了糨糊的春聯小心翼翼地對著墻壁比劃,下面的孩子們一邊看,一邊喊著“歪了歪了”“往左些”“再過去點”“對!就是這兒!”邊上早有媽媽將精美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還掛上了燈籠,家中一下增色不少。
看大街上,真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商人小販們早早地擺出了攤子,販賣各種年貨,吃的、玩的、用的,應有盡有。人們踩著一地的鞭炮屑,來趕這一年一度的熱鬧。早有貪吃貪玩的孩子來到琳瑯滿目的攤前,央求著要買。這天早上,各種各樣的舞龍舞獅隊也會敲著鑼鼓,浩浩蕩蕩地來到各家店門口,說一些吉祥話,討個好彩頭。真是熱鬧極了。
家里,爺爺領著兒孫在祭祖,希望能夠保佑來年一家人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廚房里,能干的婦女們各顯神通,要將自己的拿手好菜捧上餐桌;屋外,頑皮的孩子們正在放鞭炮,樂不可支,那清脆的笑聲蕩漾在空中,連空氣里都洋溢著濃濃的、甜蜜的年味。
這忙碌的一天,這忙碌的一年都即將成為美好的回憶,等待我們的將是嶄新的明天!
什么年味作文篇8
過春節,中國人稱之為過大年,可見老百姓對春節之重視,場面之宏大。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聲,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錢了,年味卻淡了,讓人遺憾。
從前,過春節時間比較長,從臘月的二十三,俗稱小年開始,春節就已經來到,這一天老百姓吃火燒、送灶君,祈求來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塊肉,二十七殺小雞,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壺酒,年三十包餃子等。大年初一到處作揖,即給人拜年,大年初二開始走親訪友,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這是春節最為隆重的時間段。從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節的延續其,人們仍然陶醉在春節的氣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節,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之后春節過完。
從前,春節是隆重的,剛到臘月,人們就開始“慌春節”,即心中就天天想著春節,臘月二十三之后,開始準備春節的吃的、用的,無論家境富足和貧寒,都要盡一切可能,讓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從前,孩子們期盼春節的到來?,F在四十歲以上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兒時渴望春節的到來。為什么那個時侯的孩子都渴望春節的到來?因為那時,物質還不是很豐富,只有到春節才能夠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當然,家中的大人也會向孩子許諾,只要努力、聽話,春節給你買新衣服、玩具等。
從前,人們過春節需要鞭炮聲助威,需要煙火添彩?,F在,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很多老百姓不再鐘情于鞭炮、焰火。沒有了鞭炮、焰火,似乎春節也不熱鬧了。
現在的年味確是淡了。雖然過春節還要準備,由于物質豐富,手中有錢,隨手都可以買來,春節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就可以辦齊;平時,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節大吃了;從前,走親訪友才穿新衣服,現在,誰也不再穿舊衣服、補丁衣服,平時穿的衣服和春節沒有什么兩樣;從前娛樂單調,廟會、元宵節是人們娛樂的好地方,好方法,現在,有電影、電視、網絡多種娛樂媒體,傳統的廟會、元宵節沒有了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確是淡了。
什么年味作文篇9
對于過年,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歡悅、欣喜,還有久久的期待。每年進入臘月,大人們就開始忙著采購年貨了,吃的、穿的、用的。孩子們則是早早的盼望著新年的到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從這一天起,空氣中的年味兒漸漸彌漫開來。人們忙碌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鞭炮聲聲迎新年,妙聯橫生貼門前”。新年邁著輕快的步伐,帶著歡歌笑語,穿著多彩絢麗的盛裝向我們走來……年味,便在不經意間飄散到了每個角落。
年味,彌散在大街小巷。家家門邊貼上了春聯,倒貼了‘?!?,還掛上了紅彤彤的燈籠,那火紅的顏色,像著了火一樣。紅紅火火的商場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年貨,買年貨的人們在結賬處排著長長的隊伍,川流不息的街頭涌動著購買年貨的男女老幼,祝福新年的歌聲不時飄進人們的耳朵……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氣洋洋,仿佛過年的快樂從人們的心里溢了出來流淌到了全身。
年味,飄散在擁堵的高速公路上,彌漫在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歸家心切的游子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雙翅膀,瞬間飛往自己的故鄉,投入親人的懷抱。無奈路途漫漫,但他們臉上沒有焦慮和煩躁,有的只是寬容和忍耐,旅途的疲憊淹沒不了內心的歡欣喜悅,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回家過年!
年味,盈滿除夕守歲的堂屋。當夜幕降臨,家家戶戶燃起一爐大火,不停地往爐里添柴,火燒得越旺寓示著來年福越旺財越旺。這時,大人們把飯菜端上桌,點上香燭,放一根長長的鞭炮祭祖。祭完祖,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豐盛的年夜飯,年夜飯必須有雞和魚,雞意味著吉祥,魚意味著年年有魚。紅紅的爐火燃得正旺,杯光交錯中,聲聲祝福里,幸福的滋味盈滿酒杯!
吃完年夜飯,大家圍著爐火看春節聯歡晚會,打開手機微信搶紅包,發祝福。千家萬戶都溢出了歡聲笑語,‘噼噼啪啪’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天空中不時升起五彩繽紛的煙花。
隨著春晚主持人激動地倒數著“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呯,啪,呯呯啪啪啪……”鞭炮聲響徹云霄,不絕于耳。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夜空仿佛一個偌大的電視熒屏,正在播放萬家慶新春的精彩節目,真是“燈火輝煌慶佳節,歡聲笑語迎新年”??!
此時,手機微信異?;钴S,‘新年快樂’的祝福語和紅包、表情包刷滿了屏,人們紅光滿面,喜形于色,大人們盡量守歲到凌晨幾點,小孩也是‘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真是‘新年到,老幼盡開顏。倒數聲聲天地響,騰星點點世人歡。守夜不思眠?!?/p>
年味,從輛輛搖擺在鄉間公路上出去拜年的車窗溢出,年味裝滿大人們的紅包里,年味隨著人們的‘新年好!’‘拜年啦’‘恭喜發財’……聲聲祝福飄蕩!正月初一凌晨五六點,鞭炮聲便會從四面八方響起,大人們早早起床,互相恭賀新禧。小孩子們早早被鞭炮聲驚醒,縱使昏昏沉沉也一骨碌爬起來,給長輩們拜年,說許多吉祥話,大人們總會樂呵呵地掏出預先準備好的紅包。
初一早上吃熱氣騰騰的湯圓,寓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吃完早飯,大家有的去親戚家拜年,有的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在明媚的春光里打牌、磕瓜子、喝茶、敘敘舊。孩子們有的放煙花,有的玩游戲,打撲克,玩的不亦樂乎。
正月初二開始,就是每天開著車出去走親訪友,鄉間公路變得更熱鬧了。有時路太窄,只能通一輛車,人們相互禮讓,誰方便誰就主動退到寬一點的地方。認識不認識的都問聲‘新年好’,大家沒有怨言沒有責怪,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這是多么歡快的時刻,這是多么令人偷悅的年味呀!
年味,是游子那一抹鄉愁和牽掛;年味,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團聚;年味,是大年夜燒得旺旺的火;年味,是年夜飯豐盛而寓意深遠的飯菜;年味,是對別人的寬容和自己發自內心的幸福快樂。
這么美好的年味,她帶著欣喜的笑容,帶著吉祥和祝福,帶著和樂美滿,一路歡歌向我們走來,成為中華民族一道亮麗的風景,我愿意沉醉于其中,我愿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沉醉于這快樂祥和的年味中!
什么年味作文篇10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睍r光荏苒,轉眼間又是一年春節到。往年我都在城里過年,今年媽媽帶我去海門老家,體驗鄉村的年味。之前,過年在我的腦海里就是:琳瑯滿目的年貨、爆竹煙火、吃火鍋、看春晚,這次我算開了眼界:趕集市、做饅頭、挑蔬菜、貼春聯、殺雞宰羊……農村的年味真新奇!
來,瞧瞧,我們家擠了一屋子人,談笑風生的,大爺爺還在門口劈著柴火,他們在干什么呢?原來今天做饅頭!舅媽是東北人,她按東北的習俗在家自己發酵、和面、拌餡兒、搟皮兒做包子。而姨媽按照海門的習俗用酒釀發酵,通過抓面、嵌餡兒做包子。她們要比試一下。
因為媽媽有點笨,舅媽教了她半天也包不出個像樣的包子,于是包包子的任務落在我和只比我大一歲的堂哥身上。誰讓我們是天生的面點師,一遍就學會了帶褶子的東北包子包法。我小心翼翼地拿著面皮,沾上點干面,舀一大勺蘿卜絲餡兒放在中間,用左手心托住面皮,右手將面皮邊一點點、一層層折疊起來,一邊折,一邊用大拇指把餡兒壓實,最后用一點力把頂端的面皮用手指捏緊,一個白白胖胖的包子做成了。當然,最后還要把它們輕輕地放入有百年歷史的蒸籠里。就這樣,我們做了五籠近百個包子,我還負責把蒸籠一個個端到土灶上。30分鐘后熱氣騰騰的包子就出爐了,倒在外面搭的竹簾上,我把它們排列得整整齊齊像一個個等待檢閱的士兵。媽媽一口氣吃了五個包子,判定還是酒釀發酵的包子更適合本地人,當然,我和堂哥包的東北包子在外觀上更勝一籌。這時,我因為兩三個小時站著也沒喝一口水,已經累得不想動了,看來平時鍛煉太少了。
鄉村過年的新奇事兒還有很多,就先分享到這里吧,下次有機會請大家吃我包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