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
吳惠芳的父親吳棟材是永聯村的老書記,他心系百姓、一心為民,帶領村民挖塘養魚、搞副業、辦工廠,將一個貧困的長江灘涂村發展成為一個經濟強村。但隨著村企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老書記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批適應永聯發展的人來治理村企。深思熟慮后,父親打電話給我,希望我能轉業到永聯,幫一幫他。
第一次聽父親講這個事情的時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議。1980年,我復讀參加高考,就是想要離開農村、走出農村,怎么可能25年之后還要再回到農村呢?但是有一天父親、母親一同來到我當時在杭州的家里,慎重地提到這個問題,尤其是母親的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作為兒子,我深知父親一直將永聯的發展作為他一生的心血,69歲的他也未曾有過歇下來的打算,這樣的要求,既是他不得已的選擇,也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和感召。作為軍人,我已從軍25年,當時任南京軍區駐浙江某師的政治部主任,戎裝一身,保家衛國是我的理想,更是對國家的承諾。一邊是盡孝于親,另一邊是盡忠于國,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斗爭和深入思考,我意識到新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經濟同樣是黨的重要工作,到永聯當一名村干部、服務好百姓,也是黨的事業,同樣光榮。于是,2005年,我脫下軍裝,重回“農門”,一干就是18個年頭。如今的永聯村,綜合實力在全國村莊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水鄉小鎮、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2
吳惠芳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就迎來了第二場“硬仗”:鄉村社會的現代化治理。
作為“永聯小鎮”的配套,吳惠芳帶領村民開發了一條商業街,建起了賓館、菜市場、衛生院、幼兒園等,一個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小城鎮呈現在人們面前。
第三場“硬仗”是村民文明素養提升工程?!斑@是最難的一仗?!眳腔莘颊f,農村現代化,鄉村要振興,最根本的是農民現代化。
吳惠芳牽頭組織修建了圖書館、小戲樓、休閑廣場、文化活動中心,用文化“喚醒”文明。如今,永聯村還建設了愛心互助街,成立了志愿者聯合會,全村志愿者超過2000人。
吳惠芳說:“我們引導村民參與慈善互助活動,用愛心澆灌文明。慢慢地,永聯人變得更文明了?!?/p>
現在的永聯村,在全國行政村中經濟總量排名第三,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展露出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
走路虎虎生風,說話鏗鏘有力,坐姿端莊挺立……盡管離開軍營已經10多年了,但吳惠芳給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軍人的養成。他說:“對我來說,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我作為一名黨員的使命和擔當。我要繼續當好鄉村振興排頭兵,在建設家鄉的‘第二戰場’上再立新功!”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3
吳惠芳的父親吳棟材也是一名老兵,在戰場上負過傷,轉業后一直擔任永聯村黨支部書記。改革開放后,他帶領村民敢闖敢干,讓永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邁入新世紀,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的永聯村村辦企業進入轉型關鍵期,急需高素質管理人才。
吳棟材將目標“鎖定”兒子吳惠芳,他看中的正是吳惠芳的軍旅經歷和管理能力。2005年1月1日,吳棟材來到部隊對兒子說:“我這次來其實是想讓你跟我回家,我們父子一起干!惠芳,村里需要你!”
深思熟慮之后,吳惠芳最終脫下軍裝,加入到永聯的鄉村振興“戰斗序列”,開始在“第二戰場”發起“突擊”。
鄉村建設千頭萬緒,難度超乎想象。永聯由三村合并而來,如何規劃鄉村建設?鄉親們怎么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撲面而來的矛盾和問題,讓吳惠芳覺得真像走進了一個全新戰場。
部隊多年的培養教育,磨練了吳惠芳鋼鐵般的意志。他沉下心來,從紛繁復雜的工作中理清了頭緒,找準了方向,打響了走上“第二戰場”的三場“硬仗”。
經過一系列周密的調查研究,吳惠芳牽頭制定了永聯村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4大項主要目標和26個具體指標,提出建設“產業美、生態美、生活美、素質美”的“四美”永聯。
“我要讓永聯人過上城里的現代化生活。”按照這幅“導航圖”,吳惠芳指揮的第一場“硬仗”就是永聯城鎮化。
幾年間,一座現代化小鎮拔地而起,全村3600多戶人家高高興興住進“永聯小鎮”。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4
擁有25年軍旅生涯的吳惠芳曾是一名優秀軍人。1980年,他參加高考進入南京炮兵學院,從農民變成一名軍人。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杭州部隊工作,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也曾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并先后在團、師的軍事、政工崗位任職。2002年,已任南京軍區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關鍵抉擇:舍棄城市優越生活環境,不給部隊增加負擔,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永聯,投身新農村建設,從一名軍官變成了村官。
軍校里,吳惠芳學的是軍事指揮專業;部隊里,從事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脫下軍裝,重回"農門","戰場"變了,成了"三農"戰線的一名"新兵"。憑借長期的政治理論學習和扎實的走訪調研,以及25年軍旅生涯鍛煉的把握大局、判斷趨勢的能力,回到永聯第二年,吳惠芳主導制定了《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永聯的決議》,啟動現代化新永聯建設,并系統提出了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準,即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就業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收入方式多樣化,全面推進永聯新農村建設。2013年,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吳惠芳又提出了美麗鄉村建設"四美"標準,從產業美、生活美、生態美、素質美等四個方面全面推進永聯村美麗鄉村建設。他的這些理論和觀點,在全國農村發展治理專家中都引起了強烈反響。
現在的永聯村,綜合實力在全國村莊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莊、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2015年米蘭世博會上,永聯村作為中國唯一的農村代表登臺展示。吳惠芳也成為農村建設發展的行家里手,先后受邀到中央黨校、浦東干部學院、美麗鄉村博鰲論壇等作講座,講述永聯村的發展經驗。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5
吳惠芳,男,1960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兼任中國社區發展協會副會長、中國村社發展促進會執委。
1980年,吳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學院,畢業后到杭州部隊工作,1984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1998年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2002年任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放棄師級軍官身份,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永聯村甘做一名農民。他勇于創新,將過去村委會一元治理模式轉變為多元、立體的鄉村治理結構;他恪盡職守,成立勞務公司,幫助600多名低能勞動力就業,每年籌集捐贈1000萬元關注幫助弱勢群體。永聯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他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旅游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最美復轉軍人""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6
25年的班主任,她始終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而作為一名黨員,她時刻沖鋒在特教第一線。
回想過去,劉玲琍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
1998年,劉玲琍未滿50歲的母親高血壓突發腦溢血。當時,劉玲琍正擔任實驗班38班班主任和語文教學,教學任務非常重。等到她上完課趕到醫院時,母親已經深度昏迷。直到母親去世,都沒能和母親說一句話。
1999年,她結婚,按規定晚婚可以休一個星期??伤秊榱瞬坏⒄`學生上課,毅然選擇星期六結婚,星期一照常來上課。
32歲那年,劉玲琍終于有了自己的“寶貝”??墒?,兒子八個月大被診斷為先天性神經性耳聾。因為堅信兒子能回歸正常,劉玲琍不愿再生,丈夫決然離開了她。面對殘酷的現實,劉玲琍徹夜難眠。組織上關心她,校長親自找她談話,要她請假帶孩子去長沙進行語訓康復。劉玲琍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一定會教好我的兒子,同時學生也需要我,學生和兒子就是我生命的全部。”
擦干眼淚,她依舊認認真真地上好每天的課,帶好班級學生,工作之余就在家里對兒子進行聽覺言語訓練。無論是兒子還是學生,每一點點進步,都讓她興奮不已。
經過3年的努力,班上12名學生,有3名學生考上大學。而她的兒子,也在自己每天堅持不懈的訓練中,學會了說話,進入普通幼兒園隨班就讀。
25年來,劉玲琍獲得的榮譽無數,2015年還榮獲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但最讓她興奮的是,自己所教的學生有30人順利考上了大學?!皩W生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就是我最大的收獲。學生走出校門成為生活的強者,便是我最大的成就?!眲⒘岈P說。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7
月亮、團圓、中秋節……
這樣幾句簡單的詞,對于聽障的孩子卻非常困難。劉玲琍不得不“夸張”而又大聲地讀了數百遍。她帶著每位學生復習,一遍遍教,一遍遍領著讀。
為幫助學生學會發音,發準音,劉玲琍一會兒把自己的嘴唇貼近孩子的手背,讓孩子感受氣流的有無與大小,一會兒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邊,感受聲音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學習舌根音時,她甚至讓孩子的手伸進自己嘴里,觸摸發音時舌頭的位置。
“每天至少要花兩三個小時跟班里的聽障學生們一對一地上課,每天下來喉嚨基本是嘶啞的?!边@樣的教學狀態劉玲俐已經持續了32個年頭了,經過32年的探索實踐,她自創出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等方法,幫助聽障學生進行言語康復,學會說話,讓他們能與人正常交流溝通。
“有些孩子可能要用了半年的時間才能教會一聲‘媽媽’,但是我覺得我的辛苦值得的?!泵慨攧⒘岈P聽到一聲“媽媽”,她總會覺得每個孩子都是有希望的。
從青蔥少女走向不惑之年,劉玲琍在特教的崗位上走過了人生最美的年華。在她的悉心培育下,有30多名聽障與語言遲緩的學生圓夢大學。有的學生成了舞蹈演員、有的成了設計師、有的成了園藝師,還有2名學生畢業后回到特殊教育學校成了特教老師。
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國“特教老師第一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四批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這些年來,劉玲俐收獲了諸多榮譽,但她淡然處之,依然在自己鐘愛的特教崗位上耕耘,努力貢獻光和熱。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8
劉玲琍與特教的結緣,源于她內心的愛。1973年,劉玲琍出生于衡陽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小時候,她的鄰居是一名聾啞人,對她特別好,但卻不識字也不能講話。劉玲琍心想,如果有學校能讓他們從小認識字、學習說話的話,生活就能改善很多。那時,小小的劉玲琍就萌發了一個念頭:長大了當一名教師,要幫助聾啞人學習文化知識,讓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交流,一樣工作和生活。后來,劉玲琍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從此與特教結緣。她心中的夢也更加清晰:她要用愛和真誠給特殊孩子點亮希望,成就他們精彩的人生。
18歲畢業那年,在媽媽眼里還是“小女兒”的她,已走上工作崗位,成為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聽障一年級的班主任。從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與特殊教育事業連在了一起,與她的特殊學生融在了一起。
那個時候,班上有個叫曉慧的女學生,不僅聾啞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曉慧上廁所后,她不僅不會擦拭,還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劉玲琍知道后,連忙趕過去,將曉慧抱起,讓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幫她擦拭,接著又輕輕地仔細清洗曉慧的雙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這才發現自己身上已經沾滿了排泄物。
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夜,班上有個叫云亮的男孩得了“急性腸炎”,疼得在床上打滾,劉玲琍得知消息立即趕到學生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到醫院。接下來的幾天,劉玲琍白天上班,中午晚上去醫院給小云亮送飯,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趕去給他補課。沒過幾天,小云亮康復了。在從醫院返回學校的路上,他對劉玲琍豎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語“你和媽媽一樣,我愛你”。劉玲琍喜極而泣,把小云亮抱進了自己的懷里……
說起學生劉寒湘,劉玲琍是滿臉驕傲。劉寒湘8歲才來學校接受康復訓練,由于很少發聲,聲帶非常僵硬。劉玲琍每天對她進行強化訓練,通過幾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無聲世界,不僅學會說話,還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
后來,劉玲琍還鼓勵她學習舞蹈,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2017年8月,在慶祝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的大型文藝演出中,劉寒湘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登臺演出,優美的舞蹈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演出結束后,劉寒湘給劉玲琍發來信息:“劉老師,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謝您!因為您才有我的今天?!笨吹叫畔⒌哪且豢?,劉玲琍喜極而泣。
就這樣,面對這群幾歲就離開父母的“折翼”孩子,劉玲琍用摯誠的愛澆灌著他們的心田,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劉媽媽”。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9
她,堅守特殊教育一線32年,用教師的神圣職責和母親般的博大胸懷,為殘疾孩子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她,勤于鉆研業務,育殘成才,所教的80多名聾生中有30多名考上了大學;她,自創出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法,為聽障孩子找到了打開有聲世界的鑰匙。她就是駐珠暉區全國人大代表、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劉玲琍。
32年來,她堅持做一件事——教聽障孩子開口說話,讓這些曾經被命運拋棄的孩子能夠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改寫自己的人生。
劉玲俐依然是為殘障人士發聲,提出了“優化殘疾青年創業扶持政策”“推進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發展”等建議引發了與會代表的共鳴。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0
殘障孩子被人們善意地稱為“折翼天使”“糖寶寶”?!昂寐牭姆Q呼沒用,要實實在在地關愛他們,在融合教育、入學就業方面,給予特殊政策。”全國人大代表劉玲琍說,她準備的議案都是關于“天使寶寶”們的。
劉玲琍是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普通教師,1991年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在這里一干就是32年,而且整整當了32年的班主任。
“單純,可愛?!闭f起自己的學生,劉玲琍笑容明媚,眼神純真。32年來,劉玲琍送出去的學生還不到100名,考上大學的也才20多名,但教這些學生,可比教成千上萬名學生還要難。因為他們都是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有的甚至連父母都想放棄。為了他們,除了吃飯睡覺,劉玲琍幾乎整天待在學校;為了所帶班級中途不換老師,懷的第一個孩子都沒敢要。但沒想到的是,結婚6年后才生下的兒子,居然患有先天性神經性耳聾。
不知流過多少眼淚,劉玲琍一邊“蹲下來,摸著喉嚨上課”,讓聽障孩子們通過觸摸自己喉部肌肉的顫動、口鼻氣息的流動,不厭其煩地教他們發音;一邊時常為一些智障孩子擦口水洗屎尿、做飯送醫;一邊照料自己的兒子,為兒子做聽力康復。
“兒子和學生,都是我的天使,我的寶貝。”幾次采訪,劉玲琍都是親昵地摟著學生。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1
我的同班同學小緯,一雙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高鼻梁,小嘴巴,瘦高個。他不但是我的好朋友,還是我學習上的好榜樣。
小緯學習不但踏實認真,而且還非常主動好學。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數學老師提倡同學們每學完一個單元要根據單元內容制作一張簡單的手抄報。因為不是硬性任務,我就一個單元也沒有做。但是小緯卻堅持每個單元都進行整理,期末的時候還把十個單元的重點系統地整理在一張大紙上,復習時一目了然。而我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經常需要媽媽在后面督促。
小緯還勇于鉆研,善于動腦。這段時間,我們舉行了幾次數學競賽。每次小緯的成績都很優秀,讓我羨慕不已。后來我向他請教,小緯說暑假的時候,他都做完整整一本奧數題了。我這才明白,好成績不是憑空來的`,是付出辛苦后的回報。
小緯在學習上遇到不會或做錯的題一定要弄明白,從不放過。記得三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他把“異想天開”的“異”寫錯了。他不知道錯在哪了,就向老師請教,老師告訴他:“‘異想天開’的‘異’上面要封口,是巳不是已?!毙【暯K于弄明白自己錯在了哪里,從此以后再也沒錯過。而我對待自己不會的問題得過且過,以至于好幾次都在自己做過的題上碰釘子,摔跟頭。正如媽媽常對我說過的那句話:“如果你對待自己的錯誤沒有一個認真的態度,那么下次你同樣也會犯錯誤?!痹谶@方面,我最應該向小緯學習了。
這就是我的同學,也是我的好朋友小緯。他既踏實認真,又主動好學。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2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例如:冰心、錢學森、巴金……但對我影響最深、也是我最大的榜樣的更深還是那位送外賣的平凡的小哥哥。
那天下著傾盆大雨狂風像生氣般,使勁地怒吼,大雨狂燥地用力拍打著地面,街上空無一人。我和媽媽望著窗外的`雨很想喝上一杯熱氣騰騰的飲料,便點了個外賣。當我冒著大雨去取時,看到那個送外賣小哥哥一邊從外賣箱中取出飲料,一邊急忙扯起自己的雨衣,將那些飲料緊緊的護住,小心翼翼地生怕濺上一滴雨水,而自己的半個身子卻都露在外面淋著大雨,很快便濕透了。他瑟瑟地發著抖,凍得不停地跺著腳等我。我走過去,他笑意盈盈地說:“小朋友,飲料有點燙,要小心哦?!蔽彝菑埐粩嗵手晁哪樥×?,眼里心里忽然覺得暖暖的,那句“謝謝”卻含在嘴里沒有說出口。我被小哥哥這種對工作的認真所感動,為了讓顧客們有更好的品嘗體驗,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很敬佩他,他就是我的榜樣。他或許不像那些大家們那么出名,那么淵博,但他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使他成為了我學習的榜樣,深深的影響了我。記得有一次,老師讓寫作文,我很不情愿,想著“隨便應付一下好了,也許老師根本不會看。”但就在這時,那個外賣小哥哥又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那張認真的笑臉依然那么真切,一個聲音說:“小哥哥能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還能保持認真與負責,何況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呢?自己要對自己負責。”
在我每每想要偷懶時,外賣小哥哥總會閃現在我的腦海中,激勵著我。他就是我的榜樣。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3
一個孩童,他將來會變成什么樣子完全取決于自己的父母會如何教導他、如何傳授他關于人生的道理。身為父母,要做的就是成為孩子的榜樣。
文文才三年級,正處于孩子需要家人帶頭做榜樣的時期。因為他年紀小,他不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他應該做的,什么是他不應該做的。他更不知道他做錯了事情會怎么樣、會付出什么代價。對于孩子來說。價值觀和三觀是他們完全不知道的東西。這樣就非常需要父母用心、負責的教導他們。
文文被一個矮小的孩子欺負了。媽媽詢問他他才告之真相。他帶媽媽去找那個小同學。媽媽看到反而非常生氣,身為一個媽媽她居然質疑孩子“這么矮你打不過?”這是非常不對的行為!身為一個母親,就要負責孩子的言行、思想。要帶頭做一個好榜樣。如果她帶頭去和別的人爭吵、打架。那么文文也會潛意識里認為這是對的。從而和別的小孩爭吵、打架。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將來文文長大了,有了小孩,又會影響小孩。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所以,做一個榜樣是很重要的。
文文沒有錯。錯的是她的母親。既然文文母親之前已經告訴了文文打架是不對的,現在就不應該再來說與這種話相反的話。這樣會使文文潛意識里的正確做法變成錯誤做法。教育孩子。應該認真,寬容。教導孩子人生的道理時也應該有理有據。而不是一句興頭上的話。如果人生的道理因為她的心情而改變的話,這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了。
身為榜樣,就要負責。帶個好頭,不隨意影響他人三觀、行為方式。這是身為長輩該做到的。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4
放寒假了,我像往常一樣,每天務必完成媽媽給我做好的學習計劃。做寒假作業、背詩、讀課外書……然后再幫媽媽做點家務活,其此這幾天還有一個疑團總是困繞著我。
怎么回事呢,告訴您吧,凡是來過我們家的人都說我們這幢樓的樓道與眾不同,墻壁雪白,一點污跡都沒有,欄桿上干凈得只要太陽光一照射在上面,就會發出光來,再一瞧地面,哇!簡直一塵不染!
啊!難道這里面有“謎”?于是我就開始留神起來。12月24日,天剛朦朦亮,一陣輕微的“沙沙”聲驚醒了我,我悄悄地起床,把門輕輕地打開。透過門縫,我隱隱約約看見有個人正在掃樓道。這人頭上戴著一個黃帽子,嘴上戴著一只口罩,肩上搭著一條毛巾。她彎著腰,手拿一把掃帚,吃力地掃著。掃完后,她又拿來一塊布,浸濕了水,把它擰干,照樣彎著腰,仔細地擦著。
終于,她抬起了頭,用手捶著后背。啊,是王奶奶!要知道她可是快80歲的人?。∥乙彩菢堑酪粏T,這樣的事我也該做?。?/p>
第二天,我趕在了王奶奶之前起床,拿起掃帚就在樓道里掃起來。我先把第一層臺階上的灰塵都集中掃在左邊,然后再掃到第二層臺階上……就這樣我把整個樓梯掃了一遍。掃完后我又拿來一塊布,浸濕了水后,把欄桿從頭到尾抹了一遍。才把欄桿抹個雪亮。我還打來水。給樓道窗臺上的花澆了水。一陣晨風迎面而來,花兒直朝我點頭,似乎在表揚我呢!
寒假里,隨著新年的一步步到來,濃濃的.節日氣氛,已經蘊含著千家萬戶。在王奶奶的榜樣下,我又感受到了辛勤與勞動者的快樂!
“榜樣8”吳惠芳劉玲琍觀后感篇15
從小我就一直在想自己長大后,成為什么樣的人?以誰為榜樣?以后我的方向是什么?但終究我還是想,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受爸爸影響,打小就喜歡足球。于是便有了方向——足球運動員。可每當爸爸問起我:“你喜歡誰”時,我卻一句話也說出來。
這天,哥哥給了一本雜志——《布馮記傳》。讀了后,感覺布馮的經歷有些和我相同,瞬間就喜歡上了布馮。
布馮是一個守門員,服役以來,給足球這項運動貢獻了十幾年。這樣的運動員不多,也難怪布馮是個“金牌守門員”,每一球都死死地握在手中。零封、零封。有了布馮這條“最后的防線”,布馮的`隊友可放心了,不用顧忌放手,只管攻。這也是為什么布馮在全隊中是個永不會被進球的守門員了。
我也想和他一樣,不讓我的隊員擔心后防線。有一次,我看著布馮的視頻,卻感覺始終做不了布馮的那么的完美。
其實很多人會這樣覺得——一個隊好不好,其實就在于有沒有一個好的前鋒。一個完整的隊必須要有好的后防線和好的前鋒,這樣在前鋒進攻時才能更好地完成射門。我想這也是布馮存在的理由之一。
當守門員,我也決定了許久。最終還是想成為布馮一樣,活著是超過布馮的守門員。盡管我沒有守門員的天賦,但還不想當“小丑”,始終也要懷著一顆“騎士”的心。
布馮能讓隊友這么相信他,也許離不開一復一日的訓練。像這樣偉大的守門員,一年下來換掉多少雙手套,也許看見了,才會覺得什么是差距吧。
在現在的守門員中,又有多少個能像布馮一樣的高齡守門員?若他的隊友是象棋里的“炮,兵,車、馬”,那也許布馮就是守護“王”的“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