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

| 徐球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

農民不會因為物質富裕了,腦袋也會自然富裕。吳惠芳在帶領永聯人致富的同時,一直緊抓村民素質提升,既補"智"又補"志"。

一是抓教育。"永聯的未來在孩子"。2012年,在他的主導下,永聯村投資了1億元,建設了設施一流的永聯小學。2015年,他利用代表的身份,提交了《關于均衡城鄉教育資源的議案》,引起了蘇州市高度重視,為永聯小學帶來了優質教育資源。2015年,吳惠芳引入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在荷風藝術基金會的指導下,永聯小學成立了荷風管弦樂團,讓永聯孩子在家門口就享受高雅藝術的熏陶。

二是抓文明。吳惠芳把永聯的文明建設分三個層次:傳統農民、變職業農民,職業農民變文明市民,文明市民變合格公民。最終目的是讓農民在社區生活中發聲、參與民主自治。為此,2015年,他在村里成立社會文明建設聯合會,從公廁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一件件具體事情抓起,培養村民的公民意識。如今,永聯村已經連續五屆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三是抓公益。2012年,吳惠芳在永聯小鎮上主導建設了愛心互助街,設置學習互助、生活互助、娛樂互助、健康互助等4大功能區,愛心街的LOGO是兩個交叉的愛心,是吳惠芳親手設計繪制的,寓意是讓永聯人在共建中才能共享,不能讓人在不勞而獲中喪失勤勞致富、艱苦奮斗的意志和能力。2010年,吳惠芳就申請成立了永聯為民基金會,每次外出講課費,他都捐在基金會,累計30余萬元。基金會的資金用于村里困難對象幫扶,但條件是每年在基金會里捐款過。

吳惠芳從部隊師職軍官轉身為蘇南小村莊普通"村官",目標就是致力于將永聯村打造成為中國新農村社會治理的樣板,成為中國鄉村小鎮率先走向世界的標桿。轉業13年,他繼續前進,發揮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善打硬仗的優良作風,帶領永聯村乘風破浪、逐夢小康。以生動的實踐書寫了轉業軍人在平凡崗位再立新功精彩篇章,折射出一名軍人、一名黨員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為黨的事業無私奉獻的寶貴品質。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2)

隨著全村基礎設施問題的解決、村企關系的梳理、以及城鎮化的公共管理服務的到位,尤其是農民實行集中居住后,土地統一流轉,由村經濟合作社規?;洜I管理,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再也不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了。吳惠芳在思考新的問題:一是除了土地流轉費,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如何增收?二是現代化農業投入大見效慢,如何才能提高附加值?

一直以來,永聯村集體經濟是"一鋼獨大",符合條件的村民能進廠工作,很多年紀大了又沒有什么技能的村民進不了廠,家庭往往更困難。

2009年,吳惠芳提出來要在永聯村發展鄉村旅游。但一窮二白怎么發展旅游?吳惠芳組織學過旅游、農學、規劃的三個大學生員工研究策劃發展鄉村旅游,半年之后,江南農耕文化園開門營業。為了提升人氣,他又在永聯小鎮上打造了一條江鮮美食街,舉辦江鮮美食節。經過幾年的發展,永聯旅游已經快速發展,"吃江鮮,到永聯"成為周邊城市的共識,并且帶動了400多村民就業,2017年游客人次達100萬,銷售收入1億多元,永聯小鎮門面也隨著人氣的提升,年租金收入達1200多萬元。

發展旅游產業嘗到了甜頭,吳惠芳決定用旅游帶動農業:構建一個全產業鏈--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他將永聯村8000畝的耕地建成了4000畝的苗木基地、3000畝的糧食基地、400畝的果蔬基地、100畝的特種水產基地,實現了種植養殖基地化;投資建設腌臘制品廠、谷物加工作坊及傳統釀酒、榨油等作坊,實現了加工制作工業化;主打長江鮮、農家菜品牌,實現了餐飲美食特色化;成立永聯天天配送公司,構建銷售、物流體系,實現產品可追溯,2017年天天鮮在新三板掛牌,實現了銷售配送標準化;整合永聯區域景點及江蘇張家港市東部區域的農業旅游資源,打造長三角市民喜愛的鄉村旅游產品,實現了旅游觀光產品化。

2014年,永聯小鎮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17年,永聯小鎮被江蘇省確立為首批13家田園風情小鎮之一。2018年,永聯村全域旅游發展經驗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先后報道。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3)

1960年吳惠芳出生于蘇州張家港永聯村。他的父親吳棟材是一名曾經“扛過槍、跨過江、負過傷”的老兵。1980年,在父親的影響和支持下,吳惠芳高中畢業即報考了南京炮兵學院,畢業后被分配到杭州部隊,成為基層炮營的排長。至今,他對于如何定坐標、瞄靶位,仍有一套心得。1984年他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經受血與火的考驗。1998年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經歷風雨洗禮。后又在團、師的軍事、政工崗位任職。2002年,42歲的吳惠芳升任南京軍區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正當他干得順風順水之時,一場人生重大抉擇擺在了45歲的吳惠芳面前——老父親力勸他轉業回鄉。

在吳惠芳的心目中,母親雖然是一名普通的鄉村婦女,卻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母親的為人處世和內心的那份仁愛,對父親和幾個子女影響極大,以至在回到永聯村以后,吳惠芳與人談起母親時,還會眼泛淚光。

面對古稀之年的父母,吳惠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25年的軍旅生涯,老山戰場、九八抗洪......父母經歷了多少的提心吊膽、日思夜想?是否虧欠兩位老人太多?在經過一番思想斗爭與深思熟慮后,吳惠芳終于做出了人生的一次關鍵抉擇:舍棄大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從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崗位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永聯村,投身新農村建設。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4)

吳惠芳的父親吳棟材是永聯村的老書記。1978年,這位曾經參加過戰爭的三等甲級傷殘軍人回到永聯村,在此后的歲月里,他帶領村民們建起了后來成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之一的永鋼集團,完成了窮村變富村的華麗轉變。后來,永聯村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急需高素質管理人才,老吳書記在四處招賢納才的同時,也將目標鎖定了自己的兒子吳惠芳。

吳惠芳:我父親1978年在村里擔任書記,1984年村里自籌資金30萬元辦起了鋼廠,幾十年來,他把村莊建設和企業發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

面對年近古稀的父親和那雙期待的目光,吳惠芳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最終答應了父親。2005年秋天,吳惠芳自主擇業回到永聯村,經組織推薦、上級考察和黨委任命,擔任了村黨委副書記,同時被永鋼集團董事局任命為集團副總經理。

吳惠芳:作為一個兒子,面對一個近70歲的老人,我到永聯村工作是盡忠與盡孝的統一。既是對父親負責,更是對老百姓負責,也是對黨忠誠的體現。我們在部隊的時候,帶兵備戰,保家衛國,踐行宗旨,但是發展企業壯大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實現共同富裕,同樣是黨的中心工作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5)

李桂科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醫生,他對麻風康復者還承擔起了代兒女盡孝、替父母盡責的分外之責。他不僅代做父母的教育小孩、解決了子女讀書、工作問題,還替做子女的贍養老人。陪他們說話聊天、理發、剪指甲、洗衣服,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快樂安度晚年,為他們料理后事,每年清明節組織集體掃墓,同時,還組織大家一起過火把節、中秋節、春節等,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

李桂科多次帶著麻風康復者及家屬外出考察生態種植、養殖。他帶領大家養雞、養豬,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木;為療養院修路、架橋、通水、通電、通網絡,將一個與世隔絕的麻風院變成了黑潓江邊一座郁郁蔥蔥的美麗家園,并更名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風村(院)的帽子;把山石屏村建成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云南省醫師協會黨建教育基地,大理州衛健系統“醫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洱源縣科學技術協會、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團青年之家,洱源縣總工會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成了麻風歷史博物館。

洱源縣歷史上是麻風高流行地區,在李桂科及團隊的努力下,患病率從最高年的27.3/萬降至0.06/萬,達到消除麻風危害的指標,防治工作與科學研究成效顯著。李桂科發表科研論文31篇,榮獲州縣科技進步獎13項,先后榮獲第四屆馬海德獎、中國麻風防治突出貢獻獎、全國醫德楷模、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光榮當選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6)

李桂科,男,1957年4月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名譽主任、副主任醫師,40多年如一日,傾盡心力為麻風患者做治療、康復,在全縣開展麻風生理、心理、經濟、社會康復工作,不僅治愈了麻風院所有的病人,更是麻風康復者心中的“好醫生”。

在開展麻風康復工作期間,李桂科認真教給康復者眼、手、足自我護理方法,提供防護用品,為康復者做垂足矯正手術、足底潰瘍清創手術、白內障手術及外眼手術;曾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國與比利時、中國與英國麻風康復合作項目現場實施工作;組織實施麻風線索調查項目、“消除麻風運動(LEC)”項目。他制作的《麻風防治知識“科普園地”》,每年都編印宣傳資料發放、張貼;編印《基層醫生麻風防治手冊》,培訓鄉村醫生和鄉村干部;到麻風康復者家中,開展康復理療活動,親手為他們清理潰瘍、泡足、剪指甲、擦油等護理,使周圍人群消除害怕心理,減少歧視與偏見。

山石屏麻風院1953年建在煉鐵鄉黑潓江畔的山坳之中,這里山高谷深、江寬水急,沒有公路、沒有架橋、沒有通電,幾乎與世隔絕。李桂科用14年時間,修路架橋,在山上挖通連接外界3公里的車路,在黑潓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橋,為麻風康復者打通了一道融入社會、走向外界的大道。

此外,他還用12年時間,解決了麻風院用電問題,通過多方努力于2004年駕通10千伏線路電力工程;用14年時間,修繕了上世紀50年代建造的土木結構危房,2010年建成可供旅游度假的新村;1993年起,他用13年的時間在麻風院辦起了小學,使21名麻風康復者子女能夠上學讀書,考入大學6人、就讀研究生1人;還為麻風康復者子女助學45人,培養了14名大學生。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7)

2014年山石屏療養院更名為山石屏村,正式成為煉鐵鄉茄葉村委會的一個村民小組,徹底摘掉了“麻風村”的帽子。4名康復者還積極入了黨,村里成立了黨支部,李桂科被推選為支部書記。

患者全部治愈,康復者已融入社會,李桂科也該歇歇了,但李桂科還是沒有走。2017年2月的一天,李桂科像往常一樣為村民余振華理發,余振華突然啜泣著說:“李醫生退休了我們怎么辦啊?”一旁87歲的曾信開哭著說到:“李醫生,您走了,哪個給我們滴眼藥水,哪個管我們的死活”。李桂科堅定地說到“退休就是個說法,我不走了,這里就是我的家?!?/p>

退休后的李桂科帶著村民修建蓄水池,種植核桃,養雞、養豬、養?!绞链逯鸩阶呱狭嗣撠氈赂坏牡缆?。“以前我們到街上賣雞蛋,人家遠遠地躲我們,說我們的雞蛋會傳染,都不敢買,現在我們的東西都好賣,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贝迕褛w鳳桃自豪的說。

2019年7月27日,全國首個麻風歷史博物館在山石屏村落成。一直在爭取項目,積極奔走的李桂科說“建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了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講好這60多年來變遷的故事,讓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8)

1990年的中秋節,忙碌了一天后滿載豐收喜悅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療養院的渡船,突然一個大浪打過來,洶涌的黑潓江瞬間吞沒了渡船,6名康復者遇難,本是團聚的日子卻陰陽兩隔。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橋。通過李桂科多方奔走、籌資建設,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橋建成,那天,村民們到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年邁的老人被攙扶著到橋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說,“從進來那天起到現在就沒有去過江對面,今天就像做夢一樣!”。

2013年3月3日,洱源縣發生5.5級地震,山石屏療養院受災嚴重,李桂科第一時間帶領大家搶救財物、抗災自救。2013年12月恢復重建結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居。村民們說:“現在的居住條件,就像以前李醫生帶我們去旅游一樣,天天住賓館”。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9)

“生、老、病、死,李醫生都為我們考慮好了”,從壽衣、棺木的準備,到安葬逝者,給逝者上墳祭掃,李桂科都親力親為,讓健在的老人得到心靈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積極聯系旅游團、大學生志愿者、社團組織,到村里開展活動,還帶著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從沒有離開過村子的李福章激動地說“我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這些李醫生都幫我實現了,我沒有遺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來和希望。孩子們沒學可上,李桂科就從縣城找來舊課本,讓一位識字的康復者擔任“臨時教師”,辦起了學校。茈碧湖鎮衛生院醫生宋榮坤就是從這所“特殊學校”里走出的大學生。宋榮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風病患者,李桂科幫他協調學校上學,幫他開家長會,給他生活費、進行面試輔導。在李桂科的幫助下宋榮坤性格從自卑變得自信,有了穩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現在,山石屏村21個學生中已經出了6個大學生、1個研究生。他們都說:“人生中第一個老師是李醫生,一輩子的老師還是李醫生?!?/p>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0)

在我的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人或物都在某些事情上幫助或引導了我,我視他們為榜樣。他們宛若天空中的那顆最亮的北極星,時時刻刻引導著我。

我小學時,有個頗為要好的朋友,我管她叫佳禾。

她的性子是頗為文靜的,成績不錯,體育也遙遙領先,為人也和善,當時在班里是很受歡迎的。她也樂得交朋友,下課時身邊總圍了一群人,說說笑笑。

我那時的極為冷淡的性子,總讓人敬而遠之,又從不主動交朋友,是以偌大個班里,真正的朋友只有二三個。

我大約是在五年級上學期與佳禾成的好朋友。我倆那時因為志同道合,比較聊得來,下課時也時時一起聊天的。所以那天下午她背著手,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來到我桌前時,我也沒怎么在意,以為她要找我聊什么思考題,頭也不抬,問了句:“什么事?”

“小賈!”她突然叫了我一聲,聲音挺大,嚇得我一激靈,終于抬起頭,意外地看見她緊抿著嘴唇,兩片本來皙白的臉頰因為激動和緊張漲得通紅,明眸卻燦燦如星火。

“什……”我還沒說完一句話,她就從背后飛快抽出兩張彩色的什么東西,放在我眼前的桌面上,我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兩張制作精致的、一藍一橘兩張巴掌大的小春花。我不明所以地看看她,只見她歡快地鄭重其事、擲地有聲地說:“小賈!這個送你,代表我們以后就是好朋友啦!”說完咧著嘴,露出兩頰一邊一個不深不淺的酒窩,雙眼瞇成了兩條彎彎的縫,笑瞇瞇地看著我,等待我的回答。

我被這鄭重程度堪比劉關張桃園拜把子的陣仗嚇了一跳,死機的大腦重啟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說:“好……好啊,謝……謝謝。”她笑得更開心了,不知為什么,看著她的笑,我心里覺得暖暖的。只聽她說:“不謝!以后就是好朋友啦!”說著又報以一笑,蹦蹦跳跳地走了。

我抬頭望望她快活的背影,低頭看看手里小小的春花,斜陽從窗戶照進來,余暉灑在兩張薄薄的紙片上,灑在佳禾遠去的路上,灑在我的心上。那紙片帶著佳禾指尖的余溫,微微閃著薄光,我的心里陡然升起一股暖意,只覺得整個世界都因為這兩張春花兩趟了不少。

我想,在對待朋友坦誠、認真、負責的程度,在給人帶來溫暖,點亮世界這方面,佳禾真的是我的榜樣。

如今我在她的影響下,在對待朋友和身邊之人的態度也改善了許多,主動幫助幫助他人,多交朋友,并互相幫助,也使我的生活比之前豐富多彩了不少。

現在小學同學已鮮少聯系,那兩張春花也不知隨風飄到了何處,我卻一直記得佳禾,那個宛若黑夜中的啟明星一般的人,我的榜樣。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1)

從小時候開始,媽媽便告訴我,一定要找一個道德好的人做榜樣,那個時候,我聽了媽媽的話。但是,在我心底卻不是很明白,到底怎樣的人才能作為我的榜樣呢?只能是道德好嗎?那這樣的人,要在哪里找才能找到?我常常懷著這樣疑惑的心情想著,希望有一天可以找到媽媽說的那個可以成為我榜樣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卻不是我能那么容易找到的。

時間過得很快,每天吃飯睡覺,我不停地去尋找,想找一個可以作為我榜樣的人。上課的時候,我看著我的同桌,她上課很認真,成績也是我們班上的前五名,而我,卻是在班上排在中等位置的地方。我想,我可以把我的同桌作為榜樣嗎?當我看到老師的時候,老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著一些書本中那些重要的內容,我有些疑惑,老師可以成為我的榜樣嗎?

我想,老師這樣一個含辛茹苦,為我們奉獻知識的人,是一個好老師,她每天忙忙碌碌,任務便是要我們成為一個對祖國未來有希望的人。我想,老師應該可以成為我的榜樣??聪虼巴猓铱偰芸吹揭恍┥L在石頭縫里的小草,它們長得那樣翠綠,那樣有生機。我想,在石縫里也能長出來的草,真是好厲害,我都不清楚,這樣的小草竟有如此頑強的力量。

我想,小草頑強不屈,堅韌無比,雖然它特別渺小,只要我們輕輕一踩,它可能就會魂飛魄散了。但是,那樣能在石縫里生長出來的草,豈能是我們可以小視的?我想,這樣的小草,也是可以作為我的榜樣。直到回到家后,我不知道要讓同桌作為我的榜樣,還是老師,還是小草。我疑惑地跑去問媽媽,媽媽便一個個的解釋給我聽。

媽媽說,我同桌的努力,可以作為一種榜樣,老師的含辛茹苦可以作為我的榜樣,小草的頑強不屈,可以作為我的榜樣。那個時候,我突然明白了,原來榜樣不單單可以是一個,它可以是很多,只要能清清楚楚的知道周圍的人都優點,只要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要我選擇他們的優良品質,還有我沒有擁有的良好品德。

只要他們擁有這樣的好品德,我就可以學習,不單單可以學習一個人,還可以是全部。原來榜樣可以這樣的?。∥医K于明白了,原來榜樣可以是許許多多的人,就如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我們的父母,只要他們擁有一種好品德,只要我們愿意去學習,同樣也可以把我們的父母作為我們的榜樣。我終于明白了,為了我能學到更多的道理,擁有更好的品德,我應該多學習他們優秀的地方,發揚自己的優點。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2)

世界上的很多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而我的榜樣,卻是公交車上那個小小的身影。

記得,那是一個下雨天,雨水滴滴答答的,從天上急速地往下墜發出啪啪的聲響,我的心情亦如那灰乎乎的天空般陰沉……

在回家的路上,公交車上人頭攢動,雙腳都無法立足,我一連站了好幾站,終于有了空位坐下了。這時,上來了一個老奶奶,她一步一步朝車廂里頭緩慢地挪動著。我心想: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剛想站起身來給老奶奶讓座,可還沒說出來就被我給咽下去了。我往左喵一眼,又往右瞥一眼,看著車上大家都在“認真”做自己的事情,沒有一個人有給老奶奶讓座的意思,連車上的大人都不讓坐,何況是小孩子呢,而且我才剛剛坐下,還沒坐多久呢,立刻給老奶奶讓座,也對不起自己的雙腳了吧,我十分糾結,左右為難。最后我也學起大家的樣子裝作沒看見,急匆匆從書包里拿出課外書,假裝認真的在看??晌倚睦镪囮嚥话?,不時撇一眼老奶奶,看著她憔悴疲憊的樣子,我又開始糾結起來,這時只聽見身后一個稚嫩的聲音響起:“老奶奶,您坐吧!”我悄悄扭過頭,一看,一個比我矮的小朋友,看樣子應該是幼兒園小朋友,他主動站起來給老奶奶讓座了,看著他紅撲撲的臉的臉好像還很開心呢!老奶奶慈祥的搖了搖手說:“不用了,不用了,你坐吧?!蹦切∨笥蚜⒖碳绷?,皺起眉頭:“老奶奶,您就坐吧!”直到最后,那老奶奶才坐下了,只見那小朋友滿面春光,十分高興,剛坐下來的老奶奶,臉上笑開了花:“謝謝你,小朋友,你真是個乖寶寶……”

聽著老奶奶表揚的話語,我十分嫉妒,可我剛剛為什么猶豫不決呢?臉刷的一下紅到了耳朵根。

那讓座的小朋友比我先下一站,看著他那漸漸遠去的背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真有點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地洞鉆下去。車子剛到站,我就立刻沖下了公交車,消失在雨幕中。

那晚,我晚飯都沒好好吃,一直回想公交車上的那一幕。從那以后,這件事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每當回想起那個可愛的小朋友,他那純潔的心靈都使我陣陣感動。

他,是我的榜樣,從那以后只要坐公交車,不管是碰到孕婦阿姨,還是遇到老爺爺,老奶奶,我總是搶先給他們讓座。

現在,只要一回想起那小小的身影——我的榜樣,依然有一股暖流在我的全身流淌。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3)

似乎是經常坐公交車去哥哥家,總見來來往往人群的緣故,我不知何時有了觀察人們行為的習慣。在我看來,小小的車廂里,司機是觀察對象的不二人選。

“呲——”門開了,人潮涌入,“師傅,這車到XX站嗎?”門邊那人探出半邊身子,操著外地口音的普通話大聲問道。這車是不經過那站的,他多半會得到司機不耐煩的答復吧,我在心中思索。這樣想并不是沒有原因,在我以往的印象中,司機這時往往會皺起眉頭,別過腦袋,不耐煩地擺擺手說:“不到不到!”隨即迅速關上車門,不再理會那人的問話。每天毫無變化的路線、無趣的駕駛和無數擁擠的路段早已將他們工作的熱情消磨殆盡,所期待的是載客數量的上升、業績的突破,自然是不樂意有人打斷和耽擱他們工作的,也不會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站在問詢者的角度去考慮他的茫然無措。

望著司機那粗糙而嚴肅的臉,我更加相信自己的推斷是正確的。畢竟自己也不是第一次觀察了,經驗總歸是有的,況且這司機看上去并不是很和氣…總之,我的預想應是和待會所發生的差異不大,我期待著事實驗證我的想法。

出乎我的意料,司機師傅摸摸額頭,再按揉著后頸道:“你是要到XX站么?”“是的?!彼緳C師傅憨笑兩聲:“這車不到。你要去那一站的話,應該過了這條馬路,向右走直到看見第二個十字路口,搭__路公交車才對?!痹緡烂C的神情不再,成了耐心細致的解說,此時指路的右手臂神似一桿鮮明的旗幟。那人道謝后,師傅生怕自己說的不夠詳盡,再三叮囑道:“小兄弟,喏,你看,走這邊!”

看得出來他對工作非常上心,每逢紅燈亮起或是堵車,他總會盡可能輕緩地踩剎車,使車保持平穩,面對前面排起的長龍,他也不泄憤般使勁按喇叭。這些都只是他與其他師傅的個別細微差別,單個列出毫不起眼,但這些細碎匯聚在一起,便體現出了他的認真負責和不俗的個人修養,縱使工作平平無奇,每天所能見到的不過是些同樣的風景,所能聽到的不過是車內的嘈雜喧囂,他仍是懷著滿腔的熱忱,去幫助、關懷他人,平凡的崗位堅持自己的操守。一個兩個多個這樣的公交車司機師傅就是這個城市的名片,他們的服務溫暖了流動到這里的千萬乘客,他們是我的榜樣,他們告訴我,一個人無論身處何處都要愛崗敬業,堅守自己的道德修養,自己活得陽光積極,還能驅散陰霾、溫暖他人!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4)

都說朋友是自己的榜樣,是一面鏡子,從中你可以學習到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我也有一位這樣的朋友,她成績優異,學習刻苦。她就是我的榜樣,曉曉。

一次數學課上,老師講二元一次方程。我沒認真聽講,心想這些知識小學就學過了,為什么還要講呢?做題時認真點就可以了。不料在接下來的一次考試中,因為粗心大意,我算錯了好幾道題。我找曉曉的滿分試卷來訂正。當我走過她的課桌時,看見她用紅筆訂得滿滿當當的試卷。其實她寫的答案原本就如同標準答案一般。我正納悶她為什么還要這么費勁,這時曉曉走了過來,拍拍我的肩對我說:“怎么啦?有什么不會的題嗎?”我問她為什么要記這么多筆記。她笑了笑:“這些都是細節上的問題,細節決定成敗,記了筆記,下次復習時就會有重點,理解就更深刻了。再說,認真聽課不光要認真記筆記,而且要修一顆純凈和完整的恭敬心!”回想起自己課上漫不經心的狀態,我不禁羞愧萬分。原來成績不能靠吃老本,而是要不斷積累;原來學霸不光在勤奮刷題,而且一直在修恭敬心。想到這里,我更佩服曉曉了。

不僅在學校十分刻苦,曉曉就是在平時也毫不松懈。運動會時,我不方便回家吃飯,又不想去食堂,曉曉邀請我去她家吃午飯??梢匀W霸家里參觀,多讓人興奮?。∮眠^午飯后,我和曉曉去休息。那是一間不大的臥室,一張書桌,一個放滿資料的書柜,和一個鋪著淡黃色床單的床,滿屋子書生的生活氣息。我跳到床上,隨手拿出一本漫畫書翻起來。轉身見曉曉卻端坐在書桌前,她正兒八經地刷題呢。那模樣仿佛在考試。我說:“曉,都運動會啦,休息一下吧,不如一起來看看漫畫,放松放松?”曉曉頭也沒回,頓了一下筆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即便運動會也不應荒廢學習。漫畫你先看,我以后再說吧?!闭f完便接著埋頭專心刷題了??粗鴷詴哉J真的勁頭,我不禁被她深深地感染了,忙把漫畫書放回書包,開始溫習前幾天剛學的古文。一個中午,一個側面,我從學霸身上學到了珍貴的東西——無時無刻都努力學習,這已成了他們生命本能的存在。

“最可怕的不是別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刻苦。”這句話用在曉曉身上正合適。的確,誰都不是天生的學霸,刻苦是后天養成的。從曉曉的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她的優秀是源于她的刻苦。

曉曉不僅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榜樣。謝謝你,曉曉!

收看“榜樣8”人物事跡中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總會老,他需要別人來照顧他??梢哉f沒有老一輩的付出、努力就沒有我們的爸媽,更沒有我。所以,在老人還在世的時候,為他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因為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

周末,老媽帶我回老家照顧外婆。外婆因為上次見義勇為而被瘋子打傷,從而中風在家養老。老伴又早早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人。

車還沒停穩,老媽就給我下達第一個命令——幫外婆洗地板。裝好了水我便開始認真地開始拖洗地板,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在洗地板時,我的眼角瞟見正在為外婆洗腳的媽媽。那水簡直就像是牛奶,乳白色的水中媽媽用手細心地幫外婆搓腳。我清楚地看到水盆里乳白色的水中分明漂著一片腳皮。我感到惡心,看著就想吐,媽媽說:“不可以這樣,小時候,我和你爸要上班。你沒人管,外婆就千里迢迢從趕到我們家。為你蒸蛋,還幫你洗尿布。她都沒喊累,讓你拖個地你就連連叫苦?!蔽矣X得我真不該做出表情,說出那樣傷人心的話語

洗完腳,開始洗頭。因為外婆手抬不高,所以每星期媽媽都要為外婆洗頭。我幫媽媽打下手。先燒了滿滿的開水,往水盆里一沖,然后再加點水,OK,大功告成!我拿來一個小碗,舀點水剛要往外婆頭上一沖。手卻好像被什么東西拉到似的,伸也伸不直?;仡^一看,原來是媽媽:“你不能這樣,要先試試溫度。要是把外婆燙傷了你可要負責?!闭f著將手伸到水里,試了又試。然后,擺好姿勢,只丟下冷冷的一句“澆吧?!蔽乙ㄆ鹨煌胨?,慢慢地往下澆。只見媽媽一首當著水,另一只手為外婆抓頭皮。忽然從外婆頭上飄出一股濃濃的酸臭味,母命難違我只好捏著鼻子繼續澆水。只聽見外婆低著頭,一直在那兒喃喃自語:“這么臟,讓你們洗真不好意思?!笨磥硗馄哦挤道线€童了。

洗完頭媽媽就開始幫外婆洗水塔。我爬上梯子,往水里一瞧,那簡直就是慘不忍睹:水面上漂著幾只死蟑螂,水中還有許多不明生物在蠢蠢欲動,水塔上還布滿了青苔。媽媽拿著刷子奮力地刷著??炝?,快沒了。在媽媽的努力下外婆喝上了香甜的水。

看著媽媽做的這些,外婆竟然像孩子似的哭了起來。

敬老就是為老人打開一扇心的窗戶,就是為老人點亮一盞心的暖燈。敬老愛老,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把美德傳承,敬老愛老,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世界充滿陽光充滿溫暖吧!

165546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