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賦分怎么賦分
新高考賦分怎么賦分
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公式:(該區間高考最高分-原始分)÷(原始分-該區間高考最低分)=(等級賦分區間最高分-x)÷(x-等級賦分區間最低分)。
學考合格才能賦分;而選考的分數,也不代表高考最終得分。賦分的關鍵在于,要明白你選考的分數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據這個排名區間確定所在的等級。然后根據等級,賦以對應的分數,計入高考成績。
現在最新實行新高考的8個省份,均是采用的“3+1+2”模式。這種模式的選科共有12種組合方式,每一種不同的組合方式,都會有不同的專業選擇,計算過程也就不一樣了,這種計分的方式,也被稱為“等級賦分制”。
新高考賦分計算方法
新高考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高考賦分制計算是新高考模式下的一種計分辦法,主要是在實行“3+1+2”模式高考的省份中使用這一賦分辦法。包含3個步驟:
1.確定賦分區間。將每個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出A、B、C、D、E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區間分別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確定原始分數區間。與賦分區間相對應,以每個科目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及其得分來確定原始分數區間。
3.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設原始分數區間最大值與原始分之差為R,原始分與原始分數區間最小值之差為r,賦分區間最大值為A,最小值為a,賦分成績為未知數T,其余均為已知數。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高考新政策是什么
2024實行“3+1+2”模式。
“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新高考政策與之前比有哪些變化
1.新高考政策和以前考試科目不同
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為語文、數學、外語,“1”為在物理、歷史中選擇一門,“2”為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擇兩門。
2.新高考政策和以前考試分值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門學科均以分數形式呈現,均計入總分,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選一在物理或歷史中選一門分值為100分,選二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兩門,每門分值100分??偡?50分。
3.新高考政策和以前考試試卷不同
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不分文理。
4.新高考政策和以前選科組合更多
選科組合更多,有利于高復考生揚長避短,選擇優勢科目。在降低語文、數學計分份額的同時,實現取長補短、提升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