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
增強儀式感是紅色教育的一種創新形式,紅色教育心得怎么下筆最好?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推薦1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
近日,我校舉行了邢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解巡講活動,使我受益終生。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币约霸里w的《滿江紅》中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曲折而輝煌的歷史。偉大的歷史的創造者以及革命前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中國中學生,學習我國歷史以及先輩們的革命精神,就成為了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郭守敬就是這次演講中的一位,中國元朝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制造專家。位于順德邢臺,郭守敬從小就勤奮好學,寫出了很多享譽全國的優秀作品如天文歷法著作《推步》《立成》等。為紀念郭守敬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
董振堂,河北邢臺市新河縣人,自幼和父親學武。1920年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月攻占甘肅省高臺縣城后,被國民黨馬步芳部2萬余人包圍,后于10日犧牲。在董振堂的追悼會上,主席深情的說:“路遙知馬力,董振堂是堅決革命的同志?!?/p>
想到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離不開的是那些為了戰爭而奮斗過的英勇烈士。中國一直以來的古文化,持續了5000年,一直沒有破滅,那些文化古人的優良品質以及優秀作品對我們后人提供了很多幫助。為后人鋪上了一條發展之路,身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都應當有一顆愛國之心學習中國文化的優良品質,學習那些英勇豪杰的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愛國精神。
通過這次巡講活動讓我受益無窮!我為祖國今日的繁榮富強感到無比的驕傲!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2)
今日,我們文學社的成員一齊參觀了漕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先排好隊走進二樓的一個房間,開始聆聽一位叔叔講解有關漕湖村的歷史,他說:“漕湖村是一個抗日斗爭基地,有著許多抗日英雄……”。講解完之后我們又看了墻上掛著昔日漕湖村每位抗日英雄的資料,其中我看見了有位叫俞阿甲的'抗日英雄,在那個柜子里放著他的遺物,還有革命烈士證書等等??粗粗倚睦锊槐M一顫,想著那些革命烈士為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去勇敢斗爭、不畏犧牲……我的眼淚禁不住的流了下來。
還有一位健在的薛惠春爺爺以往也來過我們學校,講述了他當年的抗日英雄歷程。我十分敬佩他老人家用自我的智慧和敵人作斗爭。此時此刻,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長大以后要像革命烈士一樣,為我們可愛的國家做出自我的貢獻。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3)
今年暑假我在電腦上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感到無比的興奮和激動。這雖是一部老影片,但仍讓人百看不厭。
這部影片講述了 1942 年到 1944 年間,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實施了臭名遠揚的“三光”政策,開始了大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 , 高家莊的鄉親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一心,創造了新的戰斗方法 ---- 地道戰。他們在平原的地下開鑿地道:家家相連,戶戶相通,地上地下連為一體,為鬼子布下天羅地網。這些地道可神了,可防水,防毒。要是鬼子進了地道,那就成了他的葬身之地 ----- 不是掉進竹竿陷阱,就是被游擊隊員從暗處殺死……鬼子們一進入地道就嚇得魂飛魄散。影片中智能雙全的高傳寶、一片忠誠的老鐘叔、窮兇及惡的日本山田隊長等人物形象,片中的經典臺詞“水是寶貴的,從哪里來 , 就把它排到哪里去,煙是有毒的,要讓它排出去”以及那些振奮人心的音樂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看了影片,我想 : 冀中平原上的.人民那種在強大的敵人和困難面前堅強不屈的精神多值得我們學習呀!
如今,雖然處在和平年代,可國際間的競爭依然很激烈,尤其是在經濟和科技方面。目前,日本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都強于我國。 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得挨打,所以,我發誓,以后一定努力學習,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多作貢獻,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世界領先的強國。讓外國人永遠不敢再欺負我們!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4)
從襁褓到會走路到上小學,甚至到現在,我一直都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內心總充滿了無比快樂,對自己的祖國了解甚少。
自從上了初中,我接觸到歷史,這一切都變了。歷史,我一開始學的只是中國古代史,到后面,我就學到了中國近代史,這一段時間,我難以忘懷,我總會打抱不平!總會悲憤!
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1860年,中國被迫簽訂了《北京條約》;1895年,中國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十九世紀末,世界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01年,中國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
此時此刻的我,心里呼喚著: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中國痛哭的時候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應該你盡力咆哮的時候!風,把海浪也帶過來吧!你們一起咆哮吧!把那些可恥的人淹沒了吧!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是戰勝國。1919年,中國同許多國家去參加了巴黎會議。中國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要求,卻被拒絕了,還把山東的行使權轉給日本――難道這些“正人君子”給中國就是這等待遇嗎?難道戰勝國都有這等不公平的遭遇?
啊!我思念那百日維新,思念那五四運動,思念那辛亥革命!那浩浩蕩蕩的無邊無際的力呀!保護了中國!維護了民族利益!??!我敬佩那孫中山,敬佩那魯迅,敬佩那胡適!你們是宇宙中偉大的藝人,你們發泄出無邊無際的怒火,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
宇宙請賜我力量吧!讓我震驚世界吧!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5)
在不同人眼中,愛國的理念是不同的。在你眼中,什么是愛國呢?在工作人員的眼中,努力工作就是愛國;在父母眼中,培養子女就是愛國;在醫生眼中,救治病人就是愛國;在我們學生眼中,好好學習就是愛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其實做好每件小事也是愛國?!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睈蹏臀覀兠恳粋€人都是分不開的。比如做錯事時我們要敢于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我們幫祖國凈化環境,不隨地吐痰,垃圾要入桶,路上遇到紙片要把它撿起來,這不也是一種愛國嗎?
孝敬父母也是一種愛國,如我們熟知的黃香溫席,平時幫助家長做一些小事,分擔一些家務,這不也是一種愛國的行為嗎?當周圍的同學需要幫助時,我們伸出我們援助之手;當貧困山區兒童在寒冷時,我們獻出我們的愛心;當爺爺奶奶孤獨時,我們給予陪伴和問候。讓我們一顆愛國心,一顆感恩的心,為我們的祖國提供獨特的愛吧。
身為一個學生,我們最大程度的愛國行為就是讀書。在上學時曾說過一句話:“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蔽覀円矔苫?,我們領土那么大,為什么會被一個最多等于我們一個省面積的日本連續侵略十四年呢?是因為我們當時民心不穩,人們很少讀書,比較懦弱。所以我們要好好讀書,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同學們,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堅信,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祖國的明天,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幸福。??!祖國,我愛你,你永遠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顆星。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6)
4月14日電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梁思禮14日10時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梁思禮是中國著名的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他參與了中國航天歷史上的諸多“首次”,曾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術。他對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論述,成為航天可靠性工程學的開創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
梁思禮祖籍廣東新會,為外界所熟知的身份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最小的兒子。20__年07月19日光明日報人物版曾刊登了梁思禮院士的報道,回顧這位“名門之后”不平凡的生活和工作經歷。梁思禮曾言,他最喜歡蕭伯納的一句話:“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后交給下一代的人們?!?/p>
斯人已去,精神長存。我們重發此文追憶梁思禮先生,緬懷他光明燦爛的一生!
梁思禮:可上九天攬月
6月29日,“神九”返航。上午10時03分,在太空中遨游了13天的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隨著返回艙著陸。
回家了。中國航天科技大廈的閱覽室里,中科院院士,我國火箭控制系統專家、導彈控制系統研究領域創始人之一的梁思禮,從電視直播中看到這一幕,緊張的眉目舒展了,面露微笑。今年,他88歲。
回家了。1949年9月23日,獲得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自動控制專業博士學位的梁思禮,懷揣著為新中國作貢獻的`夢想,登上了回國的船,時年25歲。
回家了。這位參加過“兩彈一星”研制的老航天人在心中張開臂膀,迎接航天員們歸來;猶如1949年,白發蒼蒼、含著眼淚的老母親站在碼頭邊,對闊別8年的梁思禮的等待,又如新中國對海歸游子的迎接。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7)
70后的中國魂,90后的中國心。
——題記
今天的中國,已不同往昔,她變得更加強大,六十三年的汗水,六十三年的拼搏,東方巨人已崛起,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對祖親的熱愛卻綿亙不變。
70后,中國魂
我們總抱怨父母的思想老,觀念落伍,可他們卻是對祖國的變化體會最深的一代人。媽媽老說,他們小時侯,一家子都有好幾個孩子,家里窮,來了客人招待完之后,父母才把剩下的水餃由小到大分給孩子們吃,如果剩的少,“老小”很“幸?!?,“老大”就沒有口福啦!誰家要是有一輛自行車,會引來幾個巷子的人圍觀,就跟西洋景似的。到了后來,出現了“四大件”:縫紉機、手表、自行車、收音機。誰家購置齊全了,那是就是最闊綽的一戶,在村里是最光面的人。
1978年,歷史的巨輪馳入改革開放的春天,中華大地沸騰了,70后的`父母們踏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吃穿不愁,念完大學,走上工作崗位。用愛崗敬業回饋國家和社會,永記愛黨、愛國家。
90后,中國心
人們都認為90后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放蕩不羈的“小混混”,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回報,只知甜,受不了一點苦的一代。我認為“非”也!
90后,出生在幸福和平的新時代,成長在安寧穩定的社會中,好似在蜜糖中泡大一般,可90后是一群風華正茂,奮發昂揚的少年,在我們的腦子里總有許多奇思妙想,看到中國屈辱的歷史也是群情激昂,也想“亮劍”,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亮劍”是科技的比拼,不需要到“舊社會”走一遭,才知道珍惜幸福、熱愛祖國,我們血液里有父母的基因,也會成為有責任、能擔當的一代。會有一天,祖國會因我們而驕傲的,90后,加油!
70,90后,不同時代,不同環境成長的兩代人,都是同一血脈——炎黃子孫,都有同一身份——堂堂正正中國人。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8)
72歲的新中國,如期而至。除去華麗辭藻,丟卻繁重包袱,我愿從心底最深處向中國道賀,與國同慶。吾輩愿繼續以存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
歷經風雨,中國一步步成長。每一步里國人都被擁庇,在春風里遙望他方的電閃雷鳴。
誠然,這樣一個愛民的國家,自是不缺護國與助國的百姓。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無數中華兒女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捍衛民族尊嚴和人民利益頑強拼搏、英勇奮斗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十九歲的陳祥榕寫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作為戰斗口號,就在他離開的年紀也還是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可是他也說了他想便做了。我們的國慶幸擁有這般的英雄與精神。
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陳望道,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烈士、藍蒂裕;從立志用知識建設祖國的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到三代傳承為國守邊的拉邊的拉齊尼一家;從踐行初心的閩寧第一批移民謝興昌,到用教育改變大山女孩命運的“”獲得者張桂梅校長,以及奮力拼搏,為國爭光的'航天員,飛行員,奧運健兒等新時代奮進者群像,無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著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發奮圖強。他們都用行動助力中國的發展,注入不竭的力量。
作為當今青年的一員,當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國家。我們青年是萌動的百卉,是新發于硎的利刃,是中國唯一的接班人。唯有每個能動個體的自強才能頂起強盛的國家,正如龍平平先生在《開講了》中所說,當代的我們應將人生目標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我們需要從心底對作為中國人而認同,更要了解國家時事,將未來與國家相聯連,從現在開始,以點滴小事聚就大成。
72年的披荊斬棘中,中國不曾讓我們失望,國人奮力守護著中國,愛國者不斷涌現出,護國者不斷行動,只將清澈的愛獻給中國。未來,中國將不斷發展壯大,吾輩也當自強,譜寫新華章。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9)
今天,爸爸帶我去參觀一個名人的紀念堂,說起這個人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林則徐!他在我們的歷史上赫赫有名。
林則徐紀念館是為紀念清代銷毀和禁止鴉片的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的,這座紀念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南后街澳門路上,1982年建設完畢,館址原為林則徐專祠,創建于清光緒三十年就是公元1905年,占地三千多平方米。
走進大門跟隨導游我們參觀了儀門廳、曲尺樓、竹柏軒等主要建筑,這里還有按清代的陳設排放的家具等物品,一派江南園林的風格。
走出屋子,看到祠門外墻內壁上鑲嵌有“虎門銷煙”的大型浮雕,看著這些栩栩如生的畫面,我都感到當時大快人心,振奮國民的'場面是多么不容易才得來的呀!
大門門匾額題著“林文忠公祠”,儀門兩側回廊陳列了20多面執事旗,上面書寫著林則徐歷任的官職。在這里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他在江西、云南、新疆任上修海塘,興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聲。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更是一位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民族英雄,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嚴禁鴉片、抵抗侵略的愛國政治家。林則徐一生中為國家為人民做了許多事,他熱愛著自己的祖國,有著一顆赤子之心。我也要像林則徐一樣愛自己的祖國!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0)
四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正值清明節前夕。我們乘著車前往了位于盧溝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其中參觀展覽的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在導游的陪同下,知道了許多的.內容和知識,比如南京大屠殺遇難的人數,日軍犯下的罪行,在各地參加抗戰的英雄等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烈士們的姓名墻。走到那里,只見在數面墻上刻著許多為中國抗戰做出的巨大貢獻的烈士們,比如趙一曼,張自忠等等??吹竭@里,我被震住了:在八年抗戰中,有無數的人們,為了祖國的安寧和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更有甚者,將自己的生命投身在了抗日事業中。是他們的這種堅強不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的精神和行動,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現在卻有些人卻拿這些烈士們的英勇事跡當做笑柄!我覺得應該讓他們來看看這些名字,讓他們知道,究竟是哪些人換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哪些人用生命換來了我們的美好生活!
是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從我做起,為祖國的復興事業做出貢獻!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1)
今年,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革命先烈們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為了下一代的`幸福,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用一腔熱血染成了我們的紅旗。
1937年至1945年,是持續八年的抗日戰爭時期。在寧鄉縣境內,抗日烽火同樣熊熊燃燒。
1944年6月22日,1000多名日軍從望城喬口進攻寧鄉,黃昏時刻到達寧鄉南郊,當時南門橋是木橋,有200多米長,三米寬。等日軍擠滿橋面時,杜家山的將士們居高臨下地向橋上的敵人掃擊,日軍驚慌失措,只得撤退戰斗持續到天黑以后,敵人將杜家軍包圍起來,敵人步步逼近,猛烈攻擊將士們損失慘重。
反擊的時刻到了,將士們一個個視死如歸,即使受傷也全力反擊。最終因力量懸殊,300余名將士壯烈犧牲在杜家山上,當時駐守寧鄉城廂鎮的城防隊副隊長受命帶領四名隊員趕赴杜家山戰斗,除一名戰士偵察外,其余隊員也同赴國難。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戰爭的'年代成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祖國爭光,為祖國添彩!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2)
今天,4月8日,我們學校開展了一年一度的春游。以往,春游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然而,這次我們卻是莊重嚴肅的,因為我們這次春游是來緬懷革命烈士的。
在 春游前,我們事先做了一朵小白花,來送給革命烈士。經過乘車和步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起先是唱國歌和隊歌,雄壯的音樂使我的`心中就油然得升起 了一種自豪感。接著,少先隊員代表演講完了,從他的語氣中,能聽出自豪與悲傷。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環節——為革命先烈默哀。
我們五年級的所有同 學,都筆直地站在紀念碑前,就像一棵棵挺拔的樹,沒有一個同學是嬉皮笑臉的,大家都很嚴肅。哀樂響了起來,每一個同學都低下了頭默哀。我聽著有些時候音樂 比較響,我想:可能是打勝仗了吧!但是緊接著,傳來的卻是低沉的聲音,可能是這次勝仗使許多人失去了生命,活著的士兵正在為這些烈士的逝去而低聲哭泣…… 哀樂已經演奏完了,但是我還沉浸在剛才的音樂聲中。這么多的革命烈士在為了和平與自由的戰爭中犧牲了,我感到十分悲傷。
默哀完后,是華老師的講話。講完了,就是送小白花,五年級的同學排著整齊的隊伍,向革命烈士獻小白花。我雙手捧著小白花,將它輕輕放在了一棵松樹上。
最后,我們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照了一張合影,隨后,便走向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在路上,我想:革命烈士為了和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可真偉大呀!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3)
慢慢的,一顆顆豆大的血珠從傷口滲出,滑落臉頰,一股血腥味圍繞著被煙味嗆得難受的鼻腔,木然的雙瞳看著面前的大火吞噬房屋,渲染了整個夜空,漸漸閉上......
消防隊員來救躺臥在床上的那個動不了的,無能的我,“快,快!”一聲聲在外傳出的呼喚聲如絲線般,穿進我的耳膜中,好熟悉呀,是誰?是誰......一張慈祥和藹的笑容浮現在腦海中,是......是,是親愛的爺爺!“爺爺,爺爺,救我......”我無聲的呼喊著,無血絲的,干燥的嘴唇無力地上下動,心里只顧著躺在爺爺溫暖的懷抱中。消防隊員的雙臂緊緊抱著我,使我感到疼痛,煙熏火燎中,我看不清抱著我的救命恩人,只知他的汗水掉落在我干涸的喉嚨,咸咸的,又甜甜的。
當我在睜眼時去,是爺爺淚流滿面的,憔悴的面龐,我一把抱住爺爺。而救我的那位叔叔在火場中去了另一個世界。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4)
我的夢想是紅色的,就像玫瑰那樣紅,就像血一樣,火也是紅的。
我的夢想就像火一樣,因為他隨時隨地的燒著我,讓我記住自己的夢想是什么,讓我朝什么努力,讓我有無限的力量來完成我想完成的事情,火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也可以帶來光明,更可以為我們照亮周圍的東西,可是如果拿貨去干一些傷害大自然的事情的話那么火在人們心里將會變得可怕,因為火可以把一片樹林或者是一座房子給燒了,讓人們或者小動物們沒有了家和食物。
我的夢想是紅色的,紅色有很多種顏色:大紅,深紅,紫紅......但是我的紅色是火紅色,火紅色可以給我帶來力量,帶來恐懼,它可以害怕,這樣我才有可能不顧一切的去完成我的夢想,讓我的生命開花了,讓我沒有后悔。但是火紅也有可能會讓我錯過機會讓我一事無成。火紅在我心里,我知道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恐懼讓人們感到害怕。
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心得(精選篇15)
我在這個暑假去了雷鋒的紀念館,在那時我感動不已。
在雷鋒紀念館內。我了解了雷鋒的生前事跡。從雷鋒小時候家里的小木桶、鐮刀等東西,我看到了一個窮苦孩子的童年。從雷鋒的成長經歷,使我了解到雷鋒的思想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精神境界是怎樣層層升華的。以往說過,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但雷鋒做到了,這個在舊社會受盡欺凌的孩子,在新社會找到了自我的位置。是黨和人民給了他新生的機會,他也用自我的滿腔赤誠來回報黨和人民。或許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生來就沒有經歷任何大苦深仇,生活太過安逸,又或許是因為我們的靈魂已被金錢的銅臭熏染的麻木,在現今的'社會里,像雷鋒那樣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在雷鋒紀念館里有一則報道,是在一次紀念雷鋒同志的會議上所講的話,他說,在一輛公交車上,一位婦女懷抱著孩子站在擁擠的乘客中間,孩子在哇哇大哭,旁邊一位青年則安然地坐在座位上裝睡。看到這一幕,公交車上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說:“雷鋒叔叔不在了?!碑斂吹侥抢飼r,我的心震動了。的這幾句話無疑是在影射現代社會中人的道德滑坡現象。
雷鋒紀念館這樣的地方,每一個人都應當多去幾次。也許它不能立刻使我們的思想境界升華,但至少每一次都是一次對靈魂的凈化,都會使我們反思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