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
今天我觀看了“國家公祭日”的直播,深刻感受到了國家對于歷史的重視和對于人民的關愛。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不僅要緬懷先烈,更要珍惜當下、展望未來。
在觀看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之情和團結一心的重要性。每個歷史事件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意義,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中國人民為了保衛祖國和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而奮斗不息。
通過這次觀看“國家公祭日”的直播,我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作為一名年輕人,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和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共同關注“國家公祭日”,一起緬懷先烈、珍視當下、展望未來。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2)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讓廣大青少年進一步了解抗日戰爭歷史,弘場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偉大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近日,市一中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莊重的升旗儀式上,教師代表作了題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國旗講話,作為活動的啟動儀式。他回顧那段沉重慘痛的'歷史,批判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七十多年前的這一場災難不僅僅是南京的災難,也是全中國的災難,甚至可以說是全人類共同的災難。
主題班會課上,各班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主題,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播放ppt,重溫那段屈辱的歷史,明白國家公祭的意義;觀看視頻,了解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是如何批露的;低下頭為大屠殺中死去的中國軍民默哀一分鐘;在記事本上寫上一句句感言,“謹記國家恥辱”“勿忘國恥,矢志前行”……
此次主題活動,讓廣大師生銘記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并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對于培養學生國家意識,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積極的意義;也提醒每一位學生不能忘記歷史,要肩負起振興中華民族的重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奮發圖強,努力學習,早日報效祖國。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3)
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什么要把這一天作為國家公祭日呢?這是因為79年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軍對中國發起了侵略戰爭,在12月13日攻入南京對南京同胞展開血腥大屠殺的日子。
當時,侵華日軍攻入南京后對城內手無寸鐵的同胞展開了長達42天慘無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無數像你們一樣的兒童、學生都被無情地殺害,城里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嚴重毀壞,大量財物遭到任意掠奪。
然而,值得稱頌的是中華歷來是不畏強暴、敢于抵抗一切敵人的偉大民族。經過8年艱苦抗日,中國人民付出了傷亡3500萬人的沉重代價,用生命和鮮血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日本侵略者也于1945年9月2日與我國正式簽訂投降書,那些沒有人性的日軍有的被趕出中國,逃回日本,有的則被國際法庭判以重刑,受到嚴厲懲處。
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美好的夙愿。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因此,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更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人人都銘記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4)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12月13日一個是帶著南京同胞鮮血的日子;12月13日是一個帶著中華民族怒吼的日子;12月13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深深銘記在心的日子。
日軍攻占南京城,對手無寸鐵地同胞進行了長達六周的大規模屠殺,讓原本安詳地南京城一夜之間變成了人間地獄。每一個夜晚都變得不再寧靜,慘叫聲,痛哭聲傳遍了整個南京城,人們在慌亂中逃跑求生,試圖離開這個曾是他們故鄉的地方。然而日軍就像一匹餓狼,眼神里透露著饑餓和殘忍,他們瘋狂地抓住中國人,無一辛免。短短六周的時間,整個中國,就少了30多萬同胞…………
五千年的滄桑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人人皆知地四大發明,氣勢軒昂地兵馬俑,壯麗宏偉地長城,單看這三樣就足以笑傲東方了。在歷史的長訶中,有多少個中華兒女為了自己的祖國英勇獻身,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把獻身祖國看作是一種無尚地光榮。他們威武不屈,不低頭折節,他們才是真正地流血流汗不流淚的勇士!
在狼牙山上那五名熱血沸騰地壯士,他們縱身跳下山谷寧死不做亡國奴!在刑場上劉胡蘭昂首挺胸地走向了鍘刀,臨近死亡的她依然堅信黑夜即將過去,祖國的明天將陽光燦爛。而他們的后人呢?也就是現在21世紀的青年,我們應該做得未必也是為祖國獻一份關愛,獻一份力量。只有靠一代一代龍的傳人為祖國做貢獻,才能使中國變得更繁榮昌盛。才能讓那些列強不看扁我們黃種人!
團結就是力量,民族的自豪感就像一輛陷入泥坑的汽車。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5)
天陰沉沉的,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出學校的大門,來到大巴車上,懷著悲痛的心情來到三河市掃墓陵園。
瞧!幾根蒼翠挺拔的松柏襯托著高大堅固直入云霄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面刻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此刻,我想起了戰爭時期是多少人民用血汗換來這八個字。
在掃墓陵園要執行6項活動,“下面進行第3項,請100少先隊員唱《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歌聲嘹亮,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獻給因戰爭離去的人。
最后,全體人都要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獻上潔白的菊花,來表達我們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敬意,我們還瞻仰了許多革命烈士的墓碑,遺物,還有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照片。
有一位革命英雄,他和他的媽媽,弟弟為了逃離鬼子的魔掌,弟弟被鬼子用刺刀扎到了臀部,媽媽最后一刻還要給弟弟喂一口奶,這位革命英雄淚流滿面,結果只有這位革命英雄活了下來。
在戰爭時期,那些孩子們隨時面臨著危險,也許上課上著上著就飛來一顆炸彈,甚至都不知道怎么離開這個世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6)
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以士兵失蹤為借口。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中國人民走上了艱難的抗戰征程,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和眾志成城的力量戰勝了帝國主義。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括前進的大無畏精神。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與未來,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領土不能丟,不能被分裂侵占。
歷史的書面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呼吁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那雄渾的聲音使每顆灼熱的心為之震撼。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不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國救民的先輩們是中國的脊梁,偉大的抗戰英雄是中國的脊梁。而我們,必將成為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梁。就是因為有這么多的脊梁,中國才會有振興的一日!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7)
《南京,南京》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故事。片中有兩條線索,通過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國士兵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經歷,揭示在1937年南京瘋狂殺戮掠奪的背后,戰爭對人性的摧殘。它以中國民眾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掙扎為主線,提供出一個與以往的歷史敘述完全不同的南京。因為在這座城中,在這死生之地,即使面對絕境,即使面對戰爭機器的無情碾壓,仍然會有中國人性的地火在暗暗燃燒,仍然會有人以他們的生命、鮮血和意志為薪,維持著這地火,讓它永不熄滅??戳诉@部影片,讓我對日本侵華歷史銘刻在心,更讓我堅定了信念,一定要好好讀書,讓我們的祖國強大起來,堅決抵制日本侵略!
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超過30萬。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8)
抗日戰爭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南京制造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日本人的手段殘酷,30多萬的中國同胞被無辜殺死,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卻否認歷史,篡改歷史,扭曲了史實,這是多么可恥啊!可是我們中國人呢?可多少中國人記住了這段歷史?
第一次在看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時,我的心里懸了塊石頭。那一幕幕殘忍的片段,那一個個血腥的場景,那一聲聲悲痛的慘叫,無時無刻對我不讓我戰栗。我痛恨那無情無意的日本侵略者,我痛恨那些歪曲史實的日本人,我更痛恨我自己那樣的無能為力。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愿我能帶領著南京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哪怕是犧牲了,哪怕我此生不再有,我也無憾??晌抑罌]有如果,而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只是珍惜現在?不讓歷史重現,要好好的銘記歷史。
還記得那個《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嗎?那是對二戰中最令人發指的一幕作了果敢的回顧,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都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也喚醒了華人世界對這段歷史的記憶。而她卻因此患上抑郁癥而自殺生亡,可她卻未后悔過。一個柔弱女子愿意站出來,這種精神實在難能可貴。我也敬佩這位偉大的女作家,她的舉動不但震撼了一個人,而是整個世界。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9)
歷史,讓人難以忘記。中國的歷史,是所有的炎黃子孫的痛。日本的侵略,讓我們憤恨不已,多少中華兒女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和自己的一顆愛國心,換來了中國今天的安寧。趙一曼、劉胡蘭、王二小等無數烈士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中國革命事業的一大成功。南京大屠殺,六個星期奪走了的,不止是中國人民的自由和生命,還奪走了我國的許多文化遺產。那六個星期,南京血流成河,多少中國百姓被殺害,南京遍地是尸體。中國啊,母親,翻開您的歷史讓我好心痛。中國,您的歷史讓人無法忘卻。
七十一年前的十月一日,當向著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那一刻,中國丟掉了寫有“東亞病夫”的牌子,成為了所有炎黃子孫的驕傲。那一刻,牽動著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心。我們中國人民是不屈不撓的,不會退縮,不會畏懼,面對敵人,我們不會心軟。
中華兒女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意志,讓全世界的人們羨慕不已。日本、美國以及許多瞧不起中國的國家,都對中國人的頑強意志和許多團結一心的`精神和力量產生了懷疑。為什么中國會那么強大?中國人那么團結,是什么支撐著他們走向了成功和勝利?是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不普通的一顆愛國心團結在一起。
如今,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舟曲的洪災和泥石流,什么都沒有難倒英勇的中國人。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許許多多不平凡的事,讓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以前那個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的中國。
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都銘記著先輩為我們做的一切,這一切,都是一句凝重的囑托:熱愛祖國!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0)
13日上午十時整,河海大學青馬工程學員、國防生代表、學生代表聚集在校內南京死難者清涼山叢葬地“侵華日軍南京清涼山遇難同胞紀念碑”前,沉痛悼念和緬懷逝去的同胞。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近千名師生佩戴白花,面向紀念碑列隊肅立,齊聲高唱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死難者默哀一分鐘,同一時間,防空警報聲響徹南京上空,校園內外汽笛齊鳴,行人也紛紛駐足面向紀念碑方向默哀。默哀畢,學生代表向紀念碑敬獻了花籃。
師生代表在發言中說,國家公祭、民族呼聲,河海同心、開創未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以史為鑒、珍視和平,凝聚力量、奮發圖強,團結一心、自強不息,用知識的力量,用責任的擔當,真正成為打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筑夢人”。最后全場人員繞紀念碑一周并獻花?;顒又?,很多社區居民以及遠道而來的校友和民眾也紛紛在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進行悼念。中央電視臺和江蘇衛視對悼念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
自11月底以來,河海大學的同學們自覺自發組織了國防生主題教育、學生骨干主題教育等各類悼念祭奠活動,通過宣誓、簽名、手折紫金草和千紙鶴、電影展、發放宣傳手冊、陳列展板以及簽名墻等活動寄托對遇難同胞的哀思,表達不忘國恥、圓夢中華的決心。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們紛紛表示公祭日活動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對死難者的悼念,也是對世人的警示,作為青年大學生,要時刻銘記歷史,以史為鑒,居安思危,奮發向上,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此前,為迎接首個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到來,河海大學還開展了系列悼念活動,參加了“紫金草行動”,與多家媒體共同開展了多次祭掃活動,以加強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激發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1)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當上海世博會也即將開幕。同學們,你們可曾想起那些曾在這個強大的民族頭上橫行霸道的侵略者呢?你還記得日本帝國主義大肆張開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華的心臟時的獰笑嗎?讓歷史的.風,吹翻起多年前的那一頁,讓我們懷著沉重的心去看看我們永生不能忘的國恥吧!
南京大屠殺,日寇用血將這座繁華。熱鬧的城市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滿眼都是一種顏色,可怕的血色,滿眼都是“山”用中國無辜老百姓的尸體堆起來的山。被毀的圓明園,英法聯軍見清政府如此腐敗。無能,闖入圓明園,他們燒殺搶掠,還燒了這座凝聚了人們心血的萬園之園。不平等條約,當第一張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落在清政府面前,他們能做的只有賠著笑臉,簽上字,當不平等條約如雪花般落在他們面前,他們只是抬起手,顫抖著簽下一張又一張。這段歷史是每個中國人的噩夢,也是我們的國恥,我們還能忘記國恥嗎?不能,不能,不能!
老話說的好呀!“落后就要挨打!”過去清政府的腐敗,讓我們土地肥沃的中國如一塊肥肉被分的七零八落??涩F在還是嗎?在全中國人民的努力下,我們終于告別黑暗,走上了光明大道。沉睡的雄獅已蘇醒,潛伏的巨龍以飛騰,我們站起來了!我們學生能做的就是好好讀書,長大報效祖國,使祖國在世界面前更輝煌。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2)
一個無辜的聲音在絕望中呼喊著,地上灑滿了鮮紅的熱血,天空已沒有之前那么碧藍,花草也沒有之前那么芳香??諝庵袕浡趶椉疬^的硝煙味,濃烈的尸臭與血腥味,一個悲慘的世界浮現在眼前。
1937年12月13日,想必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今天吧!這天是我們中國人的恥辱,日軍攻擊南京城。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進南京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他們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不忍睹的大規模屠殺,還將南京民眾以鉛絲捆綁,先用機槍掃射,再用刺刀亂戳,最后澆以煤油,縱火焚燒??赐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心幾乎走向崩潰的邊緣,胸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心潮,似乎有千言萬語,卻一言難盡。我仿佛身在那個世界里,眼睜睜地看著南京青年被殺害,小孩被無情的日軍用炸彈炸死,而我卻無能為力。
南京大屠殺,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當時舉起屠刀這些惡魔已經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如今我們可以告慰那些死難的同胞:中國人民從血與火中站起來了!東方的巨龍已經飛起來了,我們的民族正在實現復興的理想,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但是這場血的"教訓,會永遠銘記心上,以史為鑒,照亮未來!
南京大屠殺,斬不斷中華兒女的愛國意志,殺不完炎黃子孫的愛國熱情。歷史不倒退,悲劇不再現,看我神州崛起的飛天夢,下水的猛蛟龍,為中華的騰飛,為銘記歷史的可悲,奮斗吧!每一個愛國的公民。
南京大屠殺,使我們胸中裝有一顆愛國心,我愿為國奉獻生命,腦里存有一份愛國情,我愿為國浴血奮戰,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不忘國恥,攥緊拳頭向祖國宣誓:保衛領土,捍衛祖國,我們責無旁貸!
讓燃燒的燭光化作和平的白鴿,讓祈禱的眼眸化作歲月的警鐘,讓揮動的武器聽得到人們心底的呼喚,讓黑色的戰爭記憶看的到人心真誠的渴望,南京大屠殺紀念日,讓世界鑄劍為犁,讓和平的炊煙氤氳人間,讓我們銘記歷史,拒絕戰爭,銘記歷史,呼喚和平!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3)
提到南京,我們最先想到了日本侵華時的南京大屠殺,紀錄片上的血流成河,尸橫遍地的場景,再看現在的南京,一片繁華,陽光明媚,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忘卻了慘不忍睹的南京大屠殺?不!1937年南京城經歷的那場浩劫,永遠不會消散,會永遠的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我記得小學時老師讓同學們爭論中國人是否應當以同樣的方式“回敬”日本,同學們的結論不一。
有人說,這是日本欠中國的債,做為一個中國人,應當替前人討回債務,不應當就這樣放過日本,讓他認為中國是好欺負的,應當將悲傷化為憤怒,將憤怒化為力量,讓力量帶引我們向日本開炮,讓日本知道,中國是不好惹的。我佩服他的勇敢與無畏。
還有人說,冤冤相報何時了?日本在南京一周之內殘殺中國同胞30萬,平均十二秒殺害一個中國人,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不對,和日本的百姓無關。難道我們也要向日本一樣用卑鄙的手段去殘殺嗎?中國人以仁義為我們的道德準則,我們體會了失去同胞的苦痛,還要讓更多的人來體會嗎?我們不應帶這樣對待無辜之人。我贊同他的仁義與理性。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我們不應當埋怨他莽撞的復仇,也不應當詆毀他仁慈的放棄,這都處于他們的愛國之情。我贊同他們放下屠刀,不是因為心中沒有愛國情,而是我知道,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日本一味的想要抹掉這個歷史,這是他們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歷史,但我們也不會去一味復仇。我們要銘記歷史,只是為了警戒后人,我們是仁慈的,我們知道,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4)
日寇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屠殺。他們把刺刀挑進嬰兒的肚子里,挑起來玩弄;有的把放下武器的士兵活埋;更有甚者,把孕婦肚里未出生的孩子挑出,放進油鍋里炸。日軍的大笑聲,難民們的哭喊聲,久久地縈繞在充滿血腥味的南京上空。為眾多冤魂吶喊哭訴!日寇的罪行還有很多,他們先把百姓用機槍掃射一遍,又用刺刀刺殺一遍。還把他們用水淹,澆上油,再點上一把火,看著他們痛苦的掙扎,大聲狂笑。據說,還有兩名日本軍官進行“百人斬”殺人競賽……日寇的兇殘比我想象的更加可怕,出乎我的意料。他們居然把殺人當做一種玩樂,真是泯滅人性、令人發指!我陷入了沉思,仿佛聽到了槍林彈雨中的凄厲哀鳴,仿佛看見了山河破碎、血流成河的戰場。然而,日寇不僅不承認南京大屠殺,還篡改教科書。把“侵略”改成“進入”,把“燒殺”改為“鎮壓”。以致于大多數日本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殺。
中國人民奮起反擊堅持了長達1 4年之久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終于將日寇趕出中國!日寇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受到全世界人民強烈的譴責!那場血雨腥風成為整個南京城、整個中國一道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痕,我們可以寬恕民族仇恨,但絕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重蹈覆轍。青年強則國力強,我充分認識到,作為中國青年必須牢記歷史使命、腳踏實地擔起應盡的責任。回顧歷史,我深感和平的來之不易、感恩先輩的崇高犧牲;展望未來,我將繼續前進,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珍惜當下,珍愛和平。
2023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精選篇15)
國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一個以血淚書寫的南京大屠殺。泰戈爾曾說“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煉,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奏出世間的絕唱。”南京的恥辱是不能被忘卻的,勿忘國恥方可振興中華。
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1937年日軍在南京進行大屠殺,至少30萬的無辜生命湮滅于此。這血淚的歷史,世界不會忘記,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們也沒有資格替前輩們原諒這滔天的罪行!“秦淮河畔今猶在,不見當年十三釵?!?她們何辜?孩童年幼,天真無邪,他們何辜?手無寸鐵的老人青年,他們何辜?日本官兵在中國的暴行遠遠不止這些,更有甚者,殘忍至極,非人所為!可厚顏無恥的日本人不愿直面歷史,歪曲事實,否認殘暴罪行,無視數萬萬中國人民死在日本官兵手中這鐵一般的事實!今日之銘記,不為宣揚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在所有人心中敲響警鐘。
青年應以國為大,銘記歷史,勇創未來。青年應與信仰為伴,立志保衛祖國萬里長空,捍衛祖國萬里海江。青年就應該向前沖,當時他們的身上是國家,現在我們的身上是未來。華夏波瀾壯闊,青年能當大任,有信心以吾輩之青春護衛這錦繡山河。
那段黑暗年代離我們已經很久遠了,沐浴在金色陽光中的我們要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記住血與淚的教訓。在南京,“和平大鐘”撞響,深沉而悠遠;和平鴿凌空翱翔,振翅而遠航。從歷史向未來,在回響中寄托著我們的哀思,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民壯志雄心,破浪前行的中國號巨輪前景廣闊!傷疤可以愈合,但傷痛不可淡忘,歷史的傷痕值得被紀念,值得被銘記。我們珍愛和平,我們更相信正義永恒。
昭昭前世,惕惕后人。以史為鑒,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正義必勝,和平必勝。青年更應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眼里應有山川星河,保衛未來,追憶往昔,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