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作文怎么寫的

| 秀媛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滿分作文范文推薦》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2024作文怎么寫的篇1

一、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捕捉寫作的素材

學生寫作的源泉來源于生活。要想讓學生喜歡寫作文,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尋找寫作文的源頭。生活是實實在在的,又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來,這對學生寫作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寫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讓學生平時多留心觀察生活,多參加實踐活動,才能積累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為了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我注意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經常安排一些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如利用周末或媽媽的生日、母親節、婦女節等時間,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親身體驗一下父母平時的辛苦,并把勞動的過程、父母的反應、自己勞動后的心情和感受寫下來;觀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把它的樣子特點、生活習性和自己之間發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對它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如果學生平時能夠養成多看、多聽、多思、多問的好習慣,日積月累,就豐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豐富語言的積累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多讀多練是寫好作文的“訣竅”。閱讀是作文的基礎,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要做好課內課文的讀書筆記,但這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做好讀書筆記。我除了通過教學課文進行語言積累外,還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有益的,對身體發育成長有利的課外讀物,并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報刊讀物,如《小龍人報》《小學生拼音報》《十萬個為什么》《童話故事》《愛的教育》等。書讀多了,就能把書中的營養吸收到自己的寫作之中。平時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體會、認識課文中語言表達的規律性知識,要求學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讀,要深入進去用心讀,還訓練學生逐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優美片段分類摘抄在采集本上,進行讀、背、記在心中,加強體會,以便在習作中運用。

三、有效仿寫練習,促進學生寫作能力

對于初學寫作的小學生來說,雖然是寫自己身邊發生的事,也知道是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所想的寫下來,可是一動起筆就不知道該怎么寫,寫出來的作文總是不具體。這需要為他們提供一些范文,學習范文的寫作思路、特點、方法,根據范文的語句以及表達方式進行具體的模仿,習作起來就有了興趣,寫出的作文也就比較具體。

首先,仿寫文中的一段話或句群的表達方式。如教《有趣的作業》一課,有這樣一段話“展示作業的時間到了。嗬!同學們的課桌上可熱鬧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葉,還有青青的小草?!痹谡f話寫話時就指導他們用上“……有……有……還有……”這樣的句式,學生寫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東西可豐富啦!有又嫩又綠的黃瓜;有鮮紅的西紅柿;還有白嫩的豆腐”。學生學會了仿寫段,也就為寫篇打下了基礎。

其次,指導仿寫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篇的訓練。語文教材中安排的課文都是佳作,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篇章結構都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從語文教學實踐看,學生從讀學寫,由仿照寫到創寫效果明顯。學生讀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學到作者的觀察方法、思維方法、還可以學到表達方法,經過由仿照寫到創寫,走一條寫好作文的捷徑。如學習了《假如》這篇課文,讓學生模仿這一課的寫法寫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學生寫出的作文用詞恰當,表達清晰,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愿望,充滿了一片純潔的愛心。這樣就可以把課內學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了作文教學當中,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離不開有效的寫作步驟指導

有效的寫作步驟,我認為離不開想、說、寫、讀、改。

想:寫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寫什么內容,作文要求是什么。這時,教師對學生寫作選材做及時地指導,引導他們打開記憶,選取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這樣既可以緊扣作文要求,又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說:想好后,同桌先練習說一說,在互相說的過程中,指出對方用詞不當之處,交代不清楚、不具體的地方等等,都可以進行再思考調整。這樣做,既避免了寫作時前言不搭后語的現象,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寫:覺得自己思路清楚,說得通順連貫,比較滿意了,就可以進行寫作了。

讀:寫完后,還要讀一讀,找出錯別字及用得不當的詞句等,養成邊讀邊想的好習慣。

改:在認真讀的基礎上,修改自己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學會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然而許多小學生有這樣的問題:若要他把自己寫的東西進行修改,那他就找不出毛病來,但如果讓他去修改同學的作文,去挑別人作文中的毛病,他倒真能找出許多不當的地方,有的甚至連老師也想不到。根據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我因勢利導地讓他們通過作文的“互改”去發現問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只要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和閱讀積累的習慣,再加上教師的善于啟發、巧于點撥、及時激勵,我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提高。

2024作文怎么寫的篇2

第一步:閱讀習作要求,選擇材料。

讓我們先看一下這次習作的要求。對于我們初次寫作文的同學,一定要養成審題的習慣。

要求:

1。根據自己課余生活的內容設計題目。

2。按照一定的順序把自己的課余生活描寫出來,盡量做到內容具體重點突出。

3。寫完后要仔細閱讀政正錯別字,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我們讀完要求,還要弄清楚“課余生活”指的是什么?“課余”指的是上課以外的,如果是上課時間發生的事就不能寫了。好了,這次習作內容范圍很廣泛,只要和課余生活有關的都可以寫。比如:課余的讀書,和爸爸媽媽郊外游玩,幫父母做家務,和同學小伙伴做游戲,課余學一門技能(學游泳、學騎自行車等)……

第二步:確定題目,圍繞題目選材。

這是一篇自擬題目的作文。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要寫的具體課余生活內容來確定題目。如要寫課余“學游泳”的事,你就可以以“學游泳”為題;當然也可以按照習作要求擬定一個題目:如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等。題目確定下來,就可以圍繞要寫的題目選擇你要寫的內容。

第三步:確定中心,圍繞中心具體描寫。

對于初學寫作的同學,在寫作前靜下心來想一想,我想通過這篇習作說明什么?表達什么思想?或告訴讀者一個什么道理?這就是確定寫作中心。只有中心確定了,你就會圍繞中心去寫,否則,在寫作過程中就會偏離中心,或中心不明確。因此,這個習慣一定養成。對于本次習作就是要圍繞習作中心將自己選擇的課余生活內容從頭到尾寫清楚,并試著把重點部分寫具體,還可以試著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或抒發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今后的打算等。

第四步:注意寫作順序,詳略得當。

我們生活中都離不開順序,寫作更是如此。如果沒有按照順序,你的作文就會沒有條理,就不能正確、準確表達你的意圖、目的。因此在文章表述時注意按照順序一步一步敘述。(一般習作可采用三種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事情發展順序)。在敘述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詳略得當。跟中心有關的內容要詳寫。其次可略寫。當然,以上內容對于初學寫作的同學可能聽起來困難一些,沒關系隨著同學不斷的練筆和閱讀,你會漸漸懂得的。

第五步:習作完成,認真修改。

寫完文章后,要圍繞習作的主題認真讀,發現錯字及時改正;對讀起來不通順的句子要根據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增刪字詞;對文中的標點符號要反復推敲,達到用得恰當而準確。如果自己覺得很滿意,可以讀給伙伴或爸爸媽媽聽,聽一聽別人的建議。反復修改會使你的作文非常出色,你不妨試一試!

示范文寫作思路示例:

學采茶

開頭:可采用兩種形開頭:

(1)直接你學本領的原因

(2)寫清時間、人物、干什么事。

開頭:星期天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跟她一起去采茶。

中間:按順序寫作。

(1)剛開始,你“不會時”,內心怎麼樣?向別人請教,別人是怎麼給做示范的?要把人物語言、動作寫清楚。

2)后來,在“學習”時,你嘗試著做,遇到了什麼困難?如何克服的?要重點、具體寫出自己的動作、語言、神態以及心理活動。

(3)最后,“學會時”,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是怎麼做的,寫下來。

結尾:注意再次重復使用一下題目,做到首尾呼應,最后把這次的“學的過程”中的體會或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寫出來即可。

2024作文怎么寫的篇3

記敘文是用來描述事物的文章.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是記事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寫物體的就要從

運動狀態,物體形態或變化上來說了。

記敘文寫作,是把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給讀者。

記敘文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記人記事,日記、游記、傳說、新聞、通訊、小說等,都屬于記敘文的范疇。

記敘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要表達出作者對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總的說,以記敘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

但記敘文寫作,伴隨自然流漏的適當議論和抒情。

記敘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記敘文,包括記敘性的文學作品,如散文、小說等。

狹義的記敘文是指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對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態變化和發展進行敘述和描寫的一類

文章,常見的如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游記、日記、參觀記、回憶錄,以及一部分書信等。

正因為記敘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所以一定要表達出作者對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記敘文的特點

記敘文是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類的文章。古代的記、傳、序、表、志等,現代的消息、通訊、簡報、特寫、傳記、回憶錄、游記等,都屬于記敘文的范疇。

寫作記敘文要做到一下幾點:

第一,要交代明白。無論記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否則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線索清楚。雖然觀察的角度、記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應當有一條綰聯材料、統貫全篇的中心線索,否則文章就會松散。

第三,人稱要一致。無論用第一人稱“我”記述,還是用第三人稱“他”記述,都要通篇一貫,一般不宜隨意轉換,否則就容易造成混亂。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但往往也間有描寫、抒情和議論,不可能有截然的劃分。它是一種形式靈活、寫法盡可能多樣的文體。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寫好記敘文——寫人篇

我們從小學接觸作文開始,最早寫的就是記敘文,一直到初中,我們還是不斷地在寫記敘文,記敘文可以分為寫人記敘文和敘事記敘文,怎樣寫好一篇寫人記敘文呢?我們平時的寫人記敘文中有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解決問題之后,采取怎樣的步驟可以寫出一篇好的寫人記敘文。這一切,我們將在此篇中給予指導。

記敘文可以說是我們最早接觸的一種文章,在寫作時也是最早接觸的文體,記敘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寫,可是記敘文真的很容易嗎?我們遺憾地發現很多同學都存在種種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陳舊。寫老師,一定是挑燈批改作業,雨天送我們回家;寫父母,總是冒著風雪背著我們去看醫生;寫朋友,總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誤解,最后又好起來了。親愛的同學們,這是一個現代社會,別讓80年代的流行統治我們21世紀的頭腦,別人嚼過的饃饃已經索然無味,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偉大的,后來的'效仿者常常落入“東施效顰”的嫌疑。

二、塑造的人物過于模式化。漢語是一種偉大美麗的語言,漢語詞庫里用來形容人的形容詞不勝枚舉,很遺憾,我們大部分同學寫人的時候,都把人寫得很完美,缺乏真實的感覺,媽媽總是慈祥,爸爸總是嚴厲的,老師總是充滿關愛的,沒有缺點的人物是不飽滿的。

三、寫作技巧有待提高。(1)缺乏對人物的描寫,使人物顯得干癟。(2)敘述太過平淡,不帶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連自己都不能感動的作品是沒有辦法感動別人的。(3)表達方式太單調,只有平板的敘述,如同白開水,索然無味。

綜合這些問題,我們要對癥下藥?,F在我們寫作通常都是課堂作文,講究即興發揮,要寫好作文,卻需要課外的功夫,這課外的功夫,就是我們要走的第一步路。

第一步:課外的功夫

同學們可以發現一般來說作文寫得好的同學都比較喜歡閱讀,或者有良好的摘抄習慣。俗語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會覺得生活平淡,無物可寫,這樣的觀念是錯的。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細微的震撼過你,讓你心情波動過的事情,我們覺得生活平淡只是因為缺乏觀察,缺乏用心體會;更經常的是,即使我們身邊出現了讓你為之一動的事情,由于缺乏記錄的習慣,我們常常讓好的材料擦肩而過;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實,我們可以從別人寫人的文章中獲得靈感,看看別人是怎樣刻畫人物的,可以作為借鑒;也可以把別人描寫過的人物作為一個人物模板,聯想到其他你身邊這樣的人,哪怕以閱讀后印象深刻的某個人物作為自己寫作的對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題目要求,虛構的真實并不比真切的真實效果差。總言之:

1. 觀察生活,用心體會

2. 隨身攜帶筆記本,不錯過任何一個小小的靈感,任何一個感動你,讓你震驚的瞬間;

3. 從閱讀中模仿人物的刻畫,從閱讀中汲取材料。

2024作文怎么寫的篇4

一、重視積累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百字新事”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學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記錄當天發生在身邊的,或當天聽過、讀過、看過的新聞,做到語言精煉、流暢。百字新事與寫作日記有著本質區別,不求長,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寫”方面。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剪報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剪報一篇,旁加對文章的點評、心得、聯想,可從文章的主題與內容、情感出發,亦可從文章寫作方式方法入手。這項訓練既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為學生自主選擇讀寫材料、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并落實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剪報作文與寫作讀后感有著本質區別,后者重在“感”,而剪報作文則重視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不僅在于對寫作內容的“感”,還在于對寫作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的“評”,體味文章成功之道,樹立自己的作文標準。

上兩者交替進行,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從生活中吸收營養,也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

二、新聞引路輕松入門

筆者認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因此而設計的“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新聞寫作訓練—想象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訓練—語言優化訓練—研究性作文訓練)中,“新聞寫作訓練”著重讓學生掌握作文特點和寫作方法,而想象、思維、語言優化、研究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小學到高中老師需不斷重復。“新聞引路”以結構模式簡單規范(一般為倒金字塔式)且易于掌握的新聞(消息)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闖入作文王國,牢固把握作文內容與情感真、新,語言簡明精煉等特點,并從此成為習慣。

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運用典型事例寫出真情實感;對新聞價值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寫出新意并進而培養創新精神;準確、精煉、生動的新聞寫作語言要求為改變學生華而不實的“學生腔”提供了訓練機會;為把新聞寫真實、生動而去觀察、琢磨的新聞寫作過程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很好幫助;散文式通訊和副刊文藝作品也為中學生學習文學語言找到了新天地。

語言是學生在潛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積累起來的,包括老師在內,其他人都幫不上忙,所以重視想象與思維能力的訓練成為最有效的作文教學內容,待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再訓練語言優化。郭沫若曾說:“于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與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通過想象、思維和語言優化訓練求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語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聞的規范模式,不會造成模式化的惡果。

三、交給工具四步成文

筆者認為:寫作是一個“發散思維--聚斂思維--線性思維”的雙重轉化過程。即從寫作目標出發,充分發揮觀察、感受能力,從生活和頭腦中聯系各種知識、事物等寫作內容是“發散思維”;選材、煉意、構思、謀篇,是連續不斷地對已有材料與觀點進行整理的“聚斂思維”過程;作者心里的東西變成文字,語言的“線性”特點(不同的字和話不能同時表達)就體現出來了。

基于此,筆者設計了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其基本步驟是:想-選-寫-修。這一方法符合新課標指出的“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腦圖是英國托尼·巴贊博士開發的全新思維方法,其要點是把主題詞寫在中心;把任何有關論點寫上從中心點引出分支,不同類別另開分支并不斷連接下去。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中,腦圖被作為幫助學生思維的作文工具。步驟“想”展畫腦圖,實質是發散性思維,通過展開聯想引導線索、豐富內容,由一事物作為觸發點聯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識領域,并引導學生遵從相似聯想、對比聯想、接近聯想等聯想三法則對事物進行聯想使文章內容全面、豐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連續思維使文章內容深刻。步驟“馴完善腦圖,實質是“聚斂思維”,要求學生按照“合題意要求、正確或合理、獨到而新穎、利于發揮優勢”的原則考慮寫作內容寫與不寫、詳寫與略寫、先寫與后寫,對內容進行歸類?,F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左半球負責加工線性信息,而右半球則負責加工形象性、結構性、層次性信息,腦圖的引入避免了傳統的列作文提綱的線性缺點,使作文選材、構思、立意過程呈發散性或聚斂性,更符合個人思維習慣,有利于調動大腦兩半球協調工作,提高寫作效率。步驟“寫”即語言的“線性”表達,強調一氣呵成。步驟“修”教給學生修改方法,強調念作文,使學生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

2024作文怎么寫的篇5

【摘要】良好的開端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作文的開頭技巧:開宗明義,直入正題;點化名言,引用入題;說明情況,提示背景;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描寫環境,渲染氣氛;抒發感情,波動心弦;倒敘開頭,引起回憶。

【關鍵詞】作文的開頭技巧 一題多法 一法多題的練習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俗話還說:良好的開端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寫作亦然,開頭寫的順,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充滿信心地寫下去,另一方面思路打開了,以下的展開部分就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下面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課文的實例來談談作文的開頭技巧。

一、開宗明義,直人正題。

例如,《春》的開頭: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是開篇點題,也暗含主題(對春的期盼和贊美)。再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開頭: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F在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想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是開篇點了一半的文題和主題(對百草園的喜愛)。

二、點化名言,引用人題。

例如,《懷疑與學問》的開頭:學者先要會疑——程頤;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這是引用名言開頭,再如,《臥看牽牛織女星》的開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這是引用詩句開頭。()《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開頭:從下列四種圖形中,找出一個性質與其他三個不同的;這是引用問題開頭。

三、說明情況,提示背景。

例如,《散步》的開頭: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里一開頭就交代了人物,人物關系,事件等情況,暗示下文中處理分歧中體現親情的背景。再如,《變色龍》的開頭:警官奧楚蔑洛夫穿著新的軍大衣,提著小包,穿過市場。他身后跟著一個火紅色頭發的巡警,端著一個篩子,盛滿了沒收來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這里一開頭就交代了人物,市場的情況,提示了沙皇俄國腐壞蕭條的社會背景。

四、提出問題,設置懸念。

例如,《棗核》的開頭:動身訪美之前,一位舊時同窗寫來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為他帶幾棵生棗核。東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卻很蹊蹺。這個是一開頭就提出棗核的用途問題,設置了懸念。再如,《羚羊木雕》的開頭:“那只羚羊木雕哪兒去了?”媽媽突然問我。這個是一開頭就提出木雕的去向問題,設置了懸念。

五、描寫環境,渲染氣氛。

例如,《故鄉》的開頭: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干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進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這里描寫了農村衰敗,荒涼的景象,渲染了蕭瑟的氣氛。再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開頭:六月十五那天,天氣熱的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一點風也沒有。這里描寫了酷熱惡劣的環境,渲染了煩躁、憋悶的氣氛。

六、抒發感情,波動心弦。

例如,《白楊禮贊》的開頭: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里是開頭就直抒贊美之情。再如,《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開頭: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的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我想把一切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于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這里是直接抒發感人的贊美之情。

七、倒敘開頭,引起回憶。

例如,《我的老師》的開頭: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小學時候的女教師蔡蕓芝先生。這里由成人的眼光開頭,回憶小學時候的老師。再如,《背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這里以現在開頭,引出多年前的往事。

以上都是以初中課文為例子,大家都還記得吧?希望這些經典的開頭能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想一想這些,你就知道該怎么寫作文的開頭了。為了讓大家熟練掌握這七種方法,請記住這56個字:開宗明義,直入正題;點化名言,引用入題;說明情況,提示背景;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描寫環境,渲染氣氛;抒發感情,波動心弦;倒敘開頭,引起回憶。

215098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